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与文学的并蒂莲

2015-05-26张五芳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15年5期
关键词:常州市说明文中学语文

张五芳: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常州市初中语文自育式学习张五芳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常州市“立体阅读”课程基地负责人。近十年的教育教学成果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各类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阅读树》。主持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学语文自育式学习方略的研究与运用”。现任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副校长。

陈文萃:中学一级教师,常州市教学能手,金坛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获江苏省杏坛杯青年教师语文评优课一等奖,金坛市中学语文评优课、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现任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教务副主任。

巢静艳:中学一级教师,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现任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王丽:中学一级教师,金坛市骨干教师,金坛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有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主持市级课题“新课程下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研究”。现任金坛市儒林中学办公室主任。

苏教版语文八(下)的三、四单元,为我们呈现了两类截然不同的文体:第三单元为事理说明文,第四单元为中外小说。

事理说明文,多从科学的角度,用准确而平实,或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为我们介绍、诠释、说明某一类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阅读这类说明文,一是要认清是什么、有什么;二是要弄懂为什么、怎么做。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以充分的事例,来呈现沙漠中的奇怪现象;又通过描述,来阐释奇怪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这样,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逐一揭开神秘面纱,带给人恍然大悟之感。《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作者用谦逊的笔调,以问题为引领,带我们一步步探寻声音发出的源头。在探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产生疑问:有些声音到底是怎么发出的?随着一个个谜底的揭晓,我们明白,学得越多,越感到自己知之甚少,可见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叫三声夸克》通过一个比方——“盒子里装盒子”,一步步推出构成事物的基本粒子内部的奥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问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引导,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从物质基础、物理原因、生理需要、自我保护、进化观点、人工选择这六个层面,耐心细致地揭示了花儿呈现不同颜色的各种因素。《短文两篇》中,《活板》以科学的笔调,有条不紊地介绍了活版印刷的工艺过程;《核舟记》则以文艺的笔触,带给我们“小小核舟见风神”的感觉。

第四单元的中外小说,除了《窗》以外,都是传统篇目。《孔乙己》自有其独特的魅力,那就是在亦庄亦谐的氛围中,塑造了一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窃书不算偷书”的迂腐形象。从孔乙己的衣着、喝酒姿态、蘸酒写字、几乎不拖欠酒资却终于还是赊了账等角度,展现了一个“半吊子”的形象。《范进中举》则以形象的场面描写,和盘托出一个被封建科举制度深深毒害的读书人由痴迷到癫狂的全过程。阅读这两篇小说,可以将社会背景、环境点染、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加以对比。《变色龙》一文,通篇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让奥楚蔑洛夫这一沙皇的走狗,在狗主人的几次变化中,上演自己的人生剧目。《口技》仅仅围绕着一个“善”字,牵一发而动全身,情节完整,过程曲折。其结构开阖自如,起落分明,完整而严谨。行文善于随声赋形,因物敷采,语言简练而又细腻,形象而又传神,形成自然、清新、感人的格调。《窗》作为一篇现代小说,通过对同病房的两位重症病人的描写,表现了美丑、真假、善恶两种不同的心灵状态。我们可以尝试用为近窗者、远窗者拟名的方式,来解读他们或开放或阴暗,或丰厚或单薄的灵魂内核。

五篇小说,出自不同的作家、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都采用了相同的手法——讽刺,来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对孔乙己这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的定位,对胡屠户前倨后恭的嘴脸的描摹,对奥楚蔑洛夫穿脱大衣的拿捏,对远窗者看到一堵空墙的无语设置,无不借助于讽刺笔法,或汪洋恣肆,或小步轻迈,令人欲笑不能,欲哭无泪。这就是讽刺的艺术效果,常常能带来震撼心魂的力量。

综观两个单元,说明文的科学说理中不乏温情的诉说:有着“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的谦逊,有着“叫三声夸克”的诗情,也有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画意。科学之中,蕴藏着文学因素。文学性的小说不是纯粹的虚构,精细的描绘中深藏着作者的洞察力,有时一针见血,有时针砭时弊,有时反观自己,在文学之中深蕴着科学的因子。结合两个单元的十篇文章,我们发现,尽管有的文章揭示的是科学界的共同规律,有的文章展现的是文学的个性,但所有文章又是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科学说明文吸纳了文学笔触,文学小说引入了科学因素,最终开成并蒂莲花,可观可赏可品。

猜你喜欢

常州市说明文中学语文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说明文阅读专练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