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背景下高校考试的“两难”现状分析及对策举要

2015-05-30常海

大东方 2015年9期
关键词:两难考试转型

摘 要:高校转型背景下,除了要求教师提高专业自觉性,还应对现存的考试制度的两难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对策,以期改变造成大学生知识范围窄,知识结构单一,影响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

关键词:转型;考试;现状;对策

考试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它既能使学生在测验之前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澄清和综合,又能训练他们的技能,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但目前高校的考试制度存在很多弊端,如考试方式单一;考试内容片面;人才评价偏颇等,以至于造成大学生知识范围窄,知识结构单一,影响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

一、高校考试的两难现状分析

考试作为检验教与学的效果,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常规手段,各高校无不认真对待。但当前高校传统的考试现状与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去甚远。

(一)“两难”现状

1.高校传统考试制度的实施与学生素质培养的两难

首先,高校传统的考试模式抑制了学生的才能发挥。目前考试中存在着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试定论多,数次考试及综合评价少的现象。这种考试模式中记忆成分所占比例大,考题答案唯一。考试内容过于重视书本知识、记忆能力和共性知识的考核,综合性、应用性试题偏少,忽视对学生知识运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学生忙于应付考试内容,疏于探究,难于发挥其潜力和才能。

其次,高校传统考试形式单一,忽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训练。高校采用最多的闭卷考试,命题、评分往往偏重于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理解,难以体现不同性质课程的特点,考试成了书本知识的再现,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高校多数课程的考试安排在学期期末或课程结束时进行,属于终结性考试。这种考试方法极大地削弱了考试在教学中的反馈作用,既不利于教师根据考核结果,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也不利于发挥考试对学生平时的鼓励和引导作用。

2.高校考试内容导向与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的两难

当前高校考试内容对学生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教师考什么决定学生学什么,教师如何考决定学生如何学。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过于片面,“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丢笔记、学完全忘记”便是真实的反映。这种考试内容只注重考查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片面强调记忆的重要性,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忽视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高校评价标准与人才选拔的两难。

在高校,学生的评奖评优、提拔干部、保送研究生等都是靠分数,由于缺少综合评价体系,学生只能通过考试成绩来证明自己。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使得很多学生为取得好成绩甘愿冒作弊之险;分数至上导致学生只注重分数不注重能力,只注重学习结果不注重学习过程。考试分数只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全面反映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更无从反映,它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向作用,而且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单纯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质量的标准,助长了应试教育和应试学习的不良倾向,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保证毕业率与学生就业率的两难

某些高校为保证学生的毕业率,高校教师为了完成考试任务,划范围、定重点。专业的考试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大,学生学习无压力,学习动力不足,致使一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靠临考前强化记忆“复习重点”,抄笔记,背答案,投机取巧。在高校“象牙之塔”内,长期以来存在这样一种说法:高考拼命干,大学松一半;平时多潇洒,考试抓一把,临考前搞几天“强化学习”便可取得好成绩。但是,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挫伤了认真复习的学生的积极性,助长了惰性,不利于学生对课业知识的把握和全面素质的提高,这类学生就业时往往难以适应,束手无策,造成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低下。

(二)如此考试的弊病

其弊端具体讲有以下四方面:

第一,造成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低劣。可想而知,大学四年仅靠几次考前的“强化记忆”就过关,大学生的素质从何培养?就业竞争资本在哪里?

第二,不利于构建大学生科学的知识结构。这种划出范围并拟出答案的考试,在无形中人为地造成学生知识范围窄,使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内周旋,导致知识结构单一、不牢固。

第三,影响学风,破坏教风。平时学与不学一个样,只要考试前“报佛脚”,考试成绩就不会比平日刻苦钻研的学生差,甚至还要好,使认真学习的学生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考试评价,学习积极性受挫,一旦蔓延,学风便日下。教师呢?也不必潜心执教,考前掏点“干粮”给学生“充饥”便罢了。

第四,毕业生规格与质量缺失。这种考试制度造就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使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造成损失,给国家带来浪费。人才的浪费不仅影响了一代人的发展而且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总之,这样的“实惠”考试于学生素质的建构,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没有益处,其弊端显然易见。

