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入5”几无悬念

2015-05-20马正明

中国纺织 2014年2期
关键词:加工厂幅度国际化

马正明

2013年12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024而再创新高,这是

2013年之内第41次。至此人民币对美元一年来的升值幅度达到了3%左右,这一数值2012年为1.03%,2011年为5.11%。从2005年启动人民币第二次汇率改革至今,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超过35%,人民币对欧元的升值幅度也已超过了20%。

“2007年人民币一轮猛烈升值,一年升值幅度超过6%,浙江稍具规模的出口服装加工厂被一扫而空,那一年公司亏损了900万美元。”贵诗迪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顾心逸颇为激动地说,“而今年就更彻底了,现在浙江几乎没有1000人以上规模的服装加工厂。”

“其实现在工厂不缺订单,但是大家都不太愿意接订单,”顾心逸看来,在成本不断高企的年代,在人民币如此强势的升值下,实体经济的萎缩几乎是必然的,就业也受到影响。

在瑞士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投资官浦永灏看来,人民币升值受市场因素影响并不大,美元贬值也并非主因。其真正原因在于政府干预因素较多。

浦永灏的回答需要更宏大的背景来解读。“从2005年至今的8年间,全球经济经历了两次上涨、三次下跌共5个波段,但是人民币对美元持续了8年的升值。”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表示,无论美元如何大起大落,人民币的升值姿态则一向“宠辱不惊”。

但中国经济本身并没有支持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基础。2011年中国GDP增速首次跌破十位数, 2012年中国的GDP增幅跌至7.8%,达新世纪以来最低水平。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币持续升值,可以被归结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

近年来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无疑是一日千里。2013年4月,人民币日均交易额由340亿美元激增至1200亿美元,人民币日均交易额在全球外汇货币排名也由2010年的第十七位跃升至第九位,首次跻身全球十大交易货币行列。

升值的确是人民币国际化所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在近几年人民币走向国际舞台的进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只有人民币保值或者升值,持有和使用人民币才能保持吸引力。不过,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比升值更重要的是汇率的市场化。”

近年中国的外贸顺差不断收窄,人民币的升值速度理应放缓。任何一个发展中经济体都会将贸易作为发展的核心,而人民币的升值已经超出了中国外贸的需求,甚至产生了损害。

专门从事服装加工出口贸易的贵诗迪商贸有限公司在浙江有两家服装加工厂,每年的出口额在2000万到4000万美元之间。现在的贵诗迪是两头“受气”,人工成本在不断上涨的同时,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也造成了莫大压力。“等到我们跟客户进行结算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早就高于当初同客户谈妥的升值幅度,那么就只能自己承担损失。”

纺织服装企业无力改变这一现状。中国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的存在,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回暖的势头,都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动力所在。人民币只要在2014年达到1.8%左右的升值幅度即可破五入六,而最近三年人民币升值平均幅度达3%。

不过,浦永灏认为,当国内资本市场扭曲状况被理顺,热钱大规模流入的状态得以改善的话,基本可以断言,此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水平差不多已经见顶了。

猜你喜欢

加工厂幅度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香味加工厂
参观便便加工厂
参观奶酪加工厂
2019年10月汽车产销总体继续回升 但回升的幅度仍较低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2014年中期预增(降)幅度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
写作加工厂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