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探微

2015-05-30苏维兵

成才之路 2015年8期
关键词:文章主题

苏维兵

摘 要:初中语文课堂的导入,应该针对初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接受知识的范围和能力,在每一节语文课的开始,设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激发他们对语文进一步进行探究的需求。

关键词:自身写作;自身经历;作家题材;文章主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8-0065-01

一、从学生的自身写作情况导入

在《背影》第二课的课堂导入中,先让学生尝试着写出爸爸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从学生五分钟左右的当堂写作情况来看,有的学生只用了一句话:“爸爸半夜背着我上医院,流了很多汗。”学生这样直截了当地写,是实在不会描写。有的学生似乎用了较多的修饰语,如“我考试没考好,爸爸狠狠地打了我一顿,过后,爸爸又诚恳地向我道歉,还仔细检查我身上的伤痕,替我抹药,我被深深地打动了。”但缺乏细节描写,干巴巴的,一点儿也不生动。于是,再让学生阅读原文中作者对父亲买橘子那一段的描写,通过和自己写法对比,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用“蹒跚”“慢慢探身”“攀着”“缩”“微倾”等动词,将父亲肥胖而吃力的“形”,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老境颓唐、心情忧伤的“神”,都表现在这个背影上。同时这个背影也成为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儿子对父亲的理解、联系和怀念,全都融化在这个背影里了。在课堂导入中,对于熟悉的题材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一写,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体会课文的精彩之处,这正是体现了王荣生教授所说的以学生“学的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二、从学生的自身经历导入

在教学《孔乙己》这篇课文的时候,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谈谈自己名字的来历。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都能积极踊跃地发言,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自己的名字是父母对自己的一种希冀,有的说自己的名字是与自己出生的地点、节日和时令等有关,很明显孩子的名字都是某种美好寓意和希望的代表。随即便可引入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主人公孔乙己名字的由来。

然后,让学生阅读《孔乙己》中有关写孔乙己名字的句子: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让同学们思考:孔乙己这个名字是谁给他起的?是不是代表孔乙己的父母对孔乙己的祝福和希冀呢?教师还可以顺势让学生思考:孔乙己的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教人半懂不懂,不知其意?再让学生联系孔乙己经常说的语言,让人能够听懂吗?这样,名字让人半懂不懂,主人公说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也让人似懂非懂,这样实际上就寓意孔乙己没有社会地位,也暗含了孔乙己悲剧的必然性,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好地调动了起来,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

在学习《在山的那边》时,将导入语言设计为:同学们,在生活的道路上,在我们的周围都是群山,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将我们团团包围,当你爬上山顶时,远处还是大山,是不是有种“一山放过一山拦”的感觉呢?你是否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呢,只有我们克服困难,历经艰险,矢志不渝地追求高远的目标,翻阅过无数座高山,就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就可以看到“海”。

三、从相同作家的不同题材作品导入

在学习王维《使至塞上》一诗时,我和学生一起回忆了学过或补充过的他的其他类型的几首诗。一类是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和《送别》,一类是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而这首《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边塞奇景,意境雄浑,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至此,学生不仅对王维本人的创作题材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推而广之,对整个唐代主要的诗歌题材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从不同作家的相同题材导入和从相同作家的不同题材作品导入,引导学生自己营造一个比较的空间,不仅使得学生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也使得他们在比较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了新的知识。

四、从不同作家的相同题材作品导入

在学习《秋天》时,可以这样设计导入,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情怀)。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五、用文章的主题导入

在学习《羚羊木雕》时,可以这样设计导入:“同学们,现在在你的面前摆着两样东西,一个是金钱,一个是穷朋友。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呢?”学生便会议论纷纷,最后大家异口同声:“我们选择朋友。因为朋友间的情感比金钱贵重,朋友间的深厚友谊是用金钱无法估量的。”“是啊,金钱不是财富,而一个人最大的财富是朋友。一个由羚羊木雕引起的家庭故事,让我们每个人深思。”

总之,立足课堂,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从教学内容需要出发,灵活运用导入策略,合理选用导入方法,改进手段,勇于尝试,大胆创新,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努力创造各具特色的优秀的导入方案,让语文课堂的导入别开生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为语文学习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文章主题
运用典型材料 突出文章主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创新策略
初中语文怎样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
Mother
初中英语阅读整体性教学模式浅谈
巧用对比 突出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