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名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

2015-05-30周天红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纳溪区外派选派

周天红

今年以来,泸州市纳溪区以实施“百名干部选派挂职计划”为载体,从各行各业精挑细选100名干部人才上派下挂,全力打造“人才引擎”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加快“产业基地、秀美纳溪”的建设步伐。

原岗全脱产,安心锻炼

“此次干部人才选派挂职是近年来纳溪区规模最大的一次。纳溪区除坚持开展日常的干部挂职到信访维稳、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重点岗位外,集中选派了66名干部人才挂职锻炼。其中,外派市级部门和沿海发达地区13人,区内上挂下派53人,全部是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人才。”纳溪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道。

今年,纳溪区专门出台的《年轻干部人才挂职管理办法》规定,干部人才挂职锻炼期间,不再履行原单位的工作职责,但其身份、级别、待遇按编制关系保持不变,实行“原单位工作全脱产”,让干部人才能在挂职岗位安心工作、用心锻炼。

纳溪区委明确给挂职干部人才定目标、明职责、讲纪律。据了解,到镇村挂职的干部人才主要是协助基层开展工作,宣传政策法律,带去资金、技术和项目,培养服务基层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上挂区级部门重点岗位的干部人才主要是熟悉机关办事流程、培养依法行政意识、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外派挂职学习的干部人才主要是拓展思维、开阔眼界、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带回经济技术信息。

缺额选派,需求对接

段学渊是纳溪区畜牧局的一名年轻干部,区上充分考虑到个人的专业特长和所要挂职村的产业发展特点,把他下派到主要产业为茶叶和林下鸡的护国镇梅岭村任党支部副书记。

段学渊说:“基层是个锻炼自己的大舞台,同时群众也渴望通过我们学到新技术。能把学到的农业技术直接应用到基层并服务群众,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

纳溪区在挂职干部人才的选派中,坚持实行“缺额选派制”,通过广泛调查、认真摸底,找准紧缺人员和紧缺岗位,有针对性地选派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培养,实现了需求对接。一方面重点针对区委实施的化工、酒业、竹纸、物流“四大产业”和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项目等重点工作中急需的人才和紧缺岗位,从基层一线选派一批熟悉专业、懂技术、会管理的干部到“紧缺岗位”挂职锻炼,同时从“紧缺岗位”选派一批干部上挂和外派学习。

另一方面,纳溪区重点针对重点项目实施地、边远地等镇村,在解决社会管理、重点项目实施、经济发展、班子建设等方面问题时出现干部紧缺的实际方面,从区级机关选派一大批干部充实到“紧缺岗位”挂职培养,协助工作,丰富基层工作经验。通过推行“缺额选派制”,派出单位和挂职单位“双方点菜”,实现了需求对接。

中途“召回”,优胜劣汰

纳溪区城管局干部李长江挂职白节镇团结村党支部副书记,在充分了解村里的情况后,他心里有了底。

“区上对这次干部人才挂职考核管理相当严格,必须要全力以赴。虽然团结村地处偏远,但村里有茶叶基地和新农村建设项目,只要发挥好自己在规划设计方面的特长,肯吃苦,我相信一定能把工作干好。”李长江说。

纳溪区委明确规定,干部人才挂职锻炼时间分别为外派挂职学习3-6个月,区内挂职锻炼1年。区上出台了《干部人才挂职考核管理办法》,严格考评考核,突出实绩评估,建立完善定期汇报、定期述职、定期考核等一系列制度,对考核不合格、实绩不突出、群众意见大的,实行“中途召回制”,及时从挂职单位“召回”。

区委要求挂职干部人才弄明白“三个问题”,即参加挂职为什么、挂职期间做什么、挂职结束留什么?为此,区上和挂职干部人才派驻单位分别建立“挂职干部人才实绩档案”,推行绩效管理和目标考核。对挂职干部人才在思想上、作风上、学习上、工作上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实行“告诫制”及时提醒、及时谈心谈话,帮助改进。对纪律松弛、作风涣散、工作不在状态的,除实行及时“召回”外,还会及时将其清理出后备干部队伍。对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用铁的纪律保证“百名干部人才选派挂职计划”取得实效,提升全区干部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猜你喜欢

纳溪区外派选派
贵州毕节精准选派科技特派员
划分六类重点乡村 因村选派第一书记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巧解企业外派人员个税难题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
泸州市纳溪区:冬日“三下乡”文明进村庄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纳溪区廉政文化“盛宴”送到村(社区)
中小企业外派营销人员的培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