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3岁宝宝视觉发展大揭秘

2015-05-30李文英

父母必读 2015年8期

李文英

0~3岁是宝宝视觉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里是一份分月龄细致解读宝宝视觉发展的清单,希望能够帮助新手的你,

了解视觉发展的秘密,有信心从出生开始就一步步关注,

一步步保护,从而促进宝宝的视觉发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这扇窗户可不是一下就打开的。宝宝的视觉发展是阶段性的,也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宝宝会早一些获得这些能力,而有些宝宝会稍微晚一些。那么,不同龄段的宝宝,他的视觉能力是怎么样的,父母应该给他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呢?

0~1个月

关键词:积极注视、视觉模糊、喜欢面孔

宝宝的小本领

强光照射时,会眨眼保护自己(开灯时或者夜晚用手电筒观察孩子情况时)。

能够感受到物体运动。

对距离20~40厘米远的物体看得最清楚,对其他距离的物体都很模糊。

视野接近一张A4纸的面积,能感受到的范围很窄。

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点,总是积极地注视周围的物品。

喜欢注视人的脸,特别是爸爸、妈妈的脸。

喜欢简单的线条图案、体积较大的物体以及亮度或色彩对比鲜明的物体。

喂奶时看着宝宝的眼睛。宝宝的最佳视聚距离是20厘米左右,正好是宝宝被妈妈抱在怀里吃奶,母子两眼睛相距距离。妈妈慈爱的眼神,能让宝宝感受到妈妈的爱。

给宝宝专用的脸盆和毛巾。宝宝出生后, 一开始就要建立卫生好习惯。要给宝宝准备专用的毛巾和脸盆,父母不可用自己的手或手帕去擦婴儿的眼睛。

防止异物进入宝宝眼内。护理时一定要小心仔细,注意好细节,比如婴儿所处的环境应清洁、湿润;打扫卫生时应及时将宝宝抱开;宝宝躺在床上时不要清理床铺,以免飞尘或床上的灰尘进入宝宝眼内。

小心清理眼睛分泌物。每次清除宝宝眼部分泌物时,切记要先用流水将手洗净。将消毒棉签在温开水中浸湿(以不往下滴水为宜),轻轻擦洗眼部分泌物。如果睫毛上黏着较多分泌物时,可用消毒棉球浸上温开水湿敷一会儿,再换湿棉球从眼内侧向眼外侧轻轻地擦拭,一次用一个棉球,直到擦干净为止。

关注新生儿

结膜炎

新生儿结膜炎一般多在出生后5~14天发病,表现为眼睑肿胀,睑结膜发红、水肿,同时伴有分泌物,初为白色,但可能很快转为脓性,因此出现黄白色带脓性的分泌物。发病开始可能是一侧眼部,但随着病情发展可使另一侧眼睛受到累及,如未及时护理治疗,炎症可侵犯角膜。因此要及时看医生。

1~2个月

关键词:短时追视、强光闭眼

宝宝的小本领

能够感受到2张A4纸面积范围内的视觉刺激。

能对正在靠近的物体眨眼。

对强光能够合上眼睛。

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物体上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

