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浸润唤醒,童心有家也有国

2015-05-30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5年9期
关键词:儿子孩子文化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

对于下一代,从小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如同告诉他们生身父母是谁一样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当自家庭开始……

历史读物浸润心灵

人物:李娜,教师

育儿心语:通过阅读了解历史,激发孩子的爱国心,在小小的心田种下爱国的种子。

这是女儿写的一篇日记:

“中国,忘记你屈辱的昨天,你拥有强大的今天,即将迎来你辉煌的明天。

中国,在君王的统治下,你丧失无数骨肉;而在共产党的努力下,你收复了江山如画的国土。

我抱着科学救国的心,以我的特长为主,一定会报答我的祖国妈妈。

祖国妈妈,我们的未来会变得更美好的!”

读到它我不免有些震惊。这篇文章虽然语言还很稚嫩,笔力有限,但是对祖国发自内心的热爱是那样真挚、热烈、令人感动。可她才8岁,刚上小学二年级,还是吃着棒棒糖看着动画片的小小年纪,何以对祖国妈妈有这样深沉的爱?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有一次我们聊天,讲到日本。之前女儿对日本的了解也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只是近代侵略中国的部分。面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残暴行径,她义愤填膺,说以后到哪都不会到日本旅游或上学。但是,这次女儿却非常认真地说想去日本看一看,去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这样才能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好。小家伙很平淡地说着,我却已心潮起伏。这不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吗?在那个闭关锁国风雨飘摇的年代,著名思想家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的这个石破天惊的观念惊醒了多少中国人,甚至改变了中国历史。而一个8岁的孩子哪来这样的想法?

原来,是书。女儿很爱看书,对什么书都感兴趣,尤其爱看历史类的书,《上下五千年》《史记故事》《三国演义》……也许正是这些历经千年、闪烁着思想光辉的经典名著开阔着她的眼界,浸润着她幼小的心灵,让她从小就有了这么高尚的情怀。这是一份多么真挚、透明、不掺杂一点杂质的感情啊!

经典的书籍就是拥有这样的魔力,我庆幸自己能及早地明白这一点。当女儿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选择少儿版的经典名著,在睡前慢慢地读给她听。就这样女儿听完了四大名著,听完了很多中外文学经典。我想,在那懵懵懂懂之际,“我是中国人”这句话就在女儿小小的心里种下了爱国的种子吧。

长大一些,拼音版的少儿读物就成了女儿的最爱。我买了一本《上下五千年》,书里简要讲述了历代封建王朝的更迭交替。但是政治人物之间的尔虞我诈令年幼的女儿很难明白,书自然看不下去。该怎么让她理解呢?想来想去,我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正史的基础上结合历史典故和民间故事来讲,并在网上找出相关的动画视频。这一招果然管用,“孟姜女哭长城”“烽火戏诸侯”“草船借箭”等故事激发了女儿的好奇心,听着听着她就又抱着书自己去啃了,有时还会煞有介事地跑到我身边给我讲历史故事。

有着这样浓厚的阅读兴趣,女儿的识字量、阅读速度提高之快让我惊讶:一本书很快就能看完,而且能说出主要内容;涉猎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历史、天文地理、科普知识她都爱看。当女儿能独自遨游书海时,她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去汲取精神养分。女儿小小的心里装着祖国,还想装下整个世界,甚至想把宇宙万物都装进去。阅读层次越高,孩子的内心世界就会越丰富,越高尚,就有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就能早早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再回过头看女儿的这篇日记,那慷慨激昂的语言,强烈的爱国情怀,依然深深感染着我。

这次,是女儿给我好好地上了一课。

军人情结可传家

人物:杨岩,转业军人

育儿心语:让孩子从小受到军人气质的熏陶,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目标坚定、心有大爱的男子汉,并以此为家风,代代相传。

“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骨子里就多了几分钙质”,这是我在一首小诗里写的一句话。十几年前的军营生活,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军人情结,并把这种情结传给了孩子。

