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级教师推荐综合素质量化考评的探索与思考

2015-05-11曾建兴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特级教师综合素质

曾建兴

摘   要 针对“X县2014年特级教师推荐综合素质量化考评表”有较好的信度、效度不高、区分度不理想的三个特征,通过元评价的研究设计,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头脑风暴法、测验法等方法,进行更加可信且有效的修订。

关键词 特级教师  综合素质  量化考评  元评价

特级教师往往被视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荣誉,许多中小学教师都认同:“不想当特级教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特级教师成为许多中小学教师的毕生追求。

一、特级教师推荐综合素质量化考评的必要性

只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特级教师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评选特级教师,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校教师地位,增强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树立榜样,激发广大中小学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特级教师推荐应该实行量化考评,通过制定相关指标和分值,定量评价、全面考核,凸显先进性和专业性,保证特级教师评选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若要提高特级教师的社会公信度和广大教师的满意度,必须确保特级教师评审的质量,若评选出的特级教师不是特别优秀的教师,不是一流的教师,特级教师声望将降低,示范、引领作用将弱化,传递正能量的功能将减少。因此,如何科学推荐评选特级教师,确保评审公正,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主题。

二、特级教师推荐综合素质量化考评的探索

全国各地特级教师推荐评选办法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下文以福建省X县为例。

1.2014年福建省特级教师推荐评选办法概述

特级教师的推荐评选,采取广泛发动、自下而上、差额推荐、集中评选的办法,共分四步。

第一步,申报。学校(小学指中心校以上)、单位根据特级教师的评选条件,组织教师申报。

第二步,提名。学校(单位)主管部门在全面考核申报人员的基础上,择优确定特级教师提名人选。

第三步,推荐。教育行政部门组建特级教师推荐委员会,通过教学答辩和专业技能测试等,对申报人员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水平和师德表现等进行集中考察,按照分配名额,评选确定推荐上报人选。

第四步,评审。省教育厅组建由教育教学专家、特级教师为主的省特级教师评审委员会,对推荐人选的师德表现、育人效果、教育教学业绩等进行综合评议,评选产生特级教师建议人选,报省政府批准确认。

其中,第二步是难点,在“较多”的优秀教师中,要择优确定“较少”特级教师提名人选,“较多”与“较少”的矛盾,使学校(单位)或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犯难。如某县有2个特级教师提名名额,“僧多粥少”,矛盾大,故领导决定放弃提名。某县教育局长发出感叹:申报的人多,提名名额少,提名者高兴,落选者(大多数)郁闷,最好不要评。

2.特级教师推荐评选突破难点的办法

X县从“师德表现、履职情况、育人效果、业务能力等”全面考核申报人员。历次考核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决定提名人选。二是主管部门的班子成员投票表决,票多者为提名人选。三是2014年特级教师推荐综合素质量化考评分×70%+主管部门的领导班子成员与特级教师代表评分(上限100,下限85)的平均分×30%。X县共有3个指标,分成三类,校长与教研员1名,城区教师1名,农村1名。各类最高分为提名人选。

分析上述三种办法,第一种、第二种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主观意愿较强。第三种努力做到评审以实力说话,通过量化来实现考核相对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避免“打招呼”等不正之风的影响,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突破难点。但是,如何制定特级教师推荐综合素质量化考评表成了考核的关键。

3.“X县2014年特级教师推荐综合素质量化考评表”分析

X县2014年特级教师推荐综合素质量化考评表的“考评项目”包含了“福建省特级教师推荐审批表”的绝大部分项目。这份“量化考评表”不论是给当年的特级教师申报者自评,还是X县教育局职改办经办人或主管部门的领导评分,考核结果分数基本是一致的,可信度较高,但效度、区分度不高。

X县2014年特级教师提名人选申报者8人,分成3类。校长及教研员类4人,提名1人,未提名的3人都是名师,其中2人是省学科带头人,县级学科会长,另外1人是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专家组成员、福建教育学院兼职副教授,省级学科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名师;城区教师2人,提名1人,未提名的1人是福建师大兼职副教授。8人中5名是中学教师或校长或教研员,其中4人是名师,无1人提名。3名是小学、幼儿园教师或校长,全部是提名人选,提名人选中仅1人是名师,其他2人不是名师,也不是学科带头人。

X县2014年特级教师提名人选产生后,X县教师、特级教师评委及主管部门的领导深感特别优秀的教师未入围,可见这份“量化考评表”有效性低。

这份“量表”每个考评项目区分度如何呢?这就引出了项目评价的另一个指标:难度。过难或过易的项目都不能很好地区分不同水平的个体,因而当项目的难度为中等时,区分度最高。一份“量表”中如果都是中等难度的项目,就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对中等程度的人有最佳鉴别力,而对水平高和水平低的那部分人不能做很好的区分。测试的难度水平多高才合适,这取决于测试的目的、项目的形式和测试的性质。因特级教师是评选特别优秀的教师,评选比例严格限制在教师总人数的1‰~1.5‰之内,可谓千里挑一,故有些项目要增加难度、权重。如,这份“量表”第八项“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情况”权重15%,上限是15分,下限是9分,组距为6;第十项“指导青年教师”权重15%,上限是15分,下限是3分,组距为12。因为目前教师普遍反映,发表论文难,指导青年教师获奖较易,所以可增加第八项权重,减少第十项权重。可以说这份“量表”鉴别力不理想,因制定时间紧,未经过专家审订,“量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综合所述,这份“量表”有三个特征:有较好的信度,效度不高,区分度不理想。

