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

2015-05-11徐显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优良率胫骨钢板

徐显春

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

徐显春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基于治疗方法的不同, 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40例, 研究组患者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失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5.0%, 并发症发生率为27.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0.0%, 并发症发生率为12.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手术失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而言, 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更为有效且安全, 创伤小, 操作简单便捷, 手术时间短且术中失血量少, 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胫骨近端;骨折;微创内固定系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研究对象为2011年10月~2013年11月本院诊治的8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 其中男56例, 女24例, 年龄21~50岁, 平均年龄(25.1±6.4)岁, 80例患者中48例患者为闭合性骨折, 32例患者为开放性骨折, 其中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实施清创术, 合理应用抗生素。基于治疗方法的不同, 将8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切口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 研究组患者采取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 即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位, 将手术巾叠为垫子放置在膝关节下方, 以便于其膝关节屈曲, 于C型臂透视下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仔细地观察, 接着将关节囊切开并悬吊半月板使关节面得以暴露, 以翻书形式把外侧骨块翻开, 采取翘拨法对关节面实施复位;而对于关节外骨折则恢复胫骨力线;若为粉碎性骨折, 则对关节面骨折块实施拼组, 经植骨对关节面塌陷予以纠正, 并用拉力螺钉或者克氏针进行固定。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手术情况和患者自身情况明确切开长度。于C型臂X线机下进行透视检查, 观察下肢力线、关节面复位情况, 待其复位达到要求后实施外侧LISS钢板固定, 利用外接定位手柄把LISS钢板自胫骨脊外侧肌以下插形式插入, 以确保钢板和外侧平台紧贴且固定。待复位成功以后实施牵引维持。完成上述操作后再次于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检查, 观察钢板位置、关节面复位、膝关节以及下肢力线的情况, 满意后对切口进行彻底地冲洗, 且切口实施负压引流。两组患者均予以抗生素感染治疗, 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实施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中失血量进行观察和比较。参照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来评判治疗优良率[4]。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数据实施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5.0%(30/40), 并发症发生率为27.5%(11/40);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0.0%(36/40), 并发症发生率为12.5%(5/4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手术失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手术失血量对比( x-±s)

3 讨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作为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固定系统, 目前在临床中已获得很好的验证, 其所具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采取微创形式放入, 可有效减少手术出血量, 借助于自锁型螺钉以及钢板锁定以后固定更为可靠且稳定;②自攻单皮质螺钉可加快骨折的复位, 有效预防再移位问题的发生, 同时固定钢板被皮肤以及软组织所包绕, 可预防钢板和骨直接接触, 具有很好的耐磨损以及耐疲劳作用, 避免钢板断裂或者断钉等问题的出现, 减弱对于骨膜以及软组织所产生的损伤, 最大程度保证骨血运, 以免影响或者破坏血运[5]。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 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相对于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而言更为安全且有效, 不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 减少手术失血量,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加快患者恢复的速度, 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以及推广。

[1] 于水, 隋聪, 胡孔足, 等.不同方法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临床骨科杂志, 2012, 15(2):185-187.

[2] 谢加兵, 徐祝军, 丁国正, 等.微创稳定系统治疗复杂性胫骨近端骨折29例临床分析.解剖与临床, 2013, 18(1):42-45.

[3] 聂信胜, 郑谊, 刘新建, 等.LISS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复杂骨折.实用骨科杂志, 2011, 17(6):560-562.

[4] 程延, 朱养均, 常瑞.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实用骨科杂志, 2012, 18(11):1043-1044.

[5] 李锐, 何利民.LISS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10):117-11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7.029经调查研究发现, 大部分胫骨近端骨折患者均是由高能量冲击造成, 同时部分患者还合并有骨筋膜室综合征或者关节内骨折等并发症[1,2]。近年来,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 应用于胫骨近端骨折临床治疗的方法也逐渐增多, 微创内固定系统作为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微创治疗方法, 不管是生物学效应还是生物力学效应均比较好, 具有操作便捷、创伤小且出血量少等优势[3]。在本次研究中,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 所获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2014-11-07]

644000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优良率胫骨钢板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钢板组装式屏蔽体的关键技术浅析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1例
基于B7A接口的钢板立体仓库控制系统设计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比较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