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问题及对策

2015-05-30杨显艺

中国市场 2015年8期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问题对策

杨显艺

[摘要]建设单位管理费是指建设单位从筹建之日起至办理竣工财务决算之日止发生的管理性质的开支。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常发生的建设单位管理费主要包括:临聘人员工资、办公费、交通差旅费、零星购置费、业务招待费等。笔者在审计工作中发现,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管理使用中存在一些亟须规范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费管理;问题;对策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8. 131

1 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各项费用开支标准不明确

除业务招待费外,《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并未明确规定各项费用的开支标准或使用额度,很多地区亦未出台相应的细化标准。容易导致以下问题:一是将建设单位管理费的绝大部分用于聘请人员、购买办公用品;二是车辆燃油费、交通差旅费等缺少开支标准,使用较为随意;三是部分聘请人员工资明显高于地区市场平均工资水平。在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时,因无具体标准,审计人员无据可依,难以界定所列支的各项建设单位管理费开支是否与工程建设规模相适应,所聘请人员的资质是否符合工程管理要求。

1.2 随意扩大使用范围或开支期间,挤占建设成本

在扩大使用范围方面,部分建设单位因日常经费支出控制不严、开支过大,导致部门预算中的经费不足以满足日常开支,存在擅自扩大建设单位管理费使用范围,列支不应由工程项目承担的支出,挤占工程建设成本的现象。如将属于日常支出的业务招待费、车辆使用费、学习考察费、临聘人员工资等支出记入建设单位管理费。如某项目审计中发现,建设单位管理费开支限额为15万元,建设单位在该项目中列支燃油费12万元。根据调查,从建设单位到施工现场的距离不超过15公里,工期不超过半年,测算可知该单位将明显不属本项目的燃油计入建设单位管理费。在扩大开支期间方面,部分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立项后开工建设前或工程竣工验收后大量列支管理费,明显与工程建设实际不符,属挤占工程建设成本的行为。

1.3 业务招待费开支超标、误餐费无开支依据且与业务招待费难以区分

根据规定,业务招待费不得超过建设单位管理费总额的10%,但有个别建设单位超出该限额使用业务招待费。部分建设单位通过召开项目图纸汇审会议、决算编制会议等形式,将部分业务招待费作为会议费支出,所附原始票据亦为餐票,以各种会议之名行业务招待之实。此外,《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中包含的费用类型中没有工作误餐费,但在工程管理实际中,有时的确会发生工作误餐,相关规定的不完善导致该费用缺少开支依据。因报销工作误餐费与业务招待费所附的原始票据均为餐票,审计中往往难以区分实为工作误餐还是业务招待,容易引起业务招待费开支是否超标的争议。

1.4 固定资产采购及管理不规范

当前,不少建设单位使用建设单位管理费采购工程建设用零星固定资产,个别建设单位擅自使用建设单位管理费购买日常用固定资产,个别单位超出工程管理实际需要购买固定资产。如审计某项目发现,建设单位为加强工程管理而购买了价值约为7万元的全画幅单反相机,明显超出工程管理需要。此外,购买工程管理用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不规范,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漏洞。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建设单位重视采购过程、忽略资产管理,在购买时直接记入工程成本,未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和管理,在完工结转时直接结转成本,导致账外资产,容易造成资产流失。

1.5 认识不准确,将建设单位管理费转入中随意使用

部分同时设置了基建账及经费帐的建设单位认为可按概算控制数在基建账中计提建设单位管理费,并转拨至经费账中随意使用。这将导致工程成本不实,经费开支监管困难,无法据实确定建设单位管理费审定金额等问题。根据《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建设单位管理费实行总额控制,分年度据实列支。项目概算中列示的建设单位管理费为总额控制数,仅规定了使用上限,而不是建设单位应取得的实际金额,建设单位应该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据实列支管理费。如某次审计发现,某单位因行政经费紧张,从基建账中计提了二十多个项目共计约110万的建设单位管理费,并将该资金转至经费账中与行政经费一并使用,明显与规定不符。

2 进一步规范建设单位管理费的管理及使用,需做好的工作

2.1 出台建设单位管理费使用管理办法,明确开支范围及标准

目前,国家层面的法规中,只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中对建设单位管理费使用管理有一些原则性规定,缺少细化、具体化的规定。各地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适应本地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需要的建设单位管理费使用管理办法,对开支范围、使用标准、会计核算、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规范。通过制定细化的管理办法,使建设单位有据可依,可有效提高管理效率效果;审计部门有章可循,有利于加强审计监督。

开支范围及标准是建设单位管理费合理使用的前提条件,是据实列支的操作指南。在开支范围方面,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列入的建设单位管理费必须是工程建设管理开支的相关费用,不得将日常管理费用列入;二是需明确工程管理实际中可能发生的工作误餐费、专家评审费等的开支方式;三是应规定使用建设单位管理费支付工资的人员必须直接服务于工程建设管理等。在开支标准方面,应该结合工程管理实际,合理规定建设单位所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应资质及工资水平,对办公用品、交通差旅费、工作误餐费等费用的使用标准、开支限额、报销方式等作出规定。同时须强调竣工财务决算中建设单位管理费应为实际发生数,必须是实际发生的合理费用,而不应是所谓的计提数。

2.2 严格按照规定采购和管理固定资产

建设单位必须合理评估使用建设单位管理费购买固定资产的必要性,避免出现使用建设单位管理费购买应由部门经费承担的固定资产。在采购环节,必须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对达到政府集中采购标准的必须通过政府集中采购。从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角度考虑,使用建设单位管理费购买固定资产,入账时应做好相应的会计处理,将该固定资产转出并作为日常使用固定资产单列和管理,避免出现账外资产。

2.3 规范会计核算

对工程项目采用以项目为辅助核算单位的会计核算方式不仅能实时掌握各项目的总成本,也能准确反映全部项目各类费用的开支情况。具体到建设单位管理费,通过使用以项目为辅助核算单位、管理费用类别为明细科目的会计核算原则,能使建设单位管理费支出与工程项目一一相对应。以项目为辅助核算单位、分年度据实列支,能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清晰准确。通过使用明细科目区分费用内容,能清晰显示某类费用的发生情况。对设置了基建账、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建设单位,应在“待摊投资—建设单位管理费”明细下设三级明细科目区分业务招待费、车辆使用费、临聘人员工资等费用;对于未设置基建账、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建设单位,应在经费支出中设置相应的明细科目核算。对于部分需从基建账转拨款至经费账中进行现金报销的费用,应在经费账中设置相应的明细科目核算收支,以准确归集项目成本。

2.4 加强监督检查

在竣工决算审计时,加大对建设单位管理费使用及管理的审查力度,对费用的开支范围、使用标准、会计核算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计。在进行其他类型审计时,可全面审计建设单位某时期全部的建设单位管理费支出,进一步规范该费用的管理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包锡盛,刘世虎.把好重大项目质量关——当前项目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1(3).

[2]杨学民.浅析代建政府投资公益项目招标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3).

[3]石汉兵,吴卫东.项目建设管理新制度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分析与对策措施[J].江苏水利,2005(7).

猜你喜欢

政府投资项目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政府投资项目审批行为的法律属性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