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下管汇设计验证衡准及关键技术

2015-05-27中国船级社杨清峡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琚选择中国石油大学李育房

中国船检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气压性能测试

中国船级社 万 波 杨清峡 王 泓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琚选择 中国石油大学 李育房

海洋石油工程特别是深水作业平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从外观上能看到的巨大的外壳、复杂的甲板机械设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水下生产系统。其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可靠性要求高,是深水开发方案中非常重要的系统,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

水下管汇是一种由金属制造的大型设备,主要由管道和阀门组成,其技术十分复杂。深水管汇可以将不同井口产出的油气输送到一条单独的管线中,也可对不同的井口进行注水、注气和注化学药剂等工作。

目前,ISO13628-15标准是专门针对水下连接系统的标准,一般来说,ISO13628-1以及其等效标准API17A和GB/T21412.1中对水下设备的一般要求都要考虑,尤其是安装、实验与拆除部分;同时管路的设计还应参照ASME B31.3、ASME B31.8标准;焊接采用AWS D1.1/D1.1M标准;电气及电 缆 参 照IEC60885、IEC60811、IEC60794等标准。

从主性能、主功能的实现及安全的角度,结合水下安装、测试、维护的特点,水下管汇设计验证的关键要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1)水下管汇的整体性能和功能验证;

(2)保证水下管汇的强度和密封性的设计、材料及防腐要求,以保证水下管汇的基本性能要求;

(3)水下管汇的安装工具的功能要求,包括ROV 操作介面(interface)的要求;

(4)制造过程中关键点的质量控制。

水下管汇设计验证标准

水下管汇是水下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水下管汇外,水下生产系统还主要包括:水下采油树、跨接管、脐带缆、水下终端、控制系统、海底管线以及管线终端。水下生产系统如图1所示。依据ISO13628-15水下管汇的定义如下:由管汇连接器,分支管和阀门组成的系统,用于水下油气的集输,可对不同的井口进行注水、注气和注化学药剂等工作。典型的水下管汇如图2所示。

图1 水下生产系统Fig.1 Subsea production systems

图2 水下管汇Fig.2 Subsea Manifold

水下生产系统设计验证相关标准较为全面的是API6A、API 17系 列 标 准、ISO13628系 列 标准和NORSK标准,国内采用了ISO13628系列标准而制定了GB/T 21412系列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水下生产系统总体要求标准,如API17A、ISO13628-1和GB/T21412.1标准;另一部分是水下生产系统各个部分的标准。

水下管汇是水下生产系统中的一部分,是与其他设备共同完成采油、注入等生产任务的。所以,水下管汇设计验证,可参考的标准除了管汇的专业标准ISO13628-15外,还应结合水下生产系统中的其他标准,如ROV操作介面要求,水下接头等相关标准。可参考的标准主要如表1所示。

表1 水下管汇设计验证参考标准Table 1 Reference standard for design veri fi cation of subsea manifold

性能验证实验(PVT)

性能验证实验一般应验证水下管汇在额定的压力、温度和材料级别相适应的试验流体中的条件下,其性能符合设计及其适用规范、标准的要求,包括承载能力、操作力或操作扭矩的验证 。

ISO13628-15标准中没有给出水下管汇的性能验证实验程序,其性能验证实验可参照API 6A附 录F、ISO13628-4 5.1.7、ISO10423附录F[12]及等效的国标GB/T21412.4 5.1.7[13]、GB/T 22513-2008附录E[14]。通过对比分析,并结合水下管汇的特点总结出水下管汇性能验证试验(PVT)主要包括管汇本体在室温下的静水压力试验、室温下的气压试验、阀的性能鉴定试验、操作性能试验等。

1. 静水压实验和气压实验

接受准则:

1) 室温下的静水压试验:

室温下的静水压试验,在规定的试验保压期间无可见泄漏,应予验收。保压期间压力测量装置上观测到的压力变化,应小于试验压力的5%或3.45MPa(500psi),择其小者。

2) 室温下的气压试验:

在性能鉴定试验前,应满足所有生产试验要求。室温下的气压试验,若无可见连续气泡,应予验收。若观测到泄漏,则在大气压下观测得到的泄漏量,在规定的保压期间应小于表API 6A附录F.1的规定。

试验压力:

参考ISO10423标准,对于水下管汇,本体静水压力试验压力最低应为额定工作压力的1.5倍;气压试验的试验压力应等于设备的额定工作压力。

2. 静水压力循环试验

接受准则:

1)通过前后两次的标准静水压(或气压,如适用)试验,来检验经过静水压循环之后的承压完整性。

2)标准静水压(或气压,如适用)试验:参考静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接受准则。

试验压力:

1)静水压循环压力:额定工作压力。

2)标准静水压(或气压,如适用)试验压力:参考静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

循环次数:

对于静水压力循环试验次数,ISO13628-15标准中没有明确给出,可以参照ISO13628-4标准中水下井口和采油树的最低测试要求,见下表2。

表2 水下井口和采油树压力循环试验要求Table1 Test requirements of pressure cycling test for subsea wellhead and tree equipment

