APP下载

方兴地产的“新战场”:智慧住区&智慧金融

2015-05-30陈方勇

中国房地产·市场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智慧金融用户

陈方勇

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也是一个投资客进军“白银”的时代,互联网以颠覆一切之势而来,地产商的面前是两道必选题:被别人颠覆还是被自己颠覆?被别人选择还是选择别人?

6月9日,方兴停牌引入四大投资方——新华保险+新加坡GIC+美国华平+郭炳湘,各自领域里的佼佼者入股方兴,让方兴再次成为地产界关注的资本新星。在险资入地产成为“风尚”的同时,很难说清到底是谁选择了谁。但是面对另一道必选题,因为留给地产商的时间已经不多,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最后一公里”,早已被各类互联网模式团团围住,甚至物业公司都成为了入口,地产商好像变成被遗忘的角色,可是这不本该是地产商的主场吗?

智慧家居,是科技之于“住”的体现。当科技之于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时,我们的居家明显是落伍于这个时代。互联网模式的争夺归根结底是用户的争夺,稳定而活跃的用户就意味着价值。在中国特殊的成片开发体制下,一个社区往往意味着庞大而固定的居住人群,他们产生着许多真实而“坚挺”的消费需求(也是刚需),这使得在中国做电商有特殊的优势。同时,更重要的一点,在中国房产是人们最重要的一部分资产,有房一族基本代表了中高收入人群的绝大多数,这样的用户有多难得,互联网人知道、金融人知道,地产人却大方地放过了。因此,为了占领这块被地产人“奢侈”浪费掉的阵地,互联网开始了颠覆攻势,小米从装修入手,乐视从电视入手,顺丰开起来嘿店,百度做起了外卖。

在这样的大浪潮下,地产商就甘于只做一个制造商,辛辛苦苦把最重的事情干完,等客户上门买房,然后一切的一切就再与自己无关吗?显然,作为上一个风口的受益者,作为上一轮人才与财富的归集者,地产商不会就这么坐失良机,他们正在有所行动。从2014年开始,我们看到地产商与互联网的互动在不断加强,从简单的网络营销到借助互联网金融工具卖房,再到5月20日方兴地产与腾讯的全盘合作,地产商们正在主动地推进“地产+互联网”的变革。

方兴地产与腾讯的合作叫“智慧家2+X战略”,其中的“2”是关键,一为“智慧住区”,一为“智慧金融”,这两块也是目前地产与互联网结合最常用到的两个接口,一为产品端的加强,一为增值服务的促进,都是很有想象力的方向,但想做好却不简单。

拿“智慧住区”来说,地产商来做可以直接植入于工程建设之中,可以节省二次建设的成本和麻烦,但是如何保证这样的投入不会很快过时,同时增加的成本又不会给住户带来太大的负担,就需要认真测算。另外“智慧住区”的重点还是在于入住后的使用,就需要地产商把物业接管,以提供持续的服务,相应的也就需要考虑“智慧住区”所产生的价值不能只体现在房价上(当然,方兴地产的金茂系列已具有高端的代表性),而需要考虑后期运营上的持续收益。这也就是说,如果方兴地产是真的要做这件事,就需要从传统的销售为主的开发商模式转型为通过长期提供服务实现收益的社区运营商,这会是一个很艰难的转型过程,但一旦实现将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而这里说的“智慧金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基于用户全购房流程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Q易贷、Q房团、Q房通、Q房筹、Q再贷、Q送房、Q家居、Q旅游、Q咖啡九大金融产品涵盖了买房的多种可能(包括旅游地产),通过金融支持以锁定真实客源。类似的模式我们在平安好房的金融产品中能看到,对于买房模式是非常突破性的创新,但是背后则需要强大的金融支持来实现配置。在方兴与腾讯的这个合作中,我们看到信用支撑主要是以方兴地产为主,这也许就是国有大型地产公司优势的一个体现吧。可以预见,此类金融支持方案将成为地产商房屋销售的一个标配,早行动就早收获。至于其他的“X”,更像是面向腾讯庞大用户基础的一个倒流,真实效果有待检验,但从拉近用户与地产商之间距离的用意来看,也是很好的尝试。

当地产遇上互联网,最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一个重,一个轻;一个在地上,一个在云端;一个是“不动产”,一个却是“移动互联”。看似最不可能在一起的组合,却可以带来最有创造性的结果。地产可以给互联网带来最好的落地对接,让互联网激发的各种创新都有地方施展,互联网可以让地产更好地找到并了解客户,做出真正人们需要的产品;地产可以让互联网变的更实,而互联网能让地产更有效率。相信方兴地产的实践只是这股大潮中的一朵浪花,全行业向互联网的靠拢才刚刚开始。

作者系佰仕信(上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猜你喜欢

智慧金融用户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P2P金融解读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有智慧的羊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