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2015-05-11杨春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胃穿孔消化道常规

杨春玲

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杨春玲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手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胃穿孔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常规组, 每组3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组实施路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病情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 其中路径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均明显少于常规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术后并发症例数明显高于路经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实施路径护理, 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 同时减少患者的痛苦, 值得在临床实践治疗过程中进行推广。

路径护理;老年患者;急性胃穿孔;影响

医学界认为, 胃穿孔主要是因为暴饮暴食所引起的, 当患者出现消化道溃疡类疾病时, 暴饮暴食就会引发胃部分泌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 增加胃穿孔的几率。这种疾病一般多发于青壮年人群, 如有急性胃穿孔的患者必须要及时接受手术治疗。近年来, 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老年人发生急性胃穿孔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针对老年人生理状态为其进行路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1]。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进行急性胃穿孔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 年龄62~86岁, 平均年龄(72.19±5.07)岁。患者从发病开始到入院治疗之间的平均时间3.47 h, 均属急性胃穿孔。经对60例患者以往病例的调查后发现, 其均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病史, 其中有21例并发高血压、13例并发糖尿病, 17例并发心脏类疾病, 另有9例患者出现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和常规组, 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路径组实施路径护理管理。对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 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 对患者采用胃部修补术或胃部部分切除术。路径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2.1.1 术前检测 老年患者在临床症状上一般都呈现复杂性, 因老年人自身生理原因使其同时患有多种疾病, 就会导致临床症状的多变。因此相关护理人员在日常学习中应多关注老年疾病的研究, 并对各类疾病的并发症有所了解, 通过术前检测, 对老年患者生理情况作出准确评估, 以此为后续护理工作打好基础。首先是要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 调节患者体内血液循环和电解质的平衡, 同时还要为患者应用抗生素, 以免胃穿孔处出现感染。在对老年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时, 一定要认真仔细, 因为老年患者的皮肤弹性已经开始下降, 皮肤下脂肪组织较少, 血管内血流量较少, 因此很难找到合适的血管。在下针时一定要准确快速, 绝对不能出现多次施针的情况。

1.2.1.2 术前心理护理 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和年轻人有着一定的区别, 尤其是在生病时, 其经常会出现执拗、激动、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 对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依从性较差,使得治疗过程难以得到患者的有效配合。急性胃穿孔在发病时比较突然, 临床症状也是以剧烈的疼痛为主, 因此老年患者在出现这种病症时更加需要心理护理的干预。在患者进行手术前, 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讲解手术的作用以及安全性, 通过自身准确的表达、轻柔的语气以及专业的知识让患者放松心态, 在整个术前准备阶段, 护理人员不能出现任何慌乱行为, 一切工作都应有条不紊, 给患者带来信心。同时还需要和患者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 通过双方的努力共同缓解患者心理压力[2]。

1.2.2 术后护理

1.2.2.1 常规护理 做好患者住院接收工作, 对患者术后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控。在患者卧床时, 为避免出现褥疮等症状, 要为患者进行及时的翻身, 一般每2小时进行1次,需要患者家属的配合。并指导患者进行半卧修养, 放松腹部肌肉, 减小切口受力, 避免将切口拉开。另外还需要通过与家属的配合, 帮助患者进行一些早期的恢复活动, 例如床下小范围走动、肺活量练习等, 这些预防工作都可以减少患者脏器感染的出现, 促消化道蠕动。

1.2.2.2 消化道减压及引流 在患者接受手术之后, 要对患者的消化道进行减压护理, 保证患者胃部排空, 消化道通畅, 每天还要对患者的消化道进行冲洗, 以免感染情况出现[3]。

1.2.2.3 饮食护理 一般情况下, 患者在手术后3 d左右即可恢复胃肠道蠕动能力, 这时就可以将预留的胃管拔出,并进行少量的饮水。术后第2天时可以进食, 但仅可以食用半流质食物, 每次不能超过80 ml, 术后第3天时可以增加到150 ml。在手术后2周可以为患者喂食较软的米饭, 术后4周即可以正常进食。但不可食用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品[4]。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不同的路径护理后, 路径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均要少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另外, 路径组患者中仅有2例出现术后感染, 1例出现器官衰竭情况;而常规组则由6例出现术后感染, 2例出现休克, 3例出现器官衰竭情况, 常规组术后并发症例数明显高于路径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x±s)

3 小结

对老年患者进行急性胃穿孔手术时, 实施路径护理, 不仅可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还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增进护患关系, 为提升医院形象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1] 陈国平.老年患者急性胃穿孔修补术的护理体会.医学信息,2011, 24(6):2757-2756.

[2] 郭应粉.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中国医疗前沿, 2012, 7(10):73-74 .

[3] 徐志霞.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围术期护理体会.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6):530-531.

[4] 谢崇英.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术后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23(6):730-73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7.189

2014-11-24]

111000 辽阳市中心医院内镜科

猜你喜欢

胃穿孔消化道常规
常规之外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对比分析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效果分析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