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措施

2015-05-26赵光福

信息化建设 2015年4期
关键词:岩土工程存在问题

赵光福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与数量不断扩大,对于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岩土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工程整体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必须加强对岩土工程的重视。本文就对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加强措施,以提高岩土工程施工的质量,为工程整体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存在问题

深基坑支护施工是岩土工程主要的施工方式,根据性能不同可分为挡土、挡水和支撑三种,是施工需要根据基坑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得到了长足进步,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施工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从而形成安全隐患,增加了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加强对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问题

深基坑支护设计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重要依据,在设计中容易发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支护结构设计问题,支护结构的方式对于其性能会有直接影响,其类型有地下连接墙支护、深层搅拌桩支护、土钉墙支护以及排桩支护四种,在其设计时,需要根据基坑的深度和宽度等数据来进行,依靠的公式主要为朗肯和库伦公式,但由于此公式只适用于深度较浅或结构较为简单的深基坑中,如果深基坑深度较深、含有较多的水分且有大量的弯角时,使用此计算方法就会导致设计支护的结构出现问题,比如凝聚力改变、内摩擦角度超出规定等,从而引起使支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设计效果与实际情况脱节,在设计深基坑支护结构时,其依据的理论为极限平衡理论,在这种设计下的受力只是理论上能够达到受力安全系数,但是在实际完成的支护中,其结构系数和受力能力远远小于实际受力要求,从而增加支护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空间效应问题,深基坑坑内存着着位移现象,其特点为两边位移距离小,中间位移距离大,在深基坑边长较长的一侧,其边坡的失稳可能性就会增大,引起空间发生改变。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改变上,采用的方式是根据设计平面图进行相应调整,通过调整开挖范围来保证施工空间的充足,但此法比较适合于细长型的深基坑,如果深基坑为方形或长方形,则实用性较差。

(二)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问题

1.土方开挖结果无法满足支护施工需要

岩土工程的通常的施工顺序为先开挖土方,然后再根据设计进行深基坑的支护施工,但在这一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土方开挖结果无法满足支护施工需要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两种施工之间协调不到位而造成的。土方开挖过程相对而言在施工工艺、流程和管理上较为简单,而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流程复杂且管理困难,使得两种施工之间出现较大冲突,给两者间的协调与统一管理造成了较大干扰,实际施工中双方矛盾不断、管理混乱的问题普遍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土方开挖方不顾支护施工实际需求进行施工,导致开挖的深基坑空间无法满足支护施工作业的实际需求,给其施工造成阻碍,耽误了支护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2.深基坑边坡修理规范性问题

深基坑的开挖是由机械与人工合作完成的,通常是先划定施工区域和大体深度,使用机械完成初步施工,然后在利用人工对深基坑的边坡进行修整,使其达到支护施工的需求后进行支护。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施工人员工作态度、机械操作水平等问题的影响,使深基坑开挖的结果出现偏差;再加上施工中的管理不到位、技术交底工作不全面以及施工质量验收过程不严格等问题,使施工人员对于深基坑的标准要求了解不够,在施工中敷衍了事,导致深基坑的边坡的顺直度和平整度等与设计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增加了后期人工修整过程的难度,最终完成的挡土支护就会出现挖掘过度或欠量等问题。

二、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加强措施

(一)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理念的转变

在我国当前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中,对于支护结构设计并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与规范,根据库伦理论和郎肯理论方法得到的土压力计算值,并采取等值梁法对支护桩的承载力进行设计,这种方法得到的设计值是一种静态值,但在实际中,支护结构的受力会受到岩土实际地质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从而使计算值与实际结果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降低了其安全性。为提高支护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需要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改变传统的设计计算方法,解决结构荷载计算方法中的弊端,根据对岩土工程实际情况的持续监测信息来对设计进行不断的改进,实现全过程的动态设计。

(二)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的技术措施

1.做好岩土工程深基坑变形观测工作

岩土工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变形问题,会对深基坑的支护施工造成不利影响,必须加对这些变形的观测工作,主要观测对象包括:岩土工程周边建筑物情况、附近的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基坑边坡的变形等。通过对这些变形的监测数据的了解,能够及时发现支护设计中与实际存在的偏差,进而对设计方案做出相应调整或者按照设计要求对土方开挖参数进行修正,从而为深基坑支护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

为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有效,在观测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熟练掌握相应的观测技术操方法,对各项观测数据进行认真仔细的核对;在施工中出现与设计偏差的变形时,及时提醒施工人员,对问题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做出合理的修整和预防方案。

2. 加强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管理

根据岩土工程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支护施工方案,以对后期施工做出合理安排,避免盲目、随意施工现象的发生。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施工,在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施工地质条件等相关资料有着详细了解,以降低施工中意外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遵循深基坑开挖的相关原则,逐层逐段地进行开挖和支护,尽量避免出现不规范施工问题,有效缩短基坑开挖无支撑暴露的时间,从而提高支护施工的质量。

结语

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对于施工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此,为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控制,消除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需要从设计理念改进、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水平、施工效果监管等几个方面进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岩土工程存在问题
用新思路看沿岩土工程的发展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