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言意兼得的阅读教学

2015-05-30张干

江苏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融合

张干

【关键词】】言意兼得;阅读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3-0057-02

在全国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崔峦老师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那么,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后,我们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我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追求言意兼得的语文教学,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融合。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苏教版四下的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为了取得言意兼得的效果,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我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品读词句,感悟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拓展阅读,了解宋庆龄,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迁移运用,会用“无论……总是……”“只要……就……”这样的句式说话;领悟方法,初步了解对比和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针对教学目标,我进行了如下教学。

一、在品读感悟中融合

课文第4自然段重点写了樟树蓬蓬勃勃的外形美。文中写樟树的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常青都是在表现樟树“蓬蓬勃勃”的特点,凸显樟树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片段一:品读感悟

1.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划出描写樟树特点的词句,试着写下自己的体会。

2.交流、品读、感悟。

师:你觉得文中哪个词最能体现樟树的生长特点?

(板书:蓬蓬勃勃)

师: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的描写体现樟树的蓬蓬勃勃?

生:枝干、叶子和它的四季常青。

师:不错,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让我们从这几个方面来感受一下樟树旺盛的生命力。

师:谁来把你对樟树枝干的感觉读出来?

(学生朗读)

师:听着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樟树粗壮的枝干。请男生齐读这句,读出樟树旺盛的生命力。

(教师出示“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一句)

师:这句话是写樟树的哪一部分?(答案:叶子)谁来读这句话?把你的感觉读出来。

(学生朗读)

师:听着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樟树叶子的绿。绿色象征着生命,一个“绿”字写出了生机勃勃的樟树,一个“亮”字散发着生命的光泽。请女生再一起来读这句话。

师:樟树的蓬蓬勃勃是暂时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不是的,因为书上说的是“四季常青”。

师:同学们,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樟树要经历多少磨难呀!请用“无论……总是……”的句式来说一说。

…………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樟树蓬蓬勃勃的特点?我通过问题“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的描写体现樟树的蓬蓬勃勃?”将学生引向描写樟树枝干、叶子、四季常青的词句,通过“无论……总是……”的句式,将学生带入樟树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的生活场景,感受它所经历的磨难,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它旺盛的生命力。这样,通过建构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的时空,通过品读与评价,学生在“言”与“意”的融合转换中,逐步领悟到樟树蓬蓬勃勃的特点。

二、在诵读积累中融合

在“走近樟树”这一板块的教学即将结束时,我设置了诵读积累环节。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谋篇布局,都极具典型性。作者从描写樟树蓬蓬勃勃的外形美,到描写其香气永存、永久拒虫的内在美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片段二:诵读积累

师:课文学到这,不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出示:这两棵樟树不仅(蓬蓬勃勃),而且(永久保持拒虫的香气)。

师:这么美的樟树我们真应该留在自己的记忆中,你们有什么背诵的好办法吗?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师:第4自然段先写了枝干,接着写了枝叶,最后写了四季常青的特点。其实只要我们理清文章的脉络,也就找到了背诵的小窍门。

师:第5自然段除了写樟树外,还写了石榴树,你觉得写石榴树有什么作用?(对比,突出樟树的可贵之处。)下面,我们一起对比着读一读。男生读石榴树的相关语句,女生读樟树的相关语句。

在这个片段中,我试图通过“在脑海里留住美丽的樟树”的方式引导学生积累语段,抓住寻找“背诵小窍门”的契机,帮助学生理清了作者写樟树的顺序,初步了解了对比的写法及作用。这样既能让学生领悟写作方法,又能有效指导学生背诵,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将诵读积累、审美鉴赏和写作指导有机融合在一起,起到了言意兼得的效果,较好地达成了教学预设的目标。

三、在迁移运用中融合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当前的语文教学,可以说是重“理解”,轻“运用”。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运用”的缺乏导致了语文教学的“费时低效”。在教学本课的时候,我试图将“理解”和“运用”融合起来,让学生在迁移运用中做到言意兼得。

教学片段三:重组文本

师:作者在瞻仰宋庆龄故居后,怀着崇敬之情写了这篇文章,以此来纪念宋庆龄女士,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纪念宋奶奶呢?

生:朗诵、讲故事、出小报等。

师:老师有个好主意,让我们小组合作,选择完成一首小诗。

(一)樟树赞

枝干粗壮伸四方,

树叶(稠密绿发亮)。

(四季常青)蓬勃树,

(万古流芳拒害虫)。

(二)永远的宋庆龄

站在樟树前,

往事涌上心头。

您像樟树一样

(蓬蓬勃勃),

(永葆旺盛的革命斗志),

您像樟树一样

(万古流芳),

(让反动派的臭虫闻风丧胆)。

歌德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教师应当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大量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语文修养。通过《樟树赞》的创作,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重组、加工,把课文中的句式表达迁移到新的语言运用情境中,从而在心中根植起樟树蓬蓬勃勃、万古流芳的形象,起到以“言”化“意”的效果。创作小诗《永远的宋庆龄》的初衷是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感悟她和樟树的相似之处,让学生意识到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我们读懂了樟树,也就读懂了宋庆龄,更明白了作者借物喻人的深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言”表“意”,以自己的方式纪念宋庆龄,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言意兼得”是一种教学理念,它打破了一味追寻“意”的解读方式,构筑起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的新解读方式。“言意兼得”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寻找言意兼得的落脚点,设计言意兼得的路线图,展开言意兼得的阅读场,让学生在课堂上得知文本内容涵义,得见文本形式秘密。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