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评判性思维现状调查

2015-05-20龙庭凤沈丽达赵敏胡凤娣杨继岚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

龙庭凤 沈丽达 赵敏 胡凤娣 杨继岚

[摘要] 目的 调查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特质应对方式现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整层抽样的方法,438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测评工具为学生一般情况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中文版(CTDI-CV)。 结果 医学生评判性思维素质总分平均为(266.77±22.14)分,118名(26.5%)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总分大于280分,呈正性评判思维,3人(0.7%)总分低于210分,呈负性评判性思维,319人(72.8%)为211~279分,表现为意义不明确。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2008级(271.25±19.08)分、2009级(266.13±23.79)分、2007级(262.48±21.82)分。得分最高的是开放思想、分析能力、寻求真相;得分最低的是求知欲。男生在开放思想、认知成熟度、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等方面强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在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方面强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幸福感和家庭总收入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有关。 结论 影响我国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家庭幸福感、家庭收入有关。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深对评判性思维的了解,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加强交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拓展视野,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 评判性思维;医学生;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04-118-05

评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CT)又称批判性思维,是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中,能灵活地运用自有的知识和经验,面对、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行识别和选择的能力[1]。医生必须具备应对多元、速变的患者病情多样性、特异性,以及不同的卫生环境,因地制宜地进行医疗实践的能力[2]。为此,本研究对临床医学和肿瘤专业医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探索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选取昆明医科大学本部及海源校区2007~2009级不同年级的临床和肿瘤专业本科生进行相关调查,由专人发放调查问卷,说明调查的目的、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学生逐项认真填写并当场收回。采用整群抽样法共发放问卷465份,回收率100.00%,有效问卷438份,有效率94.19%。其中肿瘤专业215人,临床医学223人,男生204人,女生234人;年龄19~24岁,平均(21.8±1.1)岁。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其内容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及相关因素作为自变量(A),其中,A1=性别:男性(1),女性(2);A2=年龄;A3=小学;A4=中学;A5=中学级别;A6=高中;A7=高中学校级别,学校分为:乡(镇)级学校(1),县(区)级学校(2),地(市)级学校(3);学校级别分为普通(1),重点(2);A8=专业:肿瘤专业(1),临床其他专业(2);A9=家庭收入情况:<3万(1),4万~10万(2),>10万(3);A10=家庭幸福感:非常好(1),还好(2),一般(3),不好(4)。

1.2.2 评判性思维量表 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3]。该量表由7个分量表组成,测量评判性思维倾向性的7个特质: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该量表采用Likert 6分制,1=非常赞同,6=非常不赞同。每个分量表由10个条目组成,共有70个条目,其中正性30题,负性40题。每个特质有10个条目,分值为10~60分。特质得分≤30分,表明没有相应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特质最小认可分为40分;>50分表明相应评判性思维能力强。CTDI-CV总分为70~420分,得分>280分,表明有正性评判性思维;得分>350分,表明评判性思维能力强。

1.3 统计学方法

每份调查表用Excel 2003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性别、专业等变量学生应对得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评判性思维与一般资料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体状况

该组医学生评判性思维素质总分平均为(266.77±22.14)分,118(26.5%)名学生的评判性思维总分大于280分,呈正性评判思维,3人(0.7%)总分低于210分,呈负性评判性思维,319人(72.8%)得分为211~279分,表现为意义不明确。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总分由高到低依次为 2008级(271.25±19.08)分、2009级(266.13±23.79)分、2007级(262.48±21.82)分。得分最高的是开放思想、分析能力、寻求真相;得分最低的是求知欲,见表1 ~ 2。

2.2 不同年级对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不同年级医学生“开放思想”“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总分”三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性别对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女生在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方面强于男生,男生在开放思想、认知成熟度、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等方面强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男女在寻找真相和求知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print