打从儿子懂事起,我就给儿子讲家史,讲做人的道理。我曾在部队工作20多年,南征北战,摸爬滚打,在秦岭山区洒过三线建设的汗水,在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中经过战火的洗礼,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我父亲年轻时就加入了党组织,此后在村里做了几十年的支部书记;我母亲是村妇救会长、群众积极分子,如果不是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我相信她也会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孩子的外公、外婆都是抗日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党员、老干部。他们都为争取民族的胜利、国家的独立,以及人民的解放、自由和幸福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说来挺有意思,儿子是由外婆一手带大的,四五岁时,外婆每次去开老党员会议,都要把他带在身边“旁听”。儿子从小就对军装情有独钟,我借此培养儿子的阳刚气质,告诉他,要想穿上帅气军装,首先要坚强、勇敢,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从小在部队大院受到熏陶,儿子还在孩提时代就对军人很有感情,他在小学作文里就写过:有了解放军的保护,才有我们的幸福生活。由于种种原因,儿子没有实现参军的理想,他考上大学离开家的前一天,我就对他提出三条要求,其中一条就是争取加入党组织。儿子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在大学期间,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有位同学身患疾病,需要请假回老家休养治疗,儿子看他发烧不退,身体虚弱,不惜耽误半天上课时间,把他一路护送到车站,直到安顿好座位才放心返校。儿子在大学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工作任劳任怨,积极为同学搞好服务,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每年暑期,冒着高温酷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回来时晒得又黑又瘦,不仅不叫苦叫累,反而乐此不疲。辛勤付出必有收获,大三那年儿子终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大学毕业后面临择业,这对儿子来说又是一次考验。当时他有两个选择:一是到金融部门工作,儿子通过了一家银行的笔试、面试,成绩均名列前茅,已被录用;二是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到国家安全部门工作。两者相比,后者经济收入要低得多,但能够更直接地投身于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之中,这对出身军人家庭的儿子来说更有吸引力。于是,儿子毅然选择后者。虽然儿子4年前未能穿上军装,但4年后他穿上了警服。在儿子的心目中,军装与警服具有同样的责任、同样的意义。

国安部门相对封闭、隐蔽而又清贫,不像其他部门与外界联系广泛,人脉资源丰富。所以,干国安,一要耐得住寂寞,不被喧嚣所惑;二要耐得住清贫,不为名利所动。这些年来,儿子同事中,有人辞职下海,有人申请调动。十多年过去了,儿子依然保持着当初那股热情、那股干劲,面对各种诱惑、刺激,不为所动,无怨无悔,他心中始终保有为祖国、为人民努力工作的责任和担当。

如今,儿子把我当年对他的要求和教育,传递到自己孩子身上。看着儿孙健康成长,我这个老军人感到十分欣慰。

亲近中国文化

人物:宋敏,2000年远赴英国,中文学校助教、社会志愿工作者

育儿心语:抓住一切能让孩子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寻找一种归属感,从而收获自我认同和自信。

生活在海外的父母们,既希望孩子融入当地的环境和生活,又希望孩子保留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根,不要忘本。前者相对容易,而后者,我们一直在尽力而为。

早就听说大英博物馆有个特别展览,有关中国明朝的,心向往之又怕孩子看不懂没兴趣,也怕一个人带着三个小子,到头来什么也看不到看不好。两难间,我接到瑞雅中文学校通知,决定立即报名参加,而且三个一起带上,文化熏陶要从小开始。

带着孩子参观,本身就是一大挑战,路上1个多小时的颠簸,搭火车、转地铁、看路标,终于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是午饭时间了。