目光能够短时追随移动的妈妈。

给宝宝视觉刺激。在婴儿床距离头部20厘米的地方,挂一个黑白球或鲜艳的红球,并经常更换位置,避免宝宝长时间盯着一个位置,造成斜视。

房间里的光线不要太强。过强的阳光或者灯光都会使宝宝眼睛的视觉感受性降低,长期下去,视觉感受性会下降,过于依赖强光,会失去对弱光的适应性。

不要遮挡宝宝的眼睛。在宝宝视觉发育关键期,遮挡眼睛会使视觉器官和视觉中枢得不到应有的刺激,会导致视觉功能自然丧失。

不要开灯睡觉。在灯光下睡眠的宝宝,更容易患近视。

2~3个月

关键词:感知色彩形状、认出妈妈、自由追视、关注细节

宝宝的小本领

能感知到黑白照片与彩色照片的区别。

能够追视移动的玩具和妈妈。

能够看到自己的手和手中拿着的玩具。看到的玩具,想要伸手去够。

开始关注细节复杂的图案,注视内部图形特征。

能够认出妈妈。

能够把目光集中在玩具上几十秒,能够更长时间地进行目光交流。

能够从视力上“跟随”观察一个物体的周边,并判断它的形状。

能用目光交流,如注视父母的眼睛,然后转移视线休息一下。

让宝宝追视运动的物体。如果家里养鱼,可以抱着宝宝,引导宝宝看游动的小鱼。或者拿红色、黄色等颜色鲜艳的球在宝宝眼前0.3~0.5米远处移动,让宝宝的眼睛追着彩球转动。

锻炼宝宝的视觉追视能力。拿一个摇铃,轻轻摇响引起宝宝注意后,缓慢移动摇铃,让宝宝的视线跟着走,锻炼宝宝的视觉追视能力。

近距离和宝宝说话。近距离面对面地和宝宝说话,让宝宝看到妈妈的口形变化,促使宝宝模仿。

避免家庭噪音。长期在嘈杂的环境中生活,会使宝宝识别弱光反应的时间延长。宝宝眼底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区别光亮度的敏感性下降。

4~5个月

关键词:色彩清晰、眼耳协调、

感知三维、视觉搜寻

宝宝的小本领

颜色视觉接近成人。

深度知觉萌芽,开始通过视觉估计对象的距离,或它的深度而产生知觉。

能够根据面部细节特征区别陌生人。

有意寻找视野中消失的物体。

听到声音后,转头用眼睛寻找。

给宝宝准备发响的玩具。为宝宝准备发响的玩具,在不同的方向和位置摇响,吸引宝宝寻找。

让宝宝看到不同的事物。抱着宝宝在房间周围走走,让宝宝看到不同的事物。

从不同的方向叫宝宝。从不同的方向叫你的宝宝,让宝宝转头寻找。

避免刺激过度。由于小宝宝中枢神经系统不成熟,感知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刺激过多反而会造成压力。父母在为宝宝选择玩具、布置环境时,明暗对比和色彩对比,大小、形状、动静对比都要适宜。

6~8个月

关键词:看得更远、看得更清、手眼协调、观察模仿

宝宝的小本领

目光跟踪玩具时,伸手去够,手随目行。

能够清楚地看到5米左右远的玩具。

视觉清晰度接近成人。

能够识别面部表情,并对多种面部表情做出反应。

能够找到被隐藏的玩具,视觉整体性和视觉记忆都有发展。

能玩藏猫猫的游戏。

能观察模仿成年人的动作,比如拍手、摇铃等。

给宝宝做视力测评。在6个月健康检查时,请医师为孩子进行一次视力测评。

抓玩具。宝宝6个月左右,一般可以抓玩具了。把一个颜色鲜艳的玩具放在宝宝手可以够到的地方,让宝宝伸手去抓,促进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提供品种丰富的护眼辅食。6个月后,宝宝开始添加辅食,这时妈妈可以有意识地给宝宝补充对视觉发展有益的食物。比如,维生素A是眼睛的最佳营养品,动物肝脏、蛋、奶等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此外,胡萝卜、西红柿、菠菜中的胡萝卜素或类胡萝卜素也能在体内转换为维生素A。

另外,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水晶体的成分之一,要注意让宝宝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新鲜水果和蔬菜。DHA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维持其正常功能的一种重要营养素,对促进婴幼儿智力发育和保护视力至关重要。含DHA的食物包括添加DHA的配方奶粉、烹调油、深海鱼类、蛋黄。

