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语文工具的使用能力

2015-05-30李惠娟

江苏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李惠娟

【关键词】语文工具;使用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7-0065-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工具的使用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它具体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更好地体现语文课在母语学习中的价值,我认为应致力于重建真正以“用”为主线、以说写为主要内容的语文课堂。

一、教师应潜心教学设计

语文学科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重在学习教材“怎么说”,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潜心教学设计,不仅要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还要关注教材为什么要用这些词句、这种语气来表情达意。如:苏教版六上《牛郎织女》一文,可以尝试进行以下的教学设计:我们读到的《牛郎织女》是以第三者讲述的形式来写的,请你选择牛郎、织女、王母娘娘等其中一个角色,来重新写写这个故事。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角色转换,将原本独立于教材内容之外的学生顺利带入课文情境之中,并运用自己已有的语文能力来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用心去寻找教材中可以进行语言文字实践训练的突破点进行教学设计,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学语文的激情,落实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二、教师应重视语文活动

要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我们还可以通过设计实践性的语文活动来达成。例如高年级的习作训练中有“学会写说明性文章”的要求,要真正落实“以运用语言文字为主线”这一理念,可以设计一个“怎样写好说明文”的语文活动,活动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1.调查访问,探寻说明之物。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和调查。比如老年人对一些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有需求,但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往往是一本厚厚的、专业性较强的小册子,适用性不强,教师可以此作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写作。如果把这个来自生活实践的问题作为说明文的选材,学生会把写作文作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从而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学习范例,追求说明之法。

基于这样一个来自生活的任务驱动,我们可从生活中寻找优秀的说明范例。比如“苹果”手机说明书,我们可以把这份来自生活的实用“教材”提供给学生,让他们找出说明书中值得借鉴的部分,并着手来写家电使用说明书。

3.回归生活,验证说明之效。

说明书写好了,但它的审核者不是老师,而是需要它的老年人。让学生把自己写好的家电使用说明书给家中或身边的老年人看,以验证他们所写的说明书是否表达清晰,是否直观可行,并根据老年人提出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总之,只有真正落实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理念,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把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行动者,我们才能在语文课堂上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工具的使用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