展览“明朝改变中国的50年”,展出的是明永乐帝朱棣至明英宗朱祁镇50年间的部分出土文物。展品从世界各国的三十多个博物馆借来,约三分之一来自国内,更有一些私人收藏在其中,筹备时间历时5年。一件件精美文物向参观者展示出明朝盛世的历史文化,令人无限遐想。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看博物馆更需要家长的引导,不然很容易变成在博物馆走一圈路的体力劳动。一个好办法就是从孩子的现有知识面出发,做发散性的引导。比如此次明朝展,我们就抓住孩子通常已知的几个关键词“北京”“故宫”“百科全书”来做文章。思前想后,下面几个问题也许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北京故宫,每天参观的人数达到数万人次,可故宫是什么时候修建的?是谁下令修建的?为什么要修建在北京?什么是《永乐大典》?它为什么被誉为全世界的百科全书?

说实话,积极响应这个活动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我的一己私心。对这几个生于英国、熏陶在西方文化之中的下一代,还真不确定他们会有兴趣,更不指望他们看懂了。可能正是因为没有多大期望,才会收获意外惊喜吧。回来以后13岁的老大主动跟我聊起这个展览,并提到其中的陶瓷展品和两幅画卷,他不但知道了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明朝”,作为老妈我还顺带提了下清朝和秦朝。就连8岁的老二也知道了筷子已经被我们中国人使用了2000多年了,收获不小。

生活在异国,对于第一代移民来说,我们的内心是踏实的,因为我们心中有“根”,这个“根”深深扎在我们心灵的土壤中,它是我们久已熟悉的一种归属感,温暖、有力!所以我们会用心去保护它、培育它。五千年的文化在我们人生的最初几十年里早已深入骨髓,和我们融为一体。可我们的下一代,从出生伊始就远离了这个“根”,只能靠我们的传授来间接获取。

凡是体会过这种厚重文化的中国人,都会被它的灿烂辉煌所折服,并希望被下一代了解和继承。这也是我积极带孩子参与此类活动的动机。虽然孩子们几乎看不懂,我还是很想让他们知道:这是东方那片土地里出土的文物。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可就是这冰山一角,展现的已是多么辉煌的成就啊!虽然孩子们没有出生在那片土地上,我还是希望他们尽可能多地接触如此丰沃的土壤,因为有了足够的积淀之后,他们才有能力去汲取更多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

唤醒孩子内心的感动

孟欣玫 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今天的孩子生活在和平年代,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科技信息发达,他们对战争、饥饿、落后等从没有切身的体验,再加上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孩子们接受信息的渠道颇为广泛,他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架构很容易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一些从小接受国外教育的孩子,甚至对自己的民族缺少归属感和认同感。其实,一个富有家乡观念、民族观念的人,才会真正滋生自信,产生民族自豪感,才能培养责任感,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今年5月份,国务院颁发了一条放假通知,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当时,看到这条信息后,我在家长群做了一个小调查:在家里你是如何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多数家长表示“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很少主动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其实,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小抓起,而且随时都可以进行。

爱自己——用身教的力量唤醒孩子内心的感动

老子有言:“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一个人只有从自身做起,爱自己,尊重自己,修好自己,才能进一步谈到去爱别人、爱国家。

怎么从自身做起呢?年初,一首歌曲《习主席寄语》被广为传播:“有能力时决心做大事,没能力时快乐做小事,有余钱时做点善事,没余钱时做点家务事。尽量避免做傻事,坚决不能做坏事。”这些其实都是修身的基本事情,也都是爱国的表现。

其次,要借助身教的力量。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一名学习不好、因捅了娄子被学校开除的孩子来找我的情景。那天,我正在电视机前观看2008年奥运体操比赛的颁奖仪式,看到中国选手获了金牌,我激动得闪出了泪花。这个孩子问我:老师,你怎么了?我慨叹地说:这辈子如果能有一次让国旗因我升起,死也无憾!说完,我看着他,他看着我,我们谁也没说话。我拍了拍他肩膀,停了好一会儿才做咨询。没想到这个举动,让这个孩子念念不忘,回去后他多次跟妈妈谈起这件事,说:老师是个爱国的人!

