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窗,无人机快递到了!

2015-05-28李萌柏

初中生学习·高 2015年4期
关键词:亚马逊

李萌柏

万里无云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群黑色的小点,随着它们的快速接近,黑点慢慢扩大,隐约中,似乎能够听到远处传来的阵阵螺旋桨转动的轰鸣声。近了近了,天啊!那竟然是一组无人机群!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第三次世界大战要爆发了?

别担心,别害怕。那些飞过来的东西的确是无人机,但是它们不是来投掷炸弹的,而是来送货的!你没听错,它们就是肩负着送货使命的“无人机快递员”。

从战场到商场

很多人可能一时间有点反应不过来,无人机难道不是一种属于军事领域的特殊飞行器吗?比如由美国通用原子公司研制的“捕食者号”无人机,就为美军作战时侦察地形与搜集情报提供了巨大帮助。但是和普通的军用及民用飞机不同,无人机的造价则要低廉得多,可以说是飞行器领域中“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机型了。正是这种价格优势,给无人机进入民用领域提供了便利条件。

最早产生将无人机用于物流环节的想法,并将之付诸实践者,正是鼎鼎大名的美国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

2013年底,亚马逊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先生大方地在电视节目中表示,公司秘密研发出了一种小型旋翼无人机,能够在客户订货之后的30分钟内实现送货上门服务,他们还给这项物流系统取了个很谦虚的名字,叫“亚马逊初级空运”,这让人忍不住去想,如果这技术升级成中级或高级,是不是网购能够实现即拍即到呢?

当然,即拍即到肯定不太现实,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初级空运也有着一些限制。经测试,现阶段亚马逊公司的这项服务可以使仓库半径16千米范围内的客户,在购买低于2.27公斤的商品时享受无人机半小时内送货上门的服务,幸运的是,符合这些要求的商品占了当下亚马逊总包裹量的86%。

有趣的是,就在亚马逊公司觉得自己是业界中最具前瞻性的先驱者,并为自己那“独一份”的无人机自豪不已的时候,在世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正有人做着和亚马逊同样的事情。比如在大洋彼岸的欧洲,一个给人以“严肃、古板”印象的国家,也有人发现了无人机快递的美好前景。著名的德国邮政敦豪集团(DHL)紧跟着亚马逊的步伐,完成了自己的无人机投递测试,并已开始在政府监管较松的国家和地区开展这项业务了。

而如果亚马逊时刻关注着远在亚洲的朋友,它就会知道,早在2013年9月,中国的顺丰快递公司就成功测试了无人机快递业务,并进入了试运营阶段。这或许会让一直走在科技时尚前端的美国人感到大吃一惊吧!

不管怎样,世界各地都已经开始有一些企业注意到无人机快递的无限前景了,暂且不提这些民营企业如何说服政府给其颁布运营许可证,我们先设想一下,如果无人机快递得到了普及,我们的世界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满天都是无人机

随着网络购物的发展和兴盛,现代物流也随之崛起。十多年前,大多数人心中还没有物流这个概念,想要邮寄点物品,只能自己拿到邮局去寄送,不但寄件慢、价格贵,还要担心物品在邮寄过程中遗失。而今天,我们坐在家中,随意拨打一家快递公司的电话,就会有快递员在短时间内亲自上门取件,我们所须要做的只是填写单据、交钱,就可以坐等对方收到快递的消息了,更幸福的是,我们还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查询订单的进程,快递到了哪里,一目了然,完全不必为不知道快递的情况而瞎担心了。

但是,现代快递仍然是集中送货,有着等待集合、集中装箱、集中分拣、按地区派送等流程,这大大增加了快递所需要的时间,而无人机快递却会根本性地改变这种局面。无人机快递有点儿类似肯德基等快餐企业的送餐服务,它是专人专机送货,这样才能保证30分钟内货物送达。而30分钟这个时限,足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过去,大家在超市购物时总爱多囤些东西放在家中,省得跑来跑去麻烦得很,冰箱也总是塞得满满的。有了无人机快递,储藏室和冰箱算是得到解脱了。人们在手机上轻点几下,就可以在家中坐等商品送来,过去由于保鲜问题不能网购的食材,现在完全可以在准备做饭前半小时预定,每天换着花样,量也不用多,够一顿吃就好,既丰富了餐桌,又避免了浪费,真是一举多得,不过这也可能催生更多足不出户的“宅男宅女”吧。

