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定量D-二聚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2015-05-11王小杰于宏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浊法干式色谱法

王小杰 于宏亮

两种定量D-二聚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王小杰 于宏亮

目的对本院实验室采用的两种定量D-二聚体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患者标本, 分别采用干式免疫散射色谱法和免疫比浊法对其D-二聚体含量时行测定, 即每天抽取20例, 连续测定5 d, 然后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测定的结果经比较分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检测方法相关性良好, 但两种方法各有优缺, 应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D-二聚体;检测;比较分析

D-二聚体是胶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的一个特征性产物, 是继发性纤溶的有效指标。它能有效地确定有无稳定的纤维蛋白存在, 其生成或升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 因此, D-二聚体血浆水平含量的检测对各种深静脉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心肌梗死、术后肝、肾疾病及女性妊娠等疾病状态下体内纤溶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院实验室采用两种检测方法对D-二聚体进行测定,一种是干式免疫散射色谱法, 另一种是免疫比浊法。本文现对两种方法检测同一标本的D-二聚体含量是否具有可比性进行对比探讨, 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标本来源 随机抽取的100例标本均来自本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 其中男50例, 女50例, 年龄18~90岁。

1.1.2 标本处理 抽取待检者静脉血1.8 ml于含有109 mmol/L枸橼酸钠0.2 ml(抗凝比例为1:9)的真空采血管内, 充分颠倒混匀后用离心机3500 r/min离心15 min, 分离血浆进行测定,2 h内检测完毕。

1.2 试剂与仪器 干式免疫散射色谱法采用Axis-shield pol AS公司提供的金标定量检测试剂盒及配套的测读仪挪威Nycocard Reader;免疫比浊法采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两种检测方法的质控品均由以上公司提供。

1.3 原理与方法

1.3.1 原理 干式免疫散射色谱法原理:将血浆加入反应板孔内, 样品中的D-二聚体分子被包被的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膜捕获, 然后加入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与胶体金的缀合物溶液, 膜中的D-二聚体与金标抗体发生结合反应, 并产生红色颜色反应, 颜色深浅与D-二聚体含量呈正比。免疫比