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5-05-20邓光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尼莫地平

邓光明

[摘要]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次102例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5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总有效率、GO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率。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6.27%)与对照组(72.55%)比较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OS评分为5分的患者所占比例(5.88%)、死亡率(7.84%)、并发症总发生率(17.65%)与对照组(31.37%、23.53%、56.86%)比较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延缓疾病发展。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尼莫地平;脑血管痉挛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04-47-03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危急病症,约占脑血管疾病的10%,在急性脑死亡患者中所占比例约为15%,多由两个原因造成,动脉瘤出血约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2/3,其次颅内血管畸形破裂出血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1/3[1]。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严重头痛、脑膜刺激征等症状,该病的特点为发病迅速、病情凶险,容易造成继发性脑损伤,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2]。临床上多采用对症及支持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包括脱水、降颅压、止血、预防并发症等各项措施,但蛛网膜下腔出血造成的脑血管痉挛为患者死亡的一项重要原因,对治疗效果也有重要影响[3]。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5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102例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5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4],且均经头颅CT检查和(或)腰穿确诊,患者以头痛、颈强直、呕吐、意识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男63例,女39例,年龄46~73岁,平均(61.5±3.9)岁,就诊与发病的时间间隔均小于4d,平均时间为(1.5±0.1)h,采用Hunt-Hess分级结果显示,Ⅱ级27例,占Ⅲ级56例,Ⅳ级19例。本次研究中排除严重高颅压、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患者。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降颅压、吸氧、止血、抗感染等措施,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H20033549)治疗,尼莫地平通过微量的注射泵注射,24mg/d,1mg/h,连续24h给药,观察患者的血压调整滴速,治疗时间为1~2周,后将给药方式改为口服尼莫地平片(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H20044983),40~60mg/次,3次/d,4~6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1)总有效率。本次研究中参考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头颅CT复查结果将临床疗效分为痊愈、好转、无效3个等级,其中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完全消失,无任何后遗症遗留为痊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缓解,改善程度不低于50%,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遗留为好转;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稍有缓解,改善程度低于50%或者治疗后死亡均为无效[5]。痊愈率与好转率的总和为总有效率。(2)GOS评分,计算两组患者GOS评分1~5分所占比例并比较。(3)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各并发症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4)死亡率。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GOS评分比较

研究组GOS评分中1分、2分、3分、4分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OS评分为5分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比较

研究组共有4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7.84%,对照组共有1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3.53%,研究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4,P<0.05)。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该病发病快,进展迅速[6]。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三类:外伤性、原发性、继发性,该病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及生命安全均十分不利,颅内高压、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等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并发症,其中最严重的为脑血管痉挛,可导致迟发性缺血性脑损伤或严重脑组织缺血[7],也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不良转归甚至是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脑血管痉挛对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降低致死致残率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8]。

本研究对研究组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6.27%)高于对照组(72.5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OS评分为5分的患者所占比例、死亡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较好。尼莫地平为双氢吡啶类的第二代药物,是一类钙离子拮抗剂,能使血管内皮细胞的钙离子通道开放受到抑制,以使钙离子在细胞内的浓度不能太高[9],其次,尼莫地平能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可减少这种持续收缩导致的血管痉挛[10]。其三,尼莫地平有较强的脂溶性,可有效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使血管痉挛逆转,对直径低于70 ~ 100μm的微小动脉扩张效果更好,增加侧支循环,从而使脑循环阻力降低,血管源性脑水肿减轻,明显增加灌注不足部位的血流量,减少脑内“盗血”现象的发生[11-13]。

综上所述,临床多采用升压、扩容、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可使平滑肌细胞内的钙流入明显减少,血管痉挛得到有效缓解,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延缓疾病发展,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顾芳銮.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5):763-764.

[2] 王民.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9):165.

[3] 王昱俊.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1):39-40.

[4]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5] 黄春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探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9):2273-2274.

[6] 张鹏飞,郭宁原,刘晋军.双向脑脊液引流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72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9):111-112.

[7] 尤雪梅,狄海莉,刘蔚玲,等.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93-94.

[8] 彭有敬.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4):3203.

[9] 朱芳梅.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0):72-73.

[10] 胡青,许小林,陈益番,等.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中外医疗,2013,32(15):109.

[11] 于静.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2):4572.

[12] 李怀龙,付宏亮,景文记,等.尼莫地平治疗1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5):658-659.

[13] 张会.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4):35-37.

(收稿日期:2014-12-03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出血尼莫地平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经造影导管血管内注入尼莫地平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夹闭和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腰大池持续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探析
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养血清脑颗粒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CT诊断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微循环改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维生素B1片联合治疗儿童神经性头痛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