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甫很忙,要值夜班

2015-05-26刘黎平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5年5期
关键词:大明宫长安城杜甫

【原文】

春宿左省

(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注释】

宿:指值夜。左省:即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同为掌机要的中央政府机构,因在殿庑之东,故称“左省”。

掖垣:门下省和中书省位于宫墙的两边,像人的两腋,故名。

临:居高临下。

九霄:在此指高耸入云的宫殿。

金钥:即金锁。指开宫门的锁钥声。

珂:马铃。

封事:臣下上书奏事,为防泄漏,用黑色袋子密封,因此得名。

【经典背后】

诗圣杜甫,在我们眼中的形象,要么在江边看黄四娘家花满蹊,要么在漏雨的简易棚子里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或者在落花时节与老友感叹流逝的青春,然而,对于杜甫当年在长安城从事行政的一面,我们却了解甚少。

对于这段按部就班的工作,杜甫是写过“微博”进行记录的,记录了他是怎样值夜班的,很有现场感,由此可以看到杜老师形象的另一面。

杜老师所属的部门叫门下省,唐朝实施三省六部制,其中三省就是尚书、中书和门下,中书省是发布命令的机构,可以拟定诏书,大家别以为圣旨是皇帝写的,其实在唐朝是中书省写的;门下省是审核诏书的地方。

门下省的办公室就在大明宫宣政殿的东边,那时候以左为东,故而门下省称为“左省”。

杜甫就在这里上班了,公元758年的一天,朝廷将要举行每月初一十五的朝会,这个叫做朔望朝参,杜拾遗头天下午就赶到了门下省值班,第二天一大早就得和文武百官去见皇帝,而且他还要拿出自己的文件,压力大着呢。

这是一个春天的黄昏,杜老师来上班的时候,见到门下省院子里,矮墙边,一簇簇花朵若隐若现,在暮色散发着清幽的花香;夕阳西下,归鸟啾啾地飞过,杜老师上班的心情不错——“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坐在办公室,写写文件,不知不觉,暮色变成了夜色,星星出来了,银河在天空中晃动,万亿星光格外垂青长安城,格外垂青大明宫,照得皇宫的千门万户都在摇曳——“星临万户动”,其实也是杜老师的心在动。这不只是一个星星之夜,也是一个月亮之夜。月亮在哪?正照射着高耸入九霄的皇宫,大明宫似乎是所有建筑物得到月光最多的——“月傍九霄多”。

有月光,有星星,有花儿,此时的长安城,一片平和气象,在经历过安禄山战乱的杜甫看来,应该是多么的不容易。

不过,景色虽美,工作压力可不小。杜老师多少有点紧张,都到半夜了,他在值班室的简易休息床上翻来覆去不能成眠,也许太激动,也许太紧张,居然出现幻听,听见宫门的钥匙在响,好像要开门早朝了;一会儿又似乎听见百官在宫门外的马铃声,其实,那是晚风在吹拂屋檐上的铃铛——“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其实,这是杜老师一次次地在心中演习第二天上早朝时的情景。

人对所期待的事情,总是会进行若干次的设想和排练的。

幻听没有了,但心情还是很激动,想着明天早上要向皇帝上奏章,是对自己才能的一个测定,今晚怎能入眠,于是又从值班室的床上爬起来,去问值班人员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这种情形在周朝也有,《诗经》里提到,三千年前的周朝官员也会屡次问:夜晚过去了吗?值班人员答:夜晚还没过去呢——“夜如何其?夜未央。”

压力不小,心情不错,看来这也是以杜老师为代表的唐朝上班族的精神状态。

(刘黎平)

猜你喜欢

大明宫长安城杜甫
小草成长记
走在大明宫
唐长安城的那些胡商
杜甫改诗
《唐大明宫图》再现盛世荣光
杜甫与五柳鱼
隋唐长安城遗址考古工作会议召开
桃核上的长安城
杜甫的维稳观
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