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介入颈椎间盘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5-11张树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松解术小针刀源性

张树斌

微创介入颈椎间盘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树斌

目的对微创介入颈椎间盘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56例椎间盘突出源性眩晕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28例, 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正骨及小针刀松解术治疗, 观察组给予微创介入颈椎间盘消融术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6个月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均有显著下降, 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6个月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介入颈椎间盘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源性眩晕效果显著, 可尽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且远期疗效颇佳,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椎间盘突出源性眩晕;微创介入颈椎间盘消融术;眩晕程度

眩晕是空间定位觉障碍所致运动幻觉, 是人体和周围环境间的空间关系于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中反映失真症状, 在临床中十分常见[1]。眩晕发病原因较多, 其中颈椎间盘突出、椎动脉狭窄等是最为常见的致病因素[2]。为探讨椎间盘突出源性眩晕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选取56例椎间盘突出源性眩晕患者, 分别给予小针刀松解术与微创介入颈椎间盘消融术治疗, 结果显示后者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2年4月~2013年2月收治椎间盘突出源性眩晕患者56例, 其中男18例, 女38例, 年龄26~68岁, 平均年龄(48.6±3.5)岁;病程3 d~37周, 平均病程(18.6±5.8)周;患者均有眩晕主诉, 经神经内科及五官科排查, 均有程度不同的眼胀、头晕及旋转感;经颈椎CT与MRI检查, 患者均有颈椎退行性病变和颈椎间盘突出表现。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2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与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展开颈椎牵引与推拿, 行手法正骨治疗及小针刀松解术并用药物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行微创介入颈椎间盘消融术:术前做好常规准备, 行激光加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 术后常规使用地塞米松、甘露醇、抗生素,之后换用七叶皂苷钠与赖氨匹林等对静脉回流予以改善。利用消炎镇痛药物进行治疗, 术后2周利用颈托制动。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眩晕症状彻底消失, 正常生活及工作均不受影响;好转:患者眩晕症状有显著缓解,对正常生活及工作无影响;无效:患者眩晕症状无明显改善,正常生活及工作有显著影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利用VA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6个月后的眩晕程度进行评价, 由患者根据自身症状自评, 其中0分表示无症状, 10分表示症状严重难耐, 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眩晕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15例, 好转10例,无效3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治愈12例, 好转8例, 无效8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1.4%;对比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程度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6个月时V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 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6个月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 x-±s, 分)

3 讨论

椎间盘突出症指的是包含颈椎间盘突出、膨出、脱出引发的颈神经或颈脊髓受压的症候群, 其可引发诸多疼痛症状,常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3]。椎间盘突出源性眩晕是在颈椎间盘退变突出基础上, 对颈后纵韧带上交感神经纤维予以直接刺激, 造成颈交感神经节兴奋, 同时刺激椎间盘后缘窦性神经, 致使颈项部肌肉发生痉挛, 上颈项部身体平衡感受器兴奋过度所致病症。

小针刀松解术是利用针刀的松解作用将颈部肌肉痉挛及韧带紧张等逐层接触, 有效剥离粘连聚结软组织, 对肌肉软组织痉挛有一定效果。然而小针刀松解术常会给患者造成较大创伤[4]。近年来微创介入技术在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对于脊柱外科领域而言, 所用最多的微创介入为椎间盘消融减压。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以常规的牵引、推拿及小针刀松解术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用微创介入颈椎间盘消融术治疗,所用方法为激光加臭氧髓核消融。其中多数学者认为激光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通过导入激光照射椎间盘内髓核组织使其汽化、凝固、碳化, 体积缩小 , 促使椎间盘突出部分顺利回缩有效降低病损椎间盘内压力 , 从而缓解对脊髓和神经根及周围痛觉感受器的压迫和刺激, 消除了对交感神经的激惹及其诱发的椎动脉痉挛达到治疗目的。同时激光的热辐射温度对窦椎神经向后纵韧带交感神经节传导过程予以阻断, 可对炎性物质予以有效灭活, 对交感神经兴奋予以抑制。也是治疗颈性眩晕的主要机制。臭氧的抗炎镇痛剂氧化能力均较强, 可对髓核组织中蛋白多糖予以瞬时氧化, 对髓核细胞予以破坏, 可导致蛋白多糖功能丧失, 髓核组织内渗透压无法维持, 可因水分丧失而发生萎缩, 从而促使椎间盘压力大幅降低。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6个月时V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 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6个月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微创介入颈椎间盘消融术治疗椎间盘突出源性眩晕效果显著, 可尽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且远期疗效颇佳,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 汪巍, 李广松, 索令山, 等.颈椎间盘突出源性眩晕诊断及微创介入治疗临床研究.颈腰痛杂志, 2011, 32(5):363-364.

[2] 汪巍, 李广松.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源性眩晕临床观察.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 24(6):511-511.

[3] 王雷.颈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分析.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2009,7(2):25-26.

[4] 姚辉, 徐义春.髓核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源性眩晕.中国保健营养, 2014, 16(7):3762-376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7.135

2014-11-04]

472501 河南省灵宝市城南医院外科

猜你喜欢

松解术小针刀源性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厉害了,我的小针刀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小针刀联合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银质针松解术结合蒙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疼痛的临床观察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
肌间沟臂丛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在肩周炎手法松解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椒莲酊剂治疗男子雄性激素源性秃发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