9~12个月

关键词:视觉接近成人

宝宝的小本领

能注意到静止的小物体,如桌上的一粒红豆。

模仿面部表情。

开始尝试捡起细小的物体。

可以简单阅读,能理解不同图案之间的意义联系。

不需要转动脖子或身体,仅仅用视觉就能连贯地跟随移动的物体。

能够对颜色和形状进行归类和区别。

扔掉物体并看着它们下落,有目的地寻找从视野中消失的玩具。

能够观察到不同物体间的关系,例如通过拉玩具上的细绳来获得玩具。

避免眼外伤。孩子会爬以后,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又没有安全意识,发生眼外伤的可能也增大。爸爸妈妈必须做好安全防护,避免意外发生。比如,安全存放好剪刀、缝衣针、铅笔、筷子等尖利物品,安全存放、使用洗涤剂,以免液体溅到孩子眼中造成化学烧伤。如果孩子眼内进了灰尘等异物,不要用不干净的手帕去擦,也不要去揉眼,以免造成眼球擦伤和继发感染。可以让孩子闭眼,让眼睛表面粘附不牢的异物随眼泪流出;翻转眼睑查看如果发现异物可用干净的棉签拭去;如果还是不能解决,马上送孩子去医院。

饮食要均衡。妈妈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实验证明,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AC以及钙的食物对宝宝的眼睛有益。而且,随着宝宝的月龄增大,能食用的食物也越来越丰富,妈妈一定要做到荤素搭配,避免宝宝偏食、厌食,促进宝宝健康成长。

望远。在暖和而晴朗的日子,可以带宝宝到户外,在树荫下看大一些的小朋友在草坪上玩,父母可以指点远处在不同方向的树、飞鸟、小动物教宝宝认识,同时也让宝宝眼球向各方向转动灵活,放松眼睛。

谁不见了。准备3~5个小玩具,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把玩具放在中间,妈妈请宝宝观察,然后请宝宝闭上眼睛或用手捂住眼睛,妈妈拿走其中一个玩具,请宝宝观察少了哪个玩具。可根据宝宝的兴趣,适当增加玩具的数量,增加游戏的难度和乐趣。

1~3岁

关键词:立体视觉建立接近完成

宝宝的小本领

从1岁开始,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快速成长,视觉辨识能力也大大提高。2岁左右,宝宝已经可以辨别事物的远近了,且视线能够跟上并看清楚快速移动的物体。3岁时,视觉较为敏锐,喜欢观察,会借由眼睛来引导手去接触新事物,手眼协调更灵活,立体视觉的建立已接近完成。

扔皮球。宝宝会走路后,可以经常带他到公园去走走,带个彩色的皮球,到草坪和宝宝扔皮球玩。草坪的绿色对宝宝的眼睛有好处。在开阔的地方还可以找个远处的目标让宝宝看或者辨认,使宝宝的眼睛充分放松休息。

一只眼睛找小虫。妈妈用双手遮住双眼再分开,让宝宝跟着做,再遮上宝宝的眼睛玩,宝宝习惯之后改成一只手遮住宝宝一只眼,然后换另一只眼。宝宝再习惯之后,可以让宝宝帮妈妈找小虫虫了。先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些黑色的小甲壳虫,花生米粒大小,让宝宝认识,然后逐渐画小一些,从黄豆大小到绿豆、小米粒、笔尖大小,直至针尖大小。开始可以让宝宝双眼一起找,习惯了就可以遮上宝宝一只眼,两眼分别找,看看哪只眼睛找到得多。注意,此游戏时间一次不要超过10分钟。

锻炼宝宝的观察力。给孩子选择“找不同”游戏的图书,或者拼图,从易到难,在游戏中锻炼孩子的观察力。

避免过度近距离用眼。现在电视、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充斥着成人的生活,有的孩子很小就开始看电视,玩游戏,这对视力有很大影响。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要避免让孩子长时间盯着电视,尤其是手机的屏幕很小,如果孩子长时间玩游戏,会引起眼睛疲劳,视力下降。所以,即使能从电视上获得一些知识和信息,但不能以过度近距离用眼为代价。看电视时,要控制时间和距离,而手机,IPad最好就不要给孩子玩。

细心观察孩子的视力是否正常。平时在家里观察、判断,通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和细节,初步判断孩子的视力情况。如果孩子有下面这些表现,说明他的视力可能有些问题:

动作相比同龄孩子明显笨拙,走路经常跌跌撞撞,躲不开眼前的障碍物。

孩子平常看东西时经常有眯眼、歪头、往前凑的举动,看书、看电视时总是离得很近。

有的孩子甚至对色彩鲜艳、变化多端的电视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