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从材料到体系,全面铺开

2015-05-21

中国纺织 2014年10期
关键词:纺丝动力学机理

作为中国纺织工业最为年轻的新晋院士,俞建勇教授在本届大会上就纺织纤维材料科技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解读。从中我们看到在创新成为行业主题的今天,从原料创新到工艺创新,再到创新体系打造和创新消费模式,创新存在于未来纺织工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重视创新的企业最终必然会被创新的市场所淘汰。

俞建勇表示:“纺织产业科技创新的首要工作是围绕‘创新需求展开。”具体来讲分五个方面,第一是产品高端化:例如增强设计、研发能力,优化加工制造环境和形态提升纺织产业的非价格竞争力。第二是产品多元化:例如发展支持产业低成本、高品质的工艺技术、装备和原材料,发展高附加值、高功能纺织品,发展服务民生改善和影响未来人类生活的纺织品。第三是高技术化:例如开发完善高性能纤维品种并拓展应用领域,研发和量产高技术纺织品,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第四是生态化:例如开发完善高性能纤维品种并拓展应用领域,研发和量产高技术纺织品,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最后一个即为开拓未知领域:例如重视对尖端性、前沿性纺织科技研究,重视对事物本质(如机理、结构)的研究,形成纺织产业根本性和颠覆性创新。

创新需求要求行业围绕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全人类发展的几大主题:“极限、多元、智能、绿色、融合、服务”所展开,俞建勇表示,创新的过程是一个纺织和新兴科技交叉与融合的过程,从而形成多维发展空间,例如将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生物、机电一体化、信息等产业与纺织工业进行结合。

具体的纺织纤维材料科技发展趋势方面,俞建勇表示应该围绕一下几个方面展开:“超常化,例如高性能纤维领域;差异化,例如高功能纤维领域;生态化,例如生物基纤维领域;资源节约,例如循环再生纤维领域;尺度方面,例如纳米纤维;复合结构,例如多重组分结构纤维领域。”

关于纺织纤维材料科技发展未来的重点,俞建勇也给出了全面的介绍。高性能纤维领域努力的方向应该是高性能低成本的碳纤维,重点围绕规模化制备技术、聚合物的组成与结构设计、纺丝成型过程中形态 结构缺陷控制、类石墨结构超分子缺陷控制等。其中有机高性能纤维领域重点围绕新型芳杂环分子链结构的设计、非均相缩聚反应过程中聚合物分子链结构控制、刚性链液晶纺丝过程的凝聚态与微缺陷控制。无机高性能纤维领域是前驱体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可纺性、前驱体纤维高温裂解陶瓷化过程中组成、结构演变规律及缺陷形成机理和控制方法、无机纤维熔纺动力学与调控机理。

在通用纤维领域主要应该研究聚酯纤维的差别化和功能化。生物基纤维领域要发展再生纤维素高效清洁化生产技术与装备集成化:纤维素分子量分布调控、氢键的解离与形成机理、凝固机理及超分子结构的演变规律;以及生物基合成纤维制备与产业化技术:二元醇、二元酸及多元醇反应动力学、生物基聚酯序列结构、纺丝动力学与多重结构调控。

再生循环纤维领域是:聚酯醇解动力学及解聚过程的传质机理、再聚合动力学、功能化共聚、调质调粘机理。纳米纤维领域是:纳米纤维制备技术、多组分相分离机理、静电纺丝动力学、多重结构调控机理、纤维表面修饰。

在科技创新体系的打造上,俞建勇表示应该建立纤维原料应用评价体系,纤维制备体系,产品功能评价体系,产品消费体验中心以及工程设计与应用中心。

猜你喜欢

纺丝动力学机理
TiN夹杂物形成机理研究与控制技术
节能高效型集成式纺丝卷绕装置的升级与应用
近年化学反应机理图示题的考查例析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低汽气比变换催化剂动力学研究
低汽气比变换催化剂动力学研究
用动力学观点解决磁场常见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