(三)原因分析

1.考试目的定位不当,考试功能未全面发挥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在考试与教学两者之中,教学目的应起主导作用,考试只是一个检验其成果的手段而已。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人们已经不自觉地颠倒了二者的位置,考试成了目的,从而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参加考试就是为了得到分数,取得学分,获得毕业文凭。大部分教师只是把考试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认为考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某门课程的成绩,考试结束后,匆忙统计分数,登记成绩上交,而忽视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和反馈。管理者关心的是学籍处理、考风考纪、评定奖学金,而忽视了对考试情况的分析。由于存在以上种种考试目的的错位,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分数而考试,使得考试难以起到培养能力和素质的作用;教师则为了考试而教,改完试卷得出分数后,即认为课程结束,教学任务完成。一般来说,高校考试应至少具有导向(学什么)、诊断(学得怎么样)、反馈(以后怎么教)、评价(这样教学行不行)、區分(学生学习优劣)、预测(学生将来的发展)等功能,但目前由于考试目的定位不当,造成了考试功能不能全面发挥。

2.考试内容教师化、教材化、标准化,考试评价的质量指标失误

当前的高校考试,考试内容过于片面,大多数考试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运用的测查,而忽视了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测查。

主要表现在:

(1)考试以单个任课教师命题为主,任课教师根据自己所讲的内容出题,缺乏对教学大纲和知识体系的通盘考虑,出题的方向和范围容易受其心理倾向的影响。加上教师与学生是直接接触的教学关系,教师难免会因某种感情或利益关系而降低或拔高对学生的要求。

(2)考试内容的教材化,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参考材料,而不应是唯一的教学材料。目前高校是围绕教材甚至教材中老师划定的重点或范围而考,将考试内容变成教学内容的重复,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导致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扔笔记,全忘记”的现象。

(3)考试题型的标准化,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高校在考试中使用的题型多为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计算等可以简单作答、方便判卷的标准化试题,而综合性的思考题、分析论述题、证明题、应用题、辨析题等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探索性试题比较少,而且大部分试题的答案都是唯一的、统一化了的标准答案,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体现,削弱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考试内容教师化、教材化、标准化,其结果导致高分低能和低分高能的情况同时存在,难以准确地诊断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利于高校良好学风的建设。而考试管理部门又没有一套很完善的考试质量指标的监控机制,造成考试的信度、效度、平均分、标准差等质量指标的评价失误。

3.考试方式单一,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考试方式单一,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少;总结性考试多,过程性考试少,而且考试时间基本上集中于期末最后几周。由于期末考试科目较多,考试时间集中,学生的复习时间较短。同时大学外语等级考试也在学期末进行,外语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其它课程,复习外语的時间远超过于其他课程,这样原本紧张的复习时间变得更加紧张。而且学校在评优、评奖、入党等学生最为关注的一些问题上都与考试成绩挂钩,并且走出校园之际,学习成绩往往又成为用人单位是否接受求职者的重要参考依据,各种因素致使学生在考试中为了考出好成绩铤而走险,利用各种手段谋求作弊,造成学生成绩优劣不分,引起其他学生学习心理不平衡,进而影响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破坏良好学风,严重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这样既不利于实现考试公平、公正,也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最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另外,在考试的过程中,有一些监考教师不认真,玩手机、看报纸等现象屡有发生,使那些想作弊的考生“有机可乘”,甚至有的监考教师对于发现的作弊现象采取“姑息”、“迁就”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考试作弊的风气。

4.试卷讲评与评价的缺乏

考试从考前出卷、组织到考试中的纪律监控,再到考后的改卷、分析是一个连贯的过程,每个环节都各有特点,疏忽不得。目前,各高校都十分重视考前和考试中的各个环节,而忽视考后试卷的讲评与分析。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对试卷进行认真地分析,才能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尽管高校组织教师对考试结果进行了试卷分析,填写了试卷分析表,但由于教师工作量大,多数教师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匆匆阅卷完毕就忙着登分,然后根据分数马马虎虎做个试卷分析,没有认真考虑试卷的信度、效度。到了第二学期,学生重视的是看分数,关注的是自己是否过关,对试卷错在什么地方、自己什么地方没掌握等置之不理。而且学校也未安排时间要求教师给学生讲解试卷,所以考试完后学生见不到自己的试卷,不知道正确答案和评分标准。这样一来,学生根本不知道答案是对是错,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方法,不会的知识仍然不会,结果是囫囵吞枣。研究表明,适当讲评对促进教学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对理工科的学生尤其应做到这一点。但由于目前大学开设的课程多、课时少,平时老师和学生交往很少,碰上问题难以及时找到老师沟通,因此,期末课程考试试卷的讲评就显得尤为重要。