三、制定有效的特级教师推荐综合素质量化考评表的思考

1.有效自编量表的特征

一份有效的自编量表有三个特征:有较好的信度,高的效度,一定的区分度。

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的分数稳定、一致程度,它既包括时间上的一致性,也包括内容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定的功能或达到其测量目的的有效程度。

信度与效度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信度主要回答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效度主要回答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问题。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信度不高,效度也不会高;信度高的,效度不一定高。不过,要有理想的效度,必须要有足够的信度。

区分度是指一道题能在多大程度上把不同水平的人区分开来,也即题目的鉴别力。区分度越高,越能把不同水平的受测者区分开来,该道题目被采用的价值也就越大。

2.关注元评价

元评价就是对评价本身的评价,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理论和价值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教育评价方案、教育评价组织实施过程和教育评价结果等进行分析,从而对教育评价本身做出价值判断,也就是对教育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现实性等进行评价[1]。其主要目的是检验评价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运用统计、访谈、问卷等方法来估计产生的偏差对评估结论的影响。部分学者将元评价看作是一种经验总结性质的工作,即在评价结束后,对此次评价方案设计、技术方法、实施程序、结论质量及其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做出全面的分析、评价,判断本次评价是否具备科学性、真实性、有效性和现实性,也为改进评价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显然X县2014年特级教师推荐综合素质量化考评表出现了问题,有不足之处,但开始尝试制定特级教师推荐综合素质量化的评分标准,增加了评比的可操作性及透明度,有其积极的意义。为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元评价。

3.元评价的研究设计

(1)采用文献法完善“考评项目”

采用文献法,查看了《我国特级教师制度与特级教师研究》《湖北省荆门市特级教师评选量化考核评分标准》,反复阅读了《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省特级教师评选工作的通知》(闽教人〔2014〕37号),发现要增加“参加何学术团体任何职务”、“社会兼职”考评项目。查看了“关于印发《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条件(试行)》《福建省幼儿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闽教人〔2014〕20号)。特级教师有两个主要特点,即:先进性和专业性。从专业性的特点上看,评选高级教师条件之一:“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完成县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项。长期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主持完成校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项。专职从事教科研、电化教育、督导工作的人员主持并完成县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项”。2014年省特级教师评选条件之一是:“现已聘任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长期在农村任教的特别优秀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可适当降低职称要求”。特级教师评选的要求应高于高级教师,故应增加“课题”考评专项。

(2)通过访谈法、头脑风暴法完善量化考评方案

访谈的区域包括福州、厦门、泉州、三明、南平;对象有教育局长、分管人事的副局长、教育工委纪检书记、人事组织股长和经办人;城区和农村的中小学校长、副校长、主任、教师;幼儿园园长、教师,特级教师;2014年特级教师提名人选和落选人选;教授、研究员,人数达36人。访谈的对象具有广泛性、代表性。首先把“X县2014年特级教师推荐综合素质量化考评表”通过邮件传送或书面递交的形式给访谈对象,然后通过电话或面谈的形式访谈。

其间还采用头脑风暴法,请10位特级教师或名师开专题会议,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完善量化考评方案,详见表1(见下页)。

(3)通过测验法完善量化标准

从X县人民政府授予的2012年名师、学科带头人中随机各抽取10人,其中抽取的10名教师,有3位是特级教师,用“特级教师推荐综合素质量化考评表”进行试测,其结果如表2。

结果是名师平均分高于学科带头人,经过t检验,差异非常显著。从“专业性”的角度上看,这份量表可信且有效。

4.研究特色

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头脑风暴法、测验法,重视元评价的研究设计,修订的“特级教师推荐综合素质量化考评表”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3个。这份修订表项目更加完整;更加重视特级教师的灵魂在于“特”,鼓励“准”特级教师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更加重视“准”特级教师的专业性,申报特级教师的长期性,有利于鼓励“准”特级教师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更加重视“准”特级教师过去和现在的关联。这份修订表更加重视项目的鉴别力,有一定的区分度,量表更加可信且有效。

参考文献

[1] 陶西平.教育评价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特级教师综合素质
“去蔽”与“求实”:从课中来,回课中去——兼评福建省著名特级教师刘菊春及其名师工作室教学主张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提升办公室秘书综合素质,助力企业发展
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创新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一切皆有可能
特级教师评选起到了激励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