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2015-05-30周韧

中国市场 2015年8期
关键词:资源型辽宁资源

[摘要] 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辽宁正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本文对辽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的对策。

[关键字] 辽宁;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8.084

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是我国资源型城市较多的省份之一,涉及煤炭、冶金、有色金属、油气、非金属、黄金、化工等行业。随着这些行业的不断发展,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已导致一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遇到困难。为改变这样的局面,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是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这样一种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达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结果。

1 发展循环经济对辽宁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意义

1.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短缺和过度消耗状况

在辽宁省的资源城市中,如鞍山、抚顺、盘锦、阜新、本溪、北票、葫芦岛等都是以资源开采作为城市存在的基础,不断的开采会导致自然资源的存储量不断减少直到枯竭,矿产资源开采成本整体趋势将上升,最终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问题。目前,阜新、北票和葫芦岛等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其他的资源型城市如盘锦、抚顺、本溪等也存在一定的资源危机。只有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最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减少对资源的过度开采,缓解资源压力,最终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1.2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解决粗放型经济带来的问题

由于辽宁历史上长期沿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严重影响了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只有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才能促进经济增长。

1.3 开发利用再生资源,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

辽宁工业集中,冶金、建材、煤炭、石油、化工等行业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城市密集导致垃圾的排放量逐年增加,污染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工业废物综合利用,进一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使再生资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实现辽宁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2 辽宁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自2001年,辽宁开始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以来,按照 《辽宁省发展循环经济试点方案》的部署,辽宁建立了大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开展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省内区域间发展失衡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基础条件。由于资金力量、技术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意识等不同,辽宁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差异,其中,沈阳和大连的GDP综合占全省的50%左右,而辽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不同地域的空间差异是导致辽宁循环经济区域间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

2.2 部分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不足

有的企业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减少排放、治理污染,缺乏长远规划和远景目标,没有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社会公众没有建立起绿色消费意识,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缺乏参与循环经济观念和行动。

2.3 市场机制对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有效配置

发展循环经济要依靠市场经济,但不是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首要目标,而是需要加大投入,进行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最终解决企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这与市场机制追求利益最大化相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将资源与环境成本内部化后,会导致成本过高,不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市场机制对资源与环境难以形成有效的配置。

2.4 缺少循环技术支撑体系

循环经济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作为支撑,调查显示,目前辽宁省内企业原创性科技成果少,自主创新能力低,普遍缺乏循环技术支撑体系。其中,发展循环经济最关键的开采技术、环保产品技术、节能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同时,在城市垃圾资源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等领域还缺少制造技术。这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2.5 相关法律机制不健全

我国对于循环经济的立法起始于2003年,当时实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只是针对输入端,未能有效涵盖循环经济全局,截至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法依然处于萌芽状态,全国性的环境经济政策虽然种类较多,但真正实施并发挥作用的较少,有些环境经济政策由于没有配套的措施,更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有法可依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提,健全法律机制刻不容缓。

3 辽宁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3.1 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实行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而资源的利用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各个层面,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进行科学和严格的管理。为了保障循环经济的发展,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循环经济激励政策体系,通过立法,明确政府、企业和居民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鼓励消费者实行“绿色消费”,鼓励企业循环利用资源,鼓励民间投资向生态环境领域投入,兴办循环利用资源和资源再生产业,物质循环利用、减少环境破坏、提高经济发展规模。

3.2 继续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意识

政府应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手段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宣传典型案例,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发展循环经济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让循环经济的理念存活于人民群众之中,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和垃圾分类回收等活动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循环型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并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3.3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

大力发展辽宁绿色产业,在冶金、化工、电力、煤炭等重点工业行业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并与企业技术改造相结合,开发应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成套设备。从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终建立低消耗、高产能的产业体系。

3.4 依靠科技进步,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持体系

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与装备,如废玻璃、废塑料、废电器等的处理设备;以及城市生活污水原位再生利用技术等。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生产。还要以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引进、开发研究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等,为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减少排放提供技术保障,逐步形成完善的能源循环利用、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体系。

3.5 发挥示范城市企业的辐射作用,促进省内各区域循环经济均衡发展

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立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和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辽宁省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建设,发挥其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省内各产业和各区域的相互关联,缩小地区差异,提高各地区企业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循环经济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树义,郭少青.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1).

[2] 卢红兵.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3.

[3] 新华社.推进生态文明转型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J].国土资源,2014(1).

[4] 李珂,庄从从.浅谈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及其保障机制[J].中国市场,2014(7).

[5] 周娜,普倩倩,陈雯彬.资源约束条件下发展循环经济的解读[J].中国市场,2014(3).

[6]高宏伟. 浅谈循环经济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J].中国市场,2012(6).

[作者简介] 周韧(1977—),女,辽宁鞍山人,硕士,鞍山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系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资源型辽宁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辽宁舰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网络批注式阅读在Internet资源型学习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