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城乡差距问题研究

2015-05-16王莉娟

时代金融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差距贵州省

王莉娟

(贵州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远落后于城镇地区,城乡差距问题日益严重。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党和国家对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高度重视是关心民生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全面的小康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志决心。

贵州省是我国西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之一,社会经济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比较明显,城乡差距问题严重,同时贫困问题突出,2010年,按2300元的新贫困标准计算,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达152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5.1%,到2011年仍有农村贫困人口1149万人,庞大的农村贫困人口是城乡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缩小贵州与全国发达地区省份贫富差距的重要“瓶颈”。

为加快贵州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的共同富裕,要把解决城乡差距问题,统筹城乡和谐发展提升到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工作的重心中来,这对实现贵州经济的繁荣和全面的小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城乡差距问题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城乡划分和城乡差距问题的概念界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没有统一对城乡进行划分,直到1955年在借鉴国外城乡划分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我国出现城乡划分的标准。在随后的几年里,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国家政府又多次调整城乡划分标准。其后,由经济、人口、城市相关年鉴中得知国家也多次调整我国设立城市的标准,这一系列的调整逐渐使城乡的划分标准更加规范合理。城乡划分标准的逐步统一,奠定了学术界有关城乡问题研究的基础。

本文在研究城乡差距的问题上对城乡的划分标准主要分为“城镇”和“乡村即农村”,居民按其居住户籍划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对城乡差距问题的研究上,通常有以下三种衡量城乡差距的标准:城乡收入比:主要分为城乡居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即GNP)比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恩格尔系数:在居民家庭消费中,食物类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基尼系数:居民家庭消费的内部消费结构和分配状况。

(二)国外城乡差距问题研究综述

收入分配理论最早源于大卫·李嘉图的生产要素的收入分配和帕累托的个人所得收入分配。凯恩斯在收入分配领域的研究上认为充分的就业能为劳动者带来更多的收入,而公平的收入分配形式能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西蒙·库兹涅茨是较早研究收入分配差的美国经济学家,他提出收入分配差距倒U理论。1955年,库兹涅兹在其《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一书中阐述了某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收入分配格局,并以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三)国内城乡差距问题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更多的偏向城乡差距问题的实证研究,九十年代初陈宗胜发现了公有制经济中收入分配的“倒U”现象,但学者李实(1993)、李子奈(1994)和赵人伟(1999)则反对,认为这种“倒U”现象显示不突出。之后几年,国内学术界一直对“倒U”理论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证研究,确认了经济结构中收入分配的这种“倒U”现象,郭兴方(2004)认为可以从居民的收入、消费和储蓄三者间具体衡量出城乡差距。2006年王少国在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测度指标评析及修正》中修正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计算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修正前后的收入比存在差明显异。

三、贵州省城乡差距发展现状分析

(一)贵州城镇发展现状

截止2013年底,贵州省城镇数量为782座,其中特大城市一座即省会贵阳市,大城市一座是遵义市,中等城市五座有安顺市、六盘水市、都匀市、凯里市和兴义市,小城市六座有清镇市、铜仁市、毕节市、仁怀市、赤水市和福泉市,余下小城镇769座。同时,13年年末贵州城镇人口比重为37.83%,比08年的29.11%上升了将近9个百分点,但相对于全国53.73%的比重仍有一定差距, 因此加快城镇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贵州城乡一体化,城乡和谐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二)贵州乡村发展现状

2013年底,贵州省行政区划下共606个乡,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740.2元,和2010年的2852.5元有一定量的上升,这其中包含了食品、衣着、居住、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和其他等方面。13年末核算贵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434.0元,相比2005年1877.9元和2010年3471.9元,确实有逐渐上浮趋势,农村居民在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贵州乡村发展朝着良好的态势向前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很大程度上直接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三)贵州城乡差距发展现状

城乡差距发展现状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2010年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14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471.9元,此时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4倍,到了2013年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667.1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434.0元,二者收入差距是3.8倍。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城乡发展差距大,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其消费水平进而影响生活水平。其次,城乡发展差距还体现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与教育水平等方面。

四、影响贵州城乡差距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影响贵州城乡差距的相关因素

制约城乡共同发展,影响城乡差距的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发展水平来进行分析,全面的看待导致城乡发展差距过大的因素。首先,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看,贵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广大农村并不像北方平原地区那样大规模发展机械化农业,只能少量的发展山地农业,由此和工业快速发展的城镇相比,产生了明显的差距。其次,从经济发展程度来看,贵州位于我国西南内陆,由于历史和交通等原因,经济发展程度远没有沿海发达省份那么高,已经给城镇的发展形成了阻力,加上政府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持不高,资金的直接投入偏低,使得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明显。最后,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贵州省社会发展水平同样低于我国其他发达省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不健全与社会保障体系不系统都与外省有很大差距,这也是影响贵州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影响贵州城乡差距的实证研究