很多时候,很多教育者习惯于把自己知道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告诉孩子,其实不如给孩子留有空间,让他们看到你在爱国,你有多么爱国,从而唤起他们内心很多美好的感受。

爱家庭——让良好的家风植根孩子的灵魂

给孩子讲家史、讲家风,让孩子从小就有这样的基因积淀,长大后孩子自然孝顺、爱家,有担当、有责任、不负使命,这是传承良好家风的最好方式。

除此之外,我经常在咨询中跟孩子们做这样一件事:让他们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从了解自己的姓名开始,引导孩子认识自我,进而认识他们的家族文化,激发他们对家庭、对家族文化的热爱。

姓氏作为一个符号,一定程度上已不仅仅代表一种简单的血缘关系,还代表着一个家族的家风、文化和使命。这些将伴随我们一生,然后,再由我们传给后代。中国历史上,影响几千年文化的“孔子家族”,以书法著称的“王羲之家族”,以文学著称的“苏氏家族”,以及近代的“曾氏家族”“李鸿章家族”“宋氏家族”等都是名门望族,当我们提起这些名字时,都会为他们所传承的精神财富而自豪。

不同姓氏的家族,有各自的家训、家史,它们以一种无声的力量向社会传递着自己家族的文化、传统、价值和使命。不管你是谁,当你告诉别人你姓甚名谁的时候,你和你的孩子是否曾经想过:你们的家庭会给这个家族留下什么,会给这个社会留下什么?

爱家乡——培养孩子的家乡观念

生活在边远城市,尤其是贫穷落后地区的家长们会这样鼓励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吧,早点离开咱们这个破地方,到北京、上海、广州去!那里有好日子等着你!”而生活在大城市的家长们则往往会说:“努力学习吧,争取将来出国,到美国、欧洲去!那里有好日子等着你!”

当代有些人,已经从受教育时的“辨证唯物主义者”逐步向现实中的“简单唯物者”转变了。他们太看重外在物质的需要和满足,却往往忽略了成长中真正的内心食粮,这也是他们感到人生不快乐的重要原因。

其实,做人不修心,就如同练武不练功一样。树立孩子的家乡观念,便是一门修心的功课。

心理学中有句话说,“一个充分享受过母爱的人在内心是无畏的”。我认为,一个在内心保有美好家乡观念的人,无论在多么遥远的他乡也都是无畏的。因为,只要你想,你随时可以回到生你养你的家乡,她就在你的心里,伴随你行走天涯。而一个内心没有家乡的人,不管他的事业多么成功,名声多么显赫,他始终会有一种孤独无助的漂泊感。故乡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一个摆脱不了的存在。无论再远、再苦的境遇,当我们把自己放回到故乡那块邮票大的版图中时,都能感受到一种神奇的力量托举着自己。

所以,我经常会建议很多家长,让他们利用假期多带孩子回到故乡走一走,看一看,让孩子们了解父母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帮助。在那里,也许他们能找到心灵的归所、生命的方向。

爱传统——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孩子们的成长基因

南怀瑾先生曾说过:“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一个远离传统文化的人,骨子里已经少了很多文化积淀,他将来的路也不会发展得更远。

阅读经典,参观展览,可以说是了解传统文化最经济也最便捷的方式,关键是家长如何身体力行做到。曾看到一篇文章《台湾是怎么留住文化之根的》,其中介绍到台湾地区国学教育流程图:3-5岁,学习《三字经》和《弟子规》;小学时期,课外读物会有很多古诗词,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初中时期,学习《论语》《孟子》中的大多文章;高中时期,要求阅读《大学》《中庸》;大学时期,学习《史记》等古书,并加强训诂学等教程。

今天,越来越多的学校、家庭开始重视国学教育,这样的经典书目阅读在很多家庭中已经能够做到。相信,爱上阅读并坚持阅读的家长,也会在自己的家庭中留住文化之根。

猜你喜欢

儿子孩子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儿子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