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抗战大阅兵破例邀请外国首脑

2015-05-30

新传奇 2015年7期
关键词:阅兵式胜利法国

9月3日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被政府指定为国家纪念日。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今年将举行阅兵式并邀请外国首脑观阅。这是中国首次在10月1日国庆节以外的日子举行阅兵式,邀请外国首脑更是史无前例。

唤醒世界人民历史记忆及和平向往

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公安部副部长兼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1月22日在出席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会议时表示,将在北京举行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是今年全年北京安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傅政华强调,此次阅兵式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外国首脑参加的阅兵式。至于有哪些外国首脑出席,他没有进一步披露信息。但俄罗斯总统普京和韩国总统朴槿惠很可能在受邀名单之内。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1月2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也表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方将举行庆祝和纪念活动,目的是要让人们更好地牢记历史、珍爱和平。至于庆祝和纪念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形式,包括邀请范围,目前我没有消息可以发布。”

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还表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俄两国作为二战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将共同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安排两国领导人相互出席对方举办的相关庆祝和纪念活动。

举行大阅兵的目的

那么,为何会决定在2015年的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纪念活动时举行这样的盛大阅兵呢?

一、展示中国军事实力。军事实力是现代国家竞争的最后硬实力,所有的国家博弈、经济竞争,终归需要军事实力作为支撑,否则就无法进行大国博弈,就只能当大国博弈的配角。通过阅兵,我国可以向世界展示人民解放军的军容、军貌、军心,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军事装备实力。此时借机展示,内涵深刻,意义非凡。

二、震慑日本,向世界宣示中国维持战后世界秩序的坚定决心。近些年,在美国重返亚太遏制中国战略的支撑下,日本对华越来越猖狂,并有再次走向军国主义道路迹象。如果不出意外,日本将会进一步修改和平宪法。这些动作表明,日本是在试图颠覆二战后的国际秩序,试图改变日本的战败国地位。

如何遏制这些疯狂企图?只能通过展示自己的军事能力,来向日本表明中国的态度和决心,此时大阅兵,中国就是向日本展示中国有这样的能力。中国绝不会允许日本挑战战后秩序。

三、向国人展示我军的军容、军貌、军心、军备,凝聚国人信心,增加自豪感。反腐两年多,成果丰硕;整风两年多,成效显著。过去两三年,国家有了面貌一新的感觉,老百姓对政府的信心有了不小提高。在这种背景下,需要一些提振人心的事件发生,来提升国人的凝聚力,增加自豪感。此时进行大阅兵,展示军容、军貌、军心、军备,自然就会增加国人的自豪感,提升国人对国家安全的信心。

四、向腐败分子展示,除了纪委、政法系统这两个“刀把子”外,解放军这个“刀把子”也牢牢地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习近平曾在全国政法工作会上说“……培育造就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法队伍,确保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政法系统、军队系统,本质上都是“刀把子”,这些“刀把子”一定要为人民服务方是正义的。人民军队这个“刀把子”关乎国家安全大局,这个“刀把子”更要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才能维护国家安定、人民安全,才能保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大局不会动摇。

有了纪委这个党的“刀把子”,政法系统、军队这两把国家的“刀把子”,三把刀就能形成合力,就能稳住国家大局,扫除国家蛀虫,震慑腐败分子,就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保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以实现。

各国阅兵“秀”什么? 国粹、肌肉、国际范

利用战争胜利纪念日或国庆日举办阅兵,是一种展国威、扬军威的方式。但是由于国情差异,各国的阅兵式都能展现出不同的风格。

2015年1月26日是印度第66个“共和国日”,相比其他国家场面宏大、气势逼人、主席台上领导人们不苟言笑的阅兵场面,印度阅兵轻松欢乐。

阅兵式上,印度边防部队士兵骑着盛装打扮的骆驼接受检阅,边防兵还在行驶的摩托车上以叠罗汉方式搭建“人形金字塔”,这些表演项目都是印度仅有,备受印度民众欢迎。

此外,印度阅兵式上,各方队军装不是按军兵种划分,而是按民族区别,因此在印度的阅兵式上可以看到五颜六色、五花八门的古典民族军装,展现了各自非常鲜明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习俗。

最后骆驼兵、骑兵、大象兵,在印度史上都曾有过光辉的历史,所以都要参加阅兵。

在欧美,法国最钟情于阅兵。法国路易十四时代和拿破仑当政期间就有规模宏大的阅兵式,让欧洲其他国家羡慕不已。进入上世纪90年代,法国国庆阅兵开始融入外国元素,邀请国外军队参加国庆阅兵逐渐成为一种惯例。

1994年,法国总统密特朗邀请欧洲军团德国部队参加国庆阅兵,外界将此举看成是欧洲一体化和法德百年世仇实现真正和解的表现。

2009年,印度最古老的马哈拉施特拉邦步兵团获邀出席法国阅兵式,时任总理辛格亲自现场观摩,体现两国发展战略关系的愿望。

2013年,法国邀请刚刚加入欧盟的克罗地亚的部队作为嘉宾国参加了该年的法国国庆阅兵式;由于1月法国出兵非洲国家马里,因此马里的士兵也出现在阅兵队伍中。

2014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法国邀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72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家参加国庆日阅兵式。

法国這种阅兵风格,不以展示武器装备为主,主要是为增加民族自豪感;同时又由于加入历史与现实因素,法国阅兵式已经成了国际关系的风向标,成了一个“国际品牌”。

俄罗斯在继承前苏联国际地位的同时,也继承了苏式阅兵的大气磅礴,借阅兵对外发出信号,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提醒民众勿忘历史的同时展示肌肉,告诫西方俄绝非等闲之辈。前苏解体后,俄罗斯1995年后重新开始每年一次的“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2008年后,“十月革命”阅兵仪式也改为每年1次。

2014年纪念“卫国战争”66周年的红场阅兵,参加士兵超2万人,近百件最新武器出现,总统普京和总理梅德韦杰夫同时参加,这些都增加了阅兵式的分量。最先进的武器也显示了俄罗斯不对外屈服的决心。

此外,朝鲜、伊朗等国也经常通过阅兵展现军事实力。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很少举行大规模阅兵,更多的是通过实战来显示实力。美式阅兵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表演性十足,阅兵典礼中经常伴随着漫天飞舞的彩带和闪亮的纸片,有时候马戏团的大象也穿插在阅兵队伍中,本应严肃的阅兵典礼增添了几分狂欢的味道。

2013年美国的一次阅兵典礼视频显示,从开始到结束都欢乐不断,阅兵队伍主要由礼仪性仪仗队组成,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正步走”,参加队伍仿佛散步似的接受检阅,更别提高精尖的战略武器了,只是在典礼要结束时出现几辆警车和摩托警仪仗队。虽然奥巴马和拜登都参加了阅兵典礼,但更多情况下是陪着大家一起欢乐一下。

(《参考消息》2015.1.25、《人民日报》2015.1.27 占豪/文、《广州日报》2015.1.29)

猜你喜欢

阅兵式胜利法国
国庆70周年阅兵式空中梯队解读
坚持就是胜利
法国(三)
法国(一)
坚持
十九大胜利召开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一场关于Couple们的时髦阅兵式
法国浪漫之旅(二)
各国阅兵式上的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