对于分析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本文以贵州城乡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Y)为因变量,选取贵州城乡收入增长率的比(X1)、城乡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贵州城乡生产总值GDP的比(X2)和贵州城镇从业人员数和农村从业人员数的比(X 3)三个指标作为自变量来建立回归模型对贵州城乡差距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下表3-1主要收集了贵州省2001年至2013年上述指标的具体数值,并加以整理计算得出,其中GDP为以支出法计算得到的国内生产总值, 从中可以看出贵州城乡差距一定的变化趋势。

表3-1 2001~2013贵州城乡收入比与其他影响变量的时间序列表

利用Eviews7.0统计软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可以看出模型的估计结果,判定系数R2=0.6205,调整后的R2=0.4940,F=4.905,P(F)=0.027,DW=1.588,城乡收入增长率比(X 1)、城乡消费占 GDP比(X2)和城乡就业人员数比(X3)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18、0.582、-1.831,常数项为3.678(见表3-2)。根据表3-2(模型测算的各项指标),建立如下模型:

表3-2 模型测算的各项指标列表

从表3-2可以看出,城乡就业人员数比对城乡收入比的影响较大,回归系数最高,数值为-1.831,且呈现负相关关系,理论上城乡就业人员数(X3)比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Y)每变动1.83个百分点,即城乡就业人员数(X3)每增加(减少)一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每减少(增加)1.83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占GDP比(X2)对城乡收入比的影响其次,系数值为0.582,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城乡居民消费随着GDP总值的增加而增加;再次是城乡收入增长率比(X 1),回归系数为0.11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提高能够带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的提高,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积极作用。

运用Spss17.0软件计算分析得出模型中城乡收入增长率比(X 1)、城乡消费占GDP比(X 2)和城乡就业人数比(X 3)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分别为3.31、2.43和3.38,三个解释变量的共线性程度较低,如下表3-3所示。

表3-3 系数a

缩小贵州城乡差距主要还是在于合理的安置农村地区劳动力,改善农村就业环境,这样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收入差距的缩小在很大程度上能缩小城乡差距。其次,城乡生产总值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差距过大,城镇的工业和第三产业产值远大于农村传统农业的生产产值,所以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增加农村地区生产产值,也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地区第三产业生产值,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对于缩小城乡差距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缩小贵州城乡差距的政策建议

实证研究表明,对贵州省城乡差距影响最大的是城乡就业人员数差距,其次才是城乡消费占GDP差距和城乡收入增长差距,所以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拓宽农村劳动就业渠道,缩小城乡就业人员数差距,提高城乡就业水平成为首要解决目标。

(一)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缩小城乡差距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加大对城镇与农村地区的双向宏观调控是给予了城乡差距缩小的政策保障。贵州应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出,政府力所能及的扶持农村地区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前提下,完善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教育和卫生环境,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在缩小贵州城乡差距的同时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城乡和谐发展,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拓宽农村就业渠道

城乡差距大的本质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所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能从源头上解决城乡差距过大的现实情况。贵州省的城乡劳动力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差距都过大,且广大农村地区劳动力就业渠道狭窄,劳动力素质不高,这严重的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安置,进而较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拉大城乡差距,所以拓宽贵州农村劳动就业渠道,合理安置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有利于从本质上缩小贵州的城乡差距。

(三)扩大农村居民消费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差距,贵州广大农村地区消费水平远低于城镇,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改善农村地区消费环境,拓展农村消费市场,转变传统的农村消费思想和观念,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扩大内需,依靠农村地区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繁荣有总要意义。

(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是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居民在日益满足的物质文明中逐渐上升到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城镇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高于农村居民,所以加强农村精神文面建设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办法。贵州教育水平远低于其他发达省份,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效果不明显,农村居民普遍素质低下,增强贵州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一定程度上缩小贵州的城乡发展差距。

六、结论

贵州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欠发达的省份之一,自身城乡差距问题严重,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一直是国家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对四化的同步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必要举措。贵州解决城乡差距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的和谐一体化是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快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合理安置农村劳动力,加强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的全面小康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1]周云波.城市化、城乡差距以及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变动——收入差距倒U形假说的实证检验[J].经济学(季刊),2009(4):1239-1256.

[2]战英杰,申秋红.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的因子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44-150.

[3]王少国.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测度指标评析及修正[J].山西: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44-48.

[4]朱满德,刘超.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原因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3,(12):226-230.

[5]《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年鉴》(1986).

[6]刘开华,彭诚,陈红玲.贵州城乡收入差距的演进及决定因素分析[J].西北人口.2013(1):96-101.

[7]《国家统计年鉴》(2001-2013).

[8]《贵州统计年鉴》(2001-2013).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差距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
俄罗斯农村居民就业、收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