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老师

2015-05-14

读者·校园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卓越理念校园

嘉宾简介:滕兆敏,山东省日照市北京路中学副校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曾荣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日照市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获全国中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创设的“和谐作文教学法”获得教育部和山东省政府的表彰。

?

《读者·校园版》:北京路中学提出“卓越课程”“兰蕙文化”和“精致教育”这些教育理念,让人印象深刻。拿“卓越”作为一种教育的目标,用意深远,这种理念的提出,是对某种教育状态的反思吗?您能谈谈这种理念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吗?

滕兆敏老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就是学生在学校里的成长历程,课程越丰富,学生的发展空间就越大。早在2004年11月,苏格兰就提出了一套“卓越课程”计划。卓越课程就是国内许多课程专家所说的“校本课程”,是“优秀课程”的意思。

兰蕙文化的内涵是“兰气息、玉精神”。校园里玉兰花枝叶婆娑,时时流淌着诗意,营造一种温馨的文化气息,学生徜徉其中,自然会受到熏陶。精致教育并非精英教育,是我们的育人态度和教育理想。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通过兰蕙文化的引领,卓越课程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将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结合起来,成为打造精致教育的助推器。让学生在最美好的时光,做最好的自己。

《读者·校园版》:北京路中学校园里的“摆摊售课”,是件热闹、新颖而有趣的事情,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活动吗?

滕兆敏老师:这是我们学校结合卓越课程计划,推出的“走班制卓越课程超市”。学校根据已开设的30多门卓越课程,由教师精心设计推介海报,在校园里“摆摊销售”,每个“摊位”都有课程介绍、招生人数,还有招徕学生的广告语。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课程,并在专门教室上课。

“课程超市”中,有很多有特色的课程:“《红楼梦》导读”能唤起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亲近感;“竹筷手工艺制作”“费事、费工”的背后,蕴藏着质朴、自然的情愫;“新诗兴趣写作”引导学生用独特视角、人文情怀来表达现实关照;“书法艺术”让学生在一笔一画中陶冶情操;“日照农民画创作”锻炼了手的灵巧度,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戏曲大舞台”让学生感受到了戏曲文化的魅力……

《读者·校园版》: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也是一位卓越课程的推广者,他提倡的“新教育”理念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您是认同朱老师的“新教育”理念的,能结合这个谈谈您的教育理念吗?

滕兆敏老师:我很赞同他的观点,课程丰富多样,学生的内心才能丰富多彩;课程卓越,学生才会有卓越的生命体验。和叶圣陶、陶行知一样,朱老师也是我敬重的教育家。

我的教育理念是,师生们能共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师在工作之余尽情享受生活,同时又把生活的热情和收获带到工作中。孩子们能有一张温暖而宁静的书桌,每个孩子能看得见分数,记得起恩师,忆得起母校,想得起自己的“青葱岁月”。

《读者·校园版》:新的课程设置,对学生来说是增加了选择,给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成长也成为重要的一环。您如何看待新教育环境下教师的生存现状和成长发展?

滕兆敏老师:刚进学校的教师会被新的生活吸引、感染,充满好奇和热情,但周而复始的工作,常常会使教师慢慢滋生职业倦怠。

究其原因,是教师自己的成长停止了。我们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能不断研究、探索、创新。在这个探索创新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这是他们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

《读者·校园版》: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很多家长都乐于督促学生掌握某种艺术技能,认为这就是审美教育了,您如何评价这个现象?北京路中学的卓越课程中,给审美教育一个怎样的位置呢?

滕兆敏老师:掌握艺术技能并不等于拥有了审美的能力。仅拥有某种技能的人,看到石头眼中就只有石头;拥有智慧和美的心灵的人,才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山川的身影。会审美也是一种智慧和素养。我们开发卓越课程,就是为了创造一种能让学生自由呼吸的教育,给学生搭建一个提升审美能力的平台。

《读者·校园版》:朱永新老师在他的著作中提过: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其阅读史。他还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每个小学生必须读完100本书,才允许毕业。您如何看待这种强制式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北京路中学的卓越课程,对阅读和写作是否也有硬性的或特别的要求?

滕兆敏老师: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心灵的声音,多读多想才能有所得,我们学校在大力提倡学生海量阅读和阳光阅读。

我们学校推出的“和谐作文教学法”,要求每个学生在海量阅读的基础上不断收集素材,积累对生活的感悟。写作上提倡生活中的感受皆可入文,写真生活、真体验、真感受。作文素材和情感从生活里来,从读书里来,从行路里来,从亲情里来,从爱情里来,从自然里来,从思想里来。阅读和写作像车之双轮、鹰之双翼,是相辅相成的。

《读者·校园版》:设想一下,如果突然没有了升学率的压力,您最想在教学中让学生们学会什么?

滕兆敏老师:学会阅读和思考。我希望学生们能有顽强不屈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质、敢于面对困难的乐观态度,能做一个思考着的实践者、实践着的思想者。

猜你喜欢

卓越理念校园
追求卓越,拒绝内耗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画与理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曾鳴 警惕停留在優秀的誘惑,這是卓越最大的敵人
用心处事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