这仅仅是快捷网购幸福的开始。和快递员不同,无人机搭载着定位系统,完全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网络终端设备的移动信号来确认收获人的位置。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快递上门时,我们刚好出去聚餐或是到别人家串门了。只要你带着手机,无人机就能准确地将货物送到你的手上,哪怕你在晨练的公园想买一瓶饮料,或是在车站突然低血糖需要巧克力,都可以下单后等待无人机送货。

如果这些都无法打动你的心,那么当有人告诉你,无人机能对房价产生影响,你信不信呢?

过去,市中心的房价要远远高于偏远郊区的房价,那是因为市中心各种设施齐全,想去哪里、想买什么都方便。但是有了无人机,住在哪里都差不多了,何况郊区的空气还新鲜,谁还愿意花大价钱在市中心买房呢?这样一来,那些原本的“黄金楼盘”,或许只能跳楼大甩卖了。

当然,无人机也可以“出租”给各种小型企业的企业主使用,给客户送文件、送礼品、送产品,又快捷又有面子。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无人机的地方太多了,在未来抬头望去,原本我们头顶蓝色的天空,将交错纵横着无数肩负着使命的无人机,呈现出“满天尽飞无人机”的壮观景象。这怎么好像有点不太妙呢?

无人机撞了怎么办?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飞机的地方就有事故。满天的无人机都在差不多的高度飞行,难免出现撞机事故,就算没有撞机,撞到大树小鸟、花花草草,也是不好的。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从现在的情况我们就已经发现,研制无人机的公司不只一家,未来如此大的市场也不可能由一家物流公司或网络贸易公司垄断,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不同的无人机控制者将无法掌握所有无人机的动向,如果两架无人机刚好在空中来个面对面,那该如何是好?

更糟糕的是,无人机要靠导航系统工作,但导航系统的更新也不是万无一失的,用过汽车导航的车主应该深有体会,导航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根本不好用。有时,这里施工竖起一根柱子,那里施工挡了一块钢板,这些短期变化在导航地图中不会显示,如果无人机一味遵循地图信息飞行,很有可能要倒大霉了。

如果发生了飞机相撞,或者撞树撞墙的事情倒还好,如果无人机撞了人该怎么办?凭它每小时100多千米的飞行速度,要真撞一下,很可能会出人命。有人会说,无人机是在50米左右的高空飞行的,怎么会撞人?想想那些在几千米高空飞行的客机吧,它们失事降落的时候,还有可能撞上建筑砸死人(请联想美国9.11事件),无人机怎么就不可能呢?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无人机撞人很难进行追责,制造商可以说是导航的问题、导航可以说是操纵人员的问题、操纵人员说是公司给的资料错了、公司说资料是在网上的卫星图搜集的……一来二去,到底谁该负责真的很难搞清楚。

事实上,如果不能从法律上制定一套完整的规则,即使政府审批通过了无人机快递项目,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隐患,很难让无人机快递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因此,趁现在无人机快递业务还没有真的火起来,赶快着手设计无人机法案,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亚马逊
85亿美元,亚马逊收购米高梅划算否?
大小朋友们都想解解压一系列按压式解压玩具冲上亚马逊热卖榜
亚马逊雨林在燃烧
亚马逊卖的最好的100款玩具
肾上腺素飙升:亚马逊的数字广告宏图
安全漏洞太大亚马逊、沃尔玛和Target紧急下架这种玩具
节俭又“浪费”的亚马逊
亚马逊密林的黄金城之谜
亚马逊推荐:TOP 25热销玩具清单
亚马逊将于12月18日关闭团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