2.4 影响医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因素

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寻找真相与中学学校、家庭幸福感和家庭总收入正相关;开放思想与小学、中学、家庭收入和幸福感正相关,与年龄、高中级别、专业呈负相关,即肿瘤学专业学生比临床医学学生有更高的开放思想能力;分析能力与家庭收入和幸福感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系统化能力小学、中学、中学级别、家庭收入和幸福感正相关,与年龄负相关;评判性思维自信心与小学、中学、中学级别和家庭总收入呈正相关;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分别与高中学校和小学、中学学校、家庭幸福感有关;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与中学学校、家庭幸福感和总收入呈正相关。见表4。

3 讨论

评判性思维是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中,能灵活地运用自有的知识和经验,面对、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行识别和选择的能力,能正确进行取舍、选择正确的方法处理问题[1]。关于医生职业行为的讨论在医药卫生行业越来越普遍,医师具有强大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加上批判意识,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完善的医学技术技能和科学知识来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具有挑战性是实际问题,评判性思维已成为医学生教育计划中的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4]。本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最高的是开放思想、分析能力、寻求真相;得分最低的是求知欲;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仅26.5%为表现为正性评判思维,而72.8%的学生表现为意义不明确,此结果与彭美慈等[2]的结果不同。提示须进一步探讨合适的方法来培养、提高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倾向,吸引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对于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提高医学质量和提升人类的健康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医学生临床能力的提高对于评判性思维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是临床思维的高级阶段[5]。本研究显示:不同年级医学生“开放思想”“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总分”三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处于大学四年级的2008级最高,而五年级的2007级学生最低。提示临床实习教学对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存在不足,这和章雅青等[6]的研究一致。

男生和女生在评判性思维能力上各有所长。本研究显示,男生在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认知成熟度、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方面强于女生;女生在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方面强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在于男女生思维方式的差异。男生在逻辑思维方面擅长一些,女生在形象思维方面擅长一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注意从男女生的长处出发,促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谐地发展[7]。

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幸福感对子女的人格形成、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8-9]。不良的家庭环境,可降低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形成自卑心理,使个体形成胆怯、依赖、惧怕、躲避、不善交际、逆反、压抑等个性,而这些不良个性特征都可能导致其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负性的评判性思维来面对问题[10]。本研究显示,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均与家庭幸福感和总收入呈正相关。

本研究发现,我校医学生总体评判性思维能力缺乏正性思维,而培养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11]。因此,在教学和临床带教过程中全面、系统地改进教学与实践环节[12],采用反思教学法、案例教学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概念图[13]等教学方式,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加强医学生的临床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医学临床见习、实习教学工作在评判性思维培养方面的优势[14],尽力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章雅青,李丽莎,吴平,等.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 (7):869-872.

[2] 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4):81-83.

[3] 彭美慈,汪国成,陈基乐,等.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44-648.

[4] Ng SL,Bartlett DJ,Lucy SD.Exploring the utility of measures of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s and professional behavior development in an audiology education program[J].J Am Acad Audiol,2013,24(5):354-364.

[5] 包玲,章雅青,陈颖,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8):1369-1372.

[6] 章雅青,李丽莎,陈颖,等.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5(8):986-990.

[7] 马国义.浅谈两性思维差异[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4(9):9-11.

[8] 侯永梅,郑江敏.心理健康、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1):74-76.

[9] 李金钊,徐媛.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及特质焦虑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1):1-5.

[10] Pai HC,Eng CJ,Ko HL.Effect of caring behavior on disposition toward critical thinking of nursing students[J].J Prof Nurs,2013,29(6):423-429.

[11] 曲巍,闫佳,姜腾轩,等.循证医学对临床医学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4(3):523-525.

[12] Redding DA.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among students in baccalaureate nursing education[J].Holist Nurs Pract,2001,15(4):57-64.

[13] Atay S1,Karabacak U.Care plans using concept map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s of nursing students[J].Int J Nurs Pract,2012,18(3):233-239.

[14] 古赛,陈鸿雁,喻志英,等.在临床技能教学中运用评判性思维的探索[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3):467-469.

(收稿日期:2014-11-21)endprint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美国继续医学教育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时期医学生临床思维评价体系的实践与评价
重大突破!我国医学教育认证质量获得国际认可
我院医务人员继续医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近五年医学教育会议主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