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球毁灭大猜想之一:木星过山车

2015-05-27

红领巾·探索 2015年5期
关键词:氦气岩质木星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无数新的恒星诞生,也有无数的恒星死亡。而伴随着这些恒星走向灭亡的,还有它们周边的行星以及行星上的生命。

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太阳,已经存在了50亿年。根据天文学家计算,太阳还能继续存在50亿年。那么,我们人类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地在地球这颗行星上再生活50亿年呢?

这恐怕不一定!

即使不考虑那些破坏环境的人类活动,在茫茫的宇宙空间中,也埋伏着一些“超级杀手”。

我们要说的第一个超级杀手,就是太阳系里的木星。

木星是太阳系里个头最大的行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 316倍。我们的地球有坚硬的岩石和地壳,所以被称为岩质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也是岩质行星)。木星则不同,除了核心部位有一个很小的固体核以外,其他部分全部由氢气和氦气组成,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气体行星。它和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一起,被统称为类木行星。和岩质行星相比,类木行星普遍个头大、密度小,可以说,个个都是“虚胖子”!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太阳系里的行星商量好似的排列着,先是四颗小个子岩质行星,然后是四颗大块头类木行星,小个儿在前,大个儿在后。

其实,组织行星“排队”的正是我们常说的万有引力。

让我们回到50亿年前,太阳还没有诞生的时候。那时,太阳系所在的宇宙空间被一片星云所占据,星云的主要成分是氢气和氦气,还有少量的岩石和金属。某一天,星云开始收缩,太阳逐渐形成。

太阳的引力十分巨大,会将周边的物质吸到自己的身体里。和岩石、金属相比,氢气和氦气由于质量比较小,更容易被太阳所吸引,所以,在临近太阳的区域,所有的氢气和氦气都被太阳席卷一空。而在这个区域形成的行星,只能聚集起岩石和金属材料,从而形成岩质行星。在距离太阳比较远的区域,除了岩石和金属以外,还能保留大量的氢气和氦气,于是就形成了类木行星。

一直以来,天文学家们相信,在太阳系外,其他行星也是这样有序地排队。然而,1995年发现的一颗太阳系外的行星,却让天文学家们大跌眼镜。

这颗行星被命名为“飞马座51b”(也被称为“柏勒洛丰”) ,是一颗类木行星。它围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飞马座51运动。由于飞马座51b的表面温度很高,达到了1 000多摄氏度,于是,天文学家们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热木星。

近年来,天文学家们发现,有热木星的星系,不会出现有序的行星排队现象,相反,可能还会出现星系灾难。而始作俑者往往就是热木星。

和我们的木星一样,热木星原本也形成于距离其母星比较遥远的区域。但在其漫长的形成和演化的过程中,它的轨道会慢慢发生变化。一开始,轨道变化的影响并不大,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木星的轨道越来越靠近它的母星,受到的引力也越来越大。在热木星“热情”地奔向母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其他行星,比如像火星、地球这样的岩质行星。而热木星的光临,对这些岩质行星来讲,绝对是一场灾难!

如果两颗星见面时,它们离得很近,热木星就会毫不留情地露出它的“獠牙”,迅速地“打包”岩质行星并且将其吞进肚子。

如果两颗星没有离那么近,质量巨大的热木星就会利用自己强大的引力,改变岩质行星的轨道。这个时候,岩质行星就会像坐上了过山车一样被抛离自己的母星。它虽然逃过了粉身碎骨的命运,却从此在宇宙中孤独漂泊。实际上,通过望远镜,天文学家们已经发现了10多颗这样的“流浪行星”。

我们的太阳系从诞生之初到现在已经过去50亿年。很幸运的是,我们的木星并没有演变成热木星,直到现在,它还在扮演着地球保护神的角色。然而,也许会有那么一天,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木星的轨道会发生微小的改变;也许这种改变已经发生,只不过我们还未观测到。

当有一天,木星真的变成了热木星,呼啸着向地球飞来的时候,地球及地球上的我们将面临灭顶之灾!让我们共同祈祷,这一天不要到来!

猜你喜欢

氦气岩质木星
飞向木星
五彩斑斓的木星
神奇的氦气
跟气球上天
基于数值分析法的岩质边坡开挖应力状态分析
高陡岩质边坡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思路构架
坦桑尼亚发现巨型氦气矿
基于Ansys的岩质滑坡滑动过程热分析
木星
大力士“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