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教育,新时代,新思维

2015-05-30扈桂芬

亚太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同学课堂

扈桂芬

现在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并且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环境。所以,社会的变革下,我们不能一直固守原来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教育上的突破和适应也是必须不断地进行和尝试的。所以,在新时代的教育中,我一直提倡和践行“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希望发挥出无限的可能性,激发出每个学生的潜能。教育的根本在于引导,每个人都对于未知的有趣的东西感到新奇,想去探索和发现,而生本教育希望在教育的过程中顺应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人具有发展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依靠、信任学生,是实现教育成功地灵丹妙药。

对于生本教育的具体实施,我的教学实践中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转变教师角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生本教育中,教师要更新观念,即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尽快转变老师的角色,要让老师从知识的垄断者、传授者释放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在教学中,贯彻“教是为了不教”、善教者少教甚至不教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总想让学生跟着自己走,而应给他们学习尽可能多的自主,就会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境界,学生的学习天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就会收到我们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在生本教育中,教师应贯彻一个原则,即只要有可能让学生自学,教师就可以不教;学生表面上不能自学的,教师也要创造条件,转变方式让学生自己学。教师要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倡导学生的探索精神,变“死学”为“活学”;要教出“活孩子”而不是“死孩子”。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变“难学”为“易学”,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本领,解开学生的心灵之惑,让受教育者乐呵呵地坐在教室里,高高兴兴地过日子。

二、课前探究给予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的权利

生本教育一直倡导通过恰当的引导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探索答案,自己去掌握知识,所以每当课后我都会留一些与下节课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与下节课的知识有关联但是却并不是从书本上照搬过来的东西,而是取材于日常的生活。这样的问题不仅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容易被学生被接受而不会像古板的公式一样被学生们所抵制,这样就引发了他们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生活中的小问题带来科学与知识,更使得同学们认识到在生活中认真观察的重要性,认识到高深的科学其实是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他们才可能像牛顿一样不仅仅看到掉落在地上的苹果,而是去思索其中的原因。这样的方式下,同学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才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和锻炼。

在课堂的开始时候,我并不是直接开始进行课程的讲授和对课前问题的解答,而是把一部分的任务交到了学生们的手中。班里的全部同学被我分为了几个小组,这个小组里有成绩比较优秀的,也有暂时还不是很理想的同学。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我让同学们按照小组进行课前问题的讨论,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疑惑进行小组讨论之后每个小组会推举出一个理解的最为正确和深刻的同学代表自己的小组进行简短的发言。在各个小组都简单的叙述后,我再进行一些总结和评价,进行课程知识的讲解。事实上,这样的讲解是比较迅速的,因为在同学们的讨论中基本都会有正确想法,所以我只需要把一些被同学们忽略的点再讲解一下,将重要的知识点再强调一下,将同学们的发言中有问题的地方进行评价改正,就基本上完成了课程主要内容。

有一次课上,成绩不是很理想的一个同学在讨论中的想法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感觉特别高兴,整节课都全神贯注的听讲和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这就是小组讨论的优点: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可能并且都可能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赞同。另一方面,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在讨论交流甚至争辩中触及和理解知识的精髓,使得同学们真正能掌握合作学习的能力,而在现在这样一个学科纷杂的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无法脱离他人存在,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是一个人身处社会做出成就所必备的能力。

三、以鼓励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每个学生都希望受到老师的表扬而不愿意被批评或者无视。在生本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学生,而应该多鼓励,所赞扬,多欣赏。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受到了老师的关注,因而努力思考、努力学习。

1.批改同学们的作业时,我经常会画一个笑脸表达自己的赞扬,或者写上一句话,比如:你的做法让老师耳目一新啊!或者:你的总结点出了知识的精髓,你学的很透彻啊!

2.在课堂上同学们发言的时候,我也会赞扬好方法和同学勇敢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这样鼓励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是却让同学在全班的同学前赶到光荣和自豪,因此激发出他的学习热情。

3.分数评价。每个同学每周都会有一个分数值。分数的获得来自于同学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上,来自于对待课程任务的认真细致上。比如课堂上勇敢的回答问题就会获得1分,如果回答的非常好就又可以获得2分;作业认真的完成就可以获得5分,如果在作业上写上自己对于知识的总结或者认识更会酌情给予很多分数。这样不断地积累,在每周的最后对于得到分数前三名的同学,就会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上台领取我准备的小奖励。

通过生本教育在教学中的实践,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而且开始学会独立的思考,自己去探索问题的答案,自己去研究不懂的知识。生本教育中的我们点起了同学们的激情和思维,让祖国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让民族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让中华大地的希望真正变成坚强的臂膀!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同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