5.考试管理制度执行的力度不够

考试管理是一项科学、规范的管理,考试管理制度是考试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是考试工作所遵循的根本依据,是保证考试质量、营造良好考风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考试改革的深入,各学校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考试管理制度,使考试工作的各环节都有了明确的规范。但建立健全的考试管理制度,其目的是为了执行,如果制度没有让广大师生所熟悉并严格执行,再好的制度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各高校的教师队伍也在迅速扩大,但很少有高校在教师的岗前培训中重视对教师进行考试管理的培训,使得许多新教师对学校的考试管理制度不熟悉,甚至不了解。学生在入校后对学校的各项考试管理制度也缺乏必要的学习。具体体现在考试管理制度执行的力度不够,监考教师把监考当成一种额外的任务,在考场上看报纸、聊天,对学生违纪、作弊现象处理不严。学生对考试违纪、作弊的后果也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搞好考试管理工作,仅靠教务部门是不够的,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务部门与各学院、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不够,考试各个环节的落实处于被动局面。

二、对策举要

现行的考试制度把学生牢牢地束缚在被动学习的行为中,失去了考试的真正价值,但是考试对于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目的是通过考试,对于学生和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诊断、鉴别,以便通过诊断的结果调整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及时解决问题。

(一)明确培养目标

考试作为评价考核的一部分,它必须以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前提,根据泰勒的观点,评价就是对教学结果是否达到目标的检验,以通过评价来确定完成目标的程度,或者偏离程度,据此来调整教学过程。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某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什么,明确了培养目标,了解社会对于该专业学生的要求,可以使我们针对该专业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更好地、更有效地培养人才。

(二)树立正确观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不断的深入。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主体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系统而科学地阐明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指出“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考试是测试、检验、评鉴和甄别人的德、智、体等个体差异性质的活动。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其设计与运作必然会受到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因此,必然要求我们更新观念,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教育理念、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民主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学习)的教育理念内化到考试中去,树立科学的考试观。要将学生素质发展作为考试评价的核心价值,进而表现为考试目的的转变,考试主体的转移,也表现为对考试效能的辩证认识。与“应试教育”下的考试只重视考查书本知识和各种升学资料的死记硬背不同的是,素质教育重视实践和手脑并用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潜能优势和个性特长都应该得到发挥,学习应处于主动地位,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精神。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它要求无论是社会考试,还是学校考试,都必须尊重和正确面对被试对象,考试应成为一种发展人、完善人的考试,应具备通过考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其主体地位,培养其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等自主性的品质的功能。

(三)建立考试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考试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掌握课程计划和目标的实现情况,以便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教学管理,并有利于促进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考试应从整体上考察学生素质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全面和谐发展,不仅要看现有的质量水平,还要看其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还要注重用实践检验评价学生的素质状况;应注意从个体异性出发,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再一方面,必须坚持考试的先进性,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考试理论为指导,考查学生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掌握程度。

2.科学性原则

一方面,考试必须做到遵循素质培养和发展的规律和考试本身的发展规律。体现课程的性质与价值,重视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符合师范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教育规律。另一方面,必须确保考试质量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准确反映现阶段考试的客观要求和需要,既不能将标准人为拔高,搞拔苗助长,也不能降低质量要求。

3.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学生群体的整体性。考试面向的是大多数学生,而不是个别的“尖子学生”。二是无论是评价学生、教师,还是评价课程,都应从整体着眼,涵盖课程目标的各层面和教学的各领域。要对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从学生的德、体、美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评价,尤其是关注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变化及在原有水平的提高,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

4.可操作性原则

考试的方式要简便、明晰,易于操作和推广。应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评价(考试)的标准融进教学的全过程,使自评、互评和他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生动活泼的良好评价氛围。

(四)更新考试内容

传统考试内容和方法只能考查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及运用这些知识解答各种试题的技巧,评价的广度十分狭窄,评价的深度也与被测试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水平相脱离。由于人才的素质结构是确定考试内容的基本依据,所以根据新世纪人才的素质结构,体现素质教育的考试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坚持以发展能力为主,培养和考查创新精神、综合素质为导向的原则。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社会对人才衡量已突破知识拥有量的标准,创新成了衡量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评价的重要形式——考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个教育必須改革,必须走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之路。而考试改革更不能滞后,对考试内容的检测要进行大胆的创新,认真研究知识、创新、素质体现的不同的能力层面,全面、合理地运用到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上,以达到检测和培养、引导和教育创新型人才的目的。考试内容设计上,转变旧的题型涵盖知识的做法,研究知识、素质、创新能力在考试内容和结构上的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素质与能力的交合,创新在能力层面的体现,形成了多层递进的能力体系。因此,考试对检测和培养能力的目标,应细化到对知识、素质、创新的检测和培养,科学合理地安排考试内容。

