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路径刍论

2015-05-22陈开梅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双师双师型师资

陈开梅

(广东女子学院 思政部,广州 511450)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推进,经济领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计划经济正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知识经济正在取代传统经济,社会生产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企业对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产生了空前强烈的要求。另外,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使较薄弱的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的师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广东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缺乏成为制约职教发展的“瓶颈”。

什么是“双师型”教师呢?“双师型”教师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拥有高等学校讲师及以上职称,并取得相应的行业中级以上专业职称或行业特许的职业资格,经常性地参与专业实践活动并取得良好业绩的专业教师。从内涵上讲,“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教师的基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双师型”教师又是教师中的特殊部分,必须有特殊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即一要类似文化课教师那样,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二要类似工程技术人员那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2012年,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省教育厅等联合制定了《广东省“强师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规定,到2016年,全省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要达到80%。而现实的情况是,广东省“双师型”教师比例远远低于实际的需求。高职院校迅猛发展的本质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对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但广东职业学院具备高技术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所占比重不足。

据统计,2012年,广东省高职院校共80所,占全省普通高校总数的57.97%;招生26.55万人,占全省普通本专科招生数的51.97%。这意味着我省高职院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已超过全省高等教育的半数。然而,广东省高职院校教师中“双师型”专职教师占65.2%,其中毕业后直接任教及由其他高校调入的占总数的82.1%,而有企事业工作经历的占15.6%;教师队伍中具备高级技术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占的比例不足16%,显然离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评估的“双师型”优秀等级要求“占专任教师80%以上”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财政投入不足,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人少,培训基地严重不足;有企业背景的高技能人才匮乏,队伍不稳定;片面注重学历和学术水平,轻视实践能力;专业课教师缺乏行业背景,缺乏企业工程实践的经验;企业的参与能力与国际交往能力不够等等。许多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实训能力、现场教学能力都处于弱势,与社会上需要的既有渊博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还有很大差距,不能满足该省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努力培养高职“双师型”教师便成为当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拟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广东省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路径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确定培养方向

高职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完全取决于其能否培养出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与技能型的高等职业技术专门人才。从这个目标出发,对于大量已经达到大学学历的高职教师来说,培养的方向应该着眼于提升他们的执教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种能力的培养上。

1.技术能力。教师专业技术能力至关重要,它包含了使教师对所教专业科目内的高新技术知识和本专业领域内的某些传统及高新设备的维护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否则,教师就不能及时跟进科技的进步,就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其在课堂上的执教,就犹如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能力。传统的单一教学手段已被打破,多种媒体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验实习教学的效果,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要不断增添大量新技术的信息,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方法。

二、实施“帮教工程”

笔者调查表明,广东省高职院校82.1%的教师是从普通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有的院校甚至高达96%。而校内传、帮、带则是快速培养年轻教师的一条最有效的传统的方法,它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有针对性地安排高职称的名师在教学、实训,以及科研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因为目前刚从事教育工作的年轻教师,都有着这样的一个特点:理论知识较强,但实际应用较少,动手实践能力较弱,经验较少。就算是已经有一定从教年限的专业理论课或实习指导教师,理论与实践往往相脱节,如果由其独立担任教学工作,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无助于他们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认真选择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都较丰富的骨干教师作为导师,让年轻教师或只有单方面教学经验的教师以学徒的形式跟着导师学习,为以后的独立教学工作打下基础,积累教学经验。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

学校要设法让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进行牵线搭桥,可以利用各种关系和方式,如争取在企业的校友支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支持、签订企校培训合作协议等方式,为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提供机会。尤其要根据本校师资力量的实际情况,选派一批学历合格、理论基础扎实、有操作基本功的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定岗学习,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补充反映,以提高业务实践能力,让他们成为本校“双师型”人才的领头人和生力军,为我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必要的储备。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其他教师在职进修并获取各种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或者通过参加校内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方式来提高综合素养。这对于目前我省高职教育的实际来讲,无疑是最具可行性和实效性的。

四、引进与培训相结合

目前广东省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难题是:企业的高技能人才进不来,学校需要到生产一线和在职培训的教师出不去。因为企业大都不愿意“放走”技术骨干,因此更可行的方式应该是让企业骨干充当学校“兼职教授”。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高职院校从企业引进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专任或兼职教师,是当前的重点也是难点。“一是高职院校引进企业骨干的入口问题,一是企业骨干进入校园的上升通道问题,即专业技术职称和教师职称如何衔接。还有就是企业人员兼任教师涉及到报酬和合法性等问题。”所以,省里需要制定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担任教师的职称转换政策,以打通企业人员职称和教师职称衔接的通道。当然,各院校可以根据需要,实行聘用模式的多样化,即长期聘用、短期聘用与正式引进相结合。对优秀但学校又不急需的人才可实行长期聘用;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但理论相对缺乏的人才可实行短期聘用;对学校发展急需而又优秀的人才可正式引进。这种聘用模式的多样化,可保证教师队伍在精炼的基础上又充满创造性与活力,无疑会给高职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

根据高职教育技术职业型、区域性、社会性的特点,必然要求其师资专业化。目前对于这类师资的建设,广东省应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培训。首先,委托国家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及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师培训基地,像天津职业师范学院等那样,专门利用暑假对高职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实施几年来,效果较好。另外就是与相关行业的骨干企业和单位合作培养。这类培训基地的建设应突出以下三点:一是基地所生产的产品及以后所需人才与本校特色及专业设置尽量相吻合;二是基地所具备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在全国或至少在本地区应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三是基地应具备较强的教师上岗培训能力,最好能空出部分岗位专门供教师培训之用,使其能较好地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其次,通过加强国际合作,选派教师出国培训和聘请国外职教专家到国内讲学等方式培养;还可与国外职业学院、企业合作建立高职师资培养与培训基地,接轨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加快外向型师资培养;再次,从企业、产业部门甚至是从国外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骨干和富有经验的指导师傅担任。此外,也可以通过创办我省高职教育师资培养网络大学,建成宏观上由教育部门主导,富有个性化专业特色的开放性教育培训机构来培养。

[1] 利华,志兵.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培养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教育,2011,(6):126-128.

[2]黄卫华.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5,(5).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http://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4]李子飞.广东狠抓“双师型”人才培养[N/OL].南方日报网络版,2013-11-14.

猜你喜欢

双师双师型师资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农村小规模学校“双师教学”美术教育模式探究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共同体探索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师资培训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