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互联高职院校实验仪器设备区域共享模式研究

2015-05-30张玉婷

中国新通信 2015年9期
关键词:使用率仪器设备教育资源

张玉婷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资源的广泛共享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作为高职院校重要工程教育资源的实验仪器设备,一方面存在由于高职院校扩招和政府以及高职院校自身投入能力有限而造成的仪器设备相对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部门分割、管理落后等原因而产生的共享缺失问题导致的高职院校仪器设备使用率低。因此,为了适应建设节约型高职院校的需求,有必要开展区域高职院校实验仪器设备共享模式的研究对区域内高职院校的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提高实验教育教学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区域高职院校实验仪器设备共享的可行性,在此基础提出了基于ASP区域高职院校实验仪器设备共享模式,并对共享平台架构体系、运作模式等进行了相应的探索。

【关键字】 高职院校 信息互联 共享

1、区域高职院校仪器设备共享的可行性分析一个区域往往由有多所高职院校组成,以区域空间范围为界,以各高职院校分散的仪器设备为组成部分,就有可能形成一个区域的实验仪器设备大系统。系统工程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因此,区域内的各高职院校的实验仪器设备能否实现共享而成为一个区域的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关键是否存在相关的需求,以及各高职院校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笔者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了这种可行性。

(1)改善实验仪器设备相对短缺与仪器设备使用率低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区域性的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告,近三来来,普通高职院校本科招生平均年增长率为10.84%,研究生招生平均增长率为8.69%,因此尽管各高职院校加大了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力度,仪器设备相对短缺仍然比较突出。而据文献显示,我国拥有的仪器设备的总量比欧盟15国还要多,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7,高职院校作为仪器设备占有量大户这种情况尤为突出。国家对教育资源的倾斜政策,如重点实验室专项“211工程”、“985工程”等培养除了一些区域性的强校,其在仪器设备的占有量和仪器设备的高精尖方面处于区域的领先水平,其仪器设备在满足本校的教学科研的前提下,仪器设备的服务功能并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存在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相对较低的现象。其次,区域内各高职院校都有自己传统学科优势,其在传统学科优势的实验仪器设备的配置上有相当的基础,但在弱势学科上实验仪器配置相对短缺。如何使优势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而实验仪器配置相对短缺得到有效改善,是区域内各高职院校都面临问题。对一个封闭的系统而言,加大仪器设备投入是改善仪器设备短缺的根本手段,并不能改善区域存在的仪器设备使用率的现象,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变相浪费,实施仪器设备共享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高职院校急需在仪器设备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上进行创新,提高仪器设备效益率。目前,高职院校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相对落后,降低了仪器设备的效益率,以仪器生命周期为例子,仪器设备购置之初,由于区域内各高职院校的仪器设备信息封闭,缺乏相应的论证,区域内高职院校、甚至高职院校内部都普遍存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现象,加重了学校的负担,降低了仪器设备的效益率;仪器购入后,由于部门分割,管理各自为政,其它部门无法共用,仪器设备闲置,仪器设备使用率低,仪器设备的维护成本增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仪器设备的低使用率和高成本维护造成了仪器设备的过早报废,仪器设备的购置和利用又进入下一轮的恶性循环。

(3)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高职院校之间联系更为密切,为仪器设备共享提供了基础。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是指在共同签署的外包协议或合同的基础上,客户将其部分或全部与业务流程相关的应用委托给服务商,服务商将保证这些业务流程的平滑运转,即应用托管服务(Applicati on Hosting)。区域内高职院校将其仪器设备信息、教学科研需求以及教学科研时间安排信息等提供给ASP,ASP按照“统筹安排、资源共享”的原则提供仪器设备服务。ASP模式的出现及其发展,为仪器设备共享信息化系统在高职院校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基于ASP的高职院校仪器设备共享模式为区域内高职院校解决仪器设备相对短缺和仪器设备使用率低的矛盾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选择。提供ASP服务机构可以是区域内的高职院校或者区域的政府主管部门。

(4)如果仅依靠需求动力,区域内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仪器设备的关联性是不大的,因此国际上也没有区域高职院校仪器设备共享概念。但是,我国地方政府,特别是省政府在地方高职院校指导性作用和投入效应明显,另一方面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一直是以省级区域为单位在推动,即形成了区域教育业信息化工程,因此区域中的高职院校产生了较大的关联性。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推进基于ASP模式的实验仪器设备共享模式有其信息化的基础。区域高职院校仪器设备共享模式的建立依据前文对ASP描述可知ASP模式实际上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第三方服务模式。区域内的高职院校利用第三方搭建的仪器设备共享信息化服务平台及其相应的技术支持力量,能够获得丰富的外部软件支持平台和外部技术力量支持,并快速、高效和低成本地实施仪器设备共享。基于ASP模式的区域高职院校仪器设备共享模式以区域内知名院校或教育主管部门为依托,按照“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效益最大”为原则,构建基于ASP模式的区域高职院校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新模式,打破原有的仪器设备封闭的管理模式,建立起按需服务的运行机制,解决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和仪器设备使用率低的矛盾,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区域高职院校仪器设备共享ASP平台组织模式基于ASP模式的区域高职院校实验仪器设备共享的组织模式应当是在区域教育主管部位为引导下,以区域内知名的高职院校为核心,利用第三方机构的信息技术服务优势,构建一个基于区域教育网的公共仪器设备服务平台,将仪器设备管理好、利用好,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科研及为社会服务中的作用,促进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图1为组织模式图。

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高职院校进行积极引导,将仪器设备共享作为对高职院校的一个评价指标,并按照服务平台提供的信息对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进行论证,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区域内的核心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利用其仪器设备的资源优势,开展仪器设备的共享服务,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益,一般院校应积极利用共享服务平台弥补仪器设备相对短缺,提高实验教育教学水平。该模式还有助于改善仪器设备的重复配置和盲目配置的情况,区域内的各高职院校根据ASP平台的公共信息,了解到整个区域内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并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提出科学和最优仪器设备购置计划,促进区域内的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三方机构负责ASP平台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应用支持服务。区域高职院校仪器设备共享ASP平台信息获取模式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所在高职院校基本信息、设备服务能力、同类设备数量、设备状况、设备用途以及仪器设备的使用计划状况等信息,应建成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的综合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发布以及维护的功能数据库系统。如果区域高职院校仪器设备信息是人工从一个一个的高职院校收集而来,那么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周期很长,这样就导致了ASP信息系统中的信息相对滞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采用基于互联网的信息自动采集技术,高职院校通过上网,直接填写仪器设备信息表,或者补充更新已经存在的本学校的信息,通过教育网传送到区域高职院校仪器设备信息中心服务器的后台数据库中,通过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整理,发布到教育网上,从而做到信息的即使更新,大大地减少信息采集工作量和周期。加快了信息反馈的速度。其信息流如图2所示。

因此,平台运行的机制应该是仪器设备共享条件下的效益共享机制。区域内各高职院校按仪器设备的共享数量以及享受服务的数量交纳平台的管理费用,提供服务的按照运行模式中的方式收取相关费用。最后通过平台的利益分配机制使ASP平台参与各方得到实际的效益反馈,促进平台的持续发展。而具体的运行模式有待在平台的实际构建当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

仪器设备共享在高职院校当中已起步,高职院校内部的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和模式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基于ASP的区域高职院校仪器设备共享模式能从整个区域的角度优化教育资源的分配与利用,将极大改善目前高职院校中存在的仪器设备相对短缺与使用效率低的矛盾,必将对区域内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创新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使用率仪器设备教育资源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
北京近4万台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