1.考试题目的设计体现结构性

考试考查的知识点,不是孤立的,它是关系上的点,是系统中的点,考试题目应该把握住知识能力的结构性。考察学生的水平不应是看他记忆孤立的知识点的多寡,而应是看他是否有科学的知识能力结构。

2.考试内容应体现迁移性

知识、能力由课内向课外迁移,具体到教学活动往往比较难落实。通过通盘考虑,精心设计,习题试题要以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多功能的立体化的迁移结构。通过命题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设计情境,进行综合训练。

3.考试要考虑到学生主体性的检测,充分关注主体性的张扬

因此,注重把学生认知能力、发现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测试,寓于主体性之中。

4.可以增加试题的拓展性

为了正确地、合理地估计学生的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水平的差异,适当地加入拓展性的题目,所谓的拔高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合难度的题目,使题目的难易程度成正态分布。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努力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丰富考试模式

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以诊断性测验为主。考试不仅仅考核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业成绩,更主要的考核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应根据专业特点采用多样化的考试模式,譬如:

闭卷与开卷相结合,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核以采用闭卷为主,对于过程与方法的考试以采用开卷为主。

笔试和面试相结合,对于需要识记的基础知识可以采用笔试为主,对于表达、情感、态度的考核主要以采用面试为主,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形成性评价模式和终结性评价模式相结合,为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督促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形成性评价上多做文章,采取阶段考核、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将每次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记录到学生的最终成绩中。

对于一些专业课的学习,为了使学生对于知识有深入的研究和掌握,还可以采用写课程论文、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

(六)改革记分方法

采用人性化的记分方式,改革考试成绩百分制政策。量化标准确实会比较精确,但是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无法用量化标准来衡量,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等级评分、激励评分制等。如采用A、B、C及“无学分”,而不打“不及格”。如果学生成绩未达到标准,不记分,也不在学生成绩单上作记录。给学生重修的机会,直到及格后才记录成绩。另外,还可以采取累积记分的方式,将课程考试的最终成绩有计划有目的地分配在各个考试环节中,如课堂发言,课后作业、社会实践等等。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考试的分数可以公平公正地反应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成果,避免学生在期末考试通过“临时抱佛脚”、突击、强化学习,虽然最后的成绩还不错,但是无法反应他的真实情况。那么就无法达到考试的最终目的。

现行的考试方法存在着种种弊端,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是解决现状的唯一途径,素质教育的出现,使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有了巨大的转变,对于考试制度的改革,也必然随之而来,社会的进步、人的全面发展,考试制度起着导向、诊断的作用,因此考试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以知识的复制、传承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应试教育,完全违背了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核心和精髓,严重影响、制约着学生自己获取新知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做合一,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单纯的教学法,而应看成既包含教学目标又包含评价的标准,评价与教学、评价与学习、评价与实践三者不应该孤立存在,应该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在实施评价的时候,特别关注学生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作用,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把评价手段视为推动学生发展的杠杆,把学生进步作为评价的归宿,学习没有终点,评价也永远不会完结。让评价伴随教学的整个过程,一节课、一单元、一學期的逐项积累,形成一个较为全面、客观、公平、真实、可信的评价机制,做到既有过程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既有量的评价,又有质的评价。一是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样化,倡导运用各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综合学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的传承中创新的方法及过程,实行学分制。二是加强对考试的改革,对命题的研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加试题的开放性,实行各种水平的分层分卷考试,学生自己命题,教师集中抽查。三是“教中评、评中教”、“学中评、评中学”、“做中评、评中做”,评价表达从百级分转向等级制,从“甄别”走向“发展”,做到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式民主化,评价机会多次化,评价内容合理化,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学校的社会地位的提高。

作者简介:

常海(1964— ),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基金项目】2014年度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转型背景下教师专业自觉性的研究与实践——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项目批准号:UPRP20140884.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

猜你喜欢

两难考试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两难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两难的选择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沣芝转型记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煤价上下两难四季度或维持窄幅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