从表2可知,水下管汇压力循环试验的循环次数可定为200次。

3. 阀的性能鉴定试验

阀的性能鉴定试验包括:室温下的开启/关闭循环动态压力试验、室温下的低压阀座试验、最高/最低温度下的开启/关闭循环动态气压试验、最高/最低温度下低压阀座试验、封存流体兼容性、操作力或扭矩、压力/温度循环。

工厂验收实验(FAT)

水下管汇的功能及性能试验,一般原则是在陆上尽可能地模拟出水下所有工况过程,主要水下设备的试验大纲应进行批准。设备的单个部件及组装件,以及设备之间、设备与工具之间的接口配合,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并通过工厂验收试验(FAT)予以验证。

水下管汇的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功能测试、组件压力测试、和ROV操作介面测试。

工厂接收试验应根据ISO13628-15 6 Valid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design进行。

工厂验收试验一般涵盖以下项目:

(1)各个部件测试;

(2)可能时用真实的水下设备和工具进行组装配合和功能测试;

(3)可能时用真实的水下设备和工具进行接口检查;

(4)互换性测试;

(5)液压试验:

a)包括操作压力下的阀密封测试;

b) 确认管线准则要求;

c)持续时间可根据设计准则,如果没有规定,推荐1小时;

d) 包括密封试验和端口封闭。

根据ISO13628-15以及相关水下生产系统标准,水下管汇FAT测试工艺程序如图3所示。

系统完整性实验(SIT)

1. 一般要求

图3 水下管汇FAT测试工艺程序Fig.3 Subsea manifold FAT procedure

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在陆上模拟所有可能在海上进行的操作,并在一定的程度上验证所有永久安装于海底的相关的设备/系统。

系统完整性试验应根据ISO13628-15 6 Valid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design 6.2.3 System integration testing进行。

系统完整性试验一般包括:

(1)部件和子系统完整性试验和记录;

(2)最终功能试验和记录,包括孔测试和泄漏试验;

(3)最终的电控和液压控制接口功能试验和记录;

(4)所有连接部件和模块的方向和引导配合测试和记录;

(5)模拟实际安装、干预和产品模式操作,以确认和优化相关程序和规格书;

(6)在实际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条件包括极端恶劣条件下操作,以发现系统、工具和程序中的任何不足;

(7)在相关实际条件下进行操作,关停操作,以提供诸如响应时间之类的系统数据;

(8)安装、装配试验,以验证设备可以按程序进行装配(必要时在湿的条件下),并完成其功能;

(9) 用适合的流体和滑油装填,按规格进行清洁、防护和包装。

(10) 相关水下结构之间的连接试验:

① 利用ROV操作工具,对水下连接器的连接、锁紧及拆卸功能进行功能完整性测试;

② 测试密封圈更换功能、毂清洁功能。

(11) 修井控制系统对管汇/基盘的功能试验;

(12) 控制箱的运行和复位;

(13) 脐带缆(液压/化学注入管线和电连接)的连接试验;

(14) 管汇系统重装后的公差检查;

(15) 通球试验。

2. ROV与安装工具介入(Interface)试验

ROV功能及可接近性试验:

大型管汇的ROV操作阀门众多,所以ROV介入测试非常重要。

要求所有ROV工具应在水下管汇的ROV介面上进行测试,ROV及其机械臂与安装工具邻近结构、管路无碰撞,并能实现其预定功能。

依据技术规格书的要求进行的系统完整性试验,主要有(但不限于):

(1)ROV与管汇ROV操作面板的接口试验;同时测试阀门位置指示器能否正确指示;

(2) 管汇上收发器的下放试验;

(3) 管汇的吊装试验;

(4) 下放/安装工具接口试验;

(5)支撑与保护结构的展开与收起。

ROV停靠及可接近性试验:

(1)该测试可用与水下机器人一样尺寸的模型进行模拟试验,目的是为了检查水下机器人能在水下顺利固定在设备上;

(2)所有水下机器人固定梁的都应进行该试验。

结论

1. 水下管汇作为水下生产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体性能和功能设计验证是保证管汇性能和功能实现的必要过程,以使由于设计缺陷、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缺陷、测试不到位等导致的设备质量不达标的风险降至最低。

2. 本文依据相关标准和工程经验,从水下管汇设计验证标准、PVT、FAT、SIT四个方面给出较为详细、完整的设计验证方法,为将来标准解释和制订完善适合国产化的标准提供了技术参考。

3. CCS可提供的服务:

(1)水下生产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审查;

(2)产品的原型试验鉴定;

(3)水下生产设备、控制设备、分离设备、增压设备鉴证检验:

制造过程检验;工厂/出厂试验(FAT);延伸工厂试验(EFAT);系统完整性试验(SIT);场地接收试验(SAT);安装与回收等。

4. 客户获益:

(1)水下生产系统包括控制系统与设备符合我国主管机关(国家安监生产监督总局)的相应要求;整个水下生产系统获得CCS签发的符合证书。

(2) 水下生产设备、控制设备、分离设备、增压设备等产品获得CCS签发的“海上固定设施产品检验证书”。

(3)新产品的设计获得CCS的认可。

猜你喜欢

气压性能测试
夏季五招提高种鹅繁殖性能
一种新型多通道可扩展气压控制器设计
看不见的气压
保暖袜透湿性能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
幽默大测试
提供将近80 Gbps的带宽性能 DisplayPort 2.0正式发布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