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菌与人类

2015-05-30董少广董良

初中生学习·低 2015年9期
关键词:有益菌免疫力菌群

董少广 董良

人们对细菌大多采取如临大敌的态度:也许你以为人体内没有细菌;也许你以为体内的细菌都会致病,是健康的大敌。其实,在成人体内约有100万亿个细菌,分属于1 000多个不同的种类;细菌也有“好”“坏”的区分。

细菌是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人类对细菌的认识有个逐步深入的过程。科学家发现人体皮肤实际上是一个细菌“动物园”,在皮肤上大约生活着250种细菌,它们有的是“常住居民”,有的则属于“流动人口”。科学研究证明:单是在每个人的前臂上就生活着大约182种细菌,分属于91类,其中有8%的细菌尚未被科学家正式记载;在每个人的皮肤表面,大约有3/4的细菌与别人皮肤表面的细菌不一样,同时,男性皮肤上的细菌与女性皮肤上的细菌也有着显著差别。

美国基因学专家研究证明:刚出生的婴儿,其体表和体内是无菌的,但在出生后几个小时,随着吃奶、喝水等行为的进行,一些细菌便乘机进入婴儿体内“安家落户”。以后,这些“移民”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王国”。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绝大多数细菌是不致病的,我们称之为“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在通常情况下,“有益菌”不仅能阻挡有害菌的入侵,抑制其繁殖,还能产生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氨基酸等,维持和增进人体免疫力。还有一些我们称为“不好”的细菌,如梭状芽孢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它们可能导致一些疾病,例如伤寒杆菌能引起伤寒,肺炎双球菌能引起肺炎,结核杆菌能引起肺部、肾脏的结核等。人体内还有一些细菌是条件致病菌,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机体受凉、过度疲劳或精神受到强烈刺激和创伤时对人体有害。

研究表明,一些富含蛋白质的物质为有害菌群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加快了人体老化的速度,有时还会制造致癌物质……

自抗生素问世以来,许多凶恶的细菌性疾病如霍乱、鼠疫、肺结核、破伤风等都得到了有效治疗。要说明的是,细菌和病毒是截然不同的,细菌有基本的细胞结构,可以自我繁殖;病毒则是一种微小的生物,它们一般只能在细胞内寄生繁殖。据现有资料,让人患病的病原微生物中70%是病毒,比如感冒有70%~80%就是由病毒引起的。人的健康离不开正常的菌群,若不分青红皂白使用抗生素,不仅对病毒性感染毫无用处,还会造成人体的菌群失调,人体的微生物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从而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人类要彻底消灭那些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如艾滋病、禽流感和非典型肺炎等,只能寄托于医学的进步和制造有效的疫苗。

猜你喜欢

有益菌免疫力菌群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肠道有益菌群的重要来源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巡视干部必须增强“免疫力”
如何保护肠道有益菌?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肠道有益菌群的重要来源
畜牧业中4种常用有益菌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
肉牛剩余采食量与瘤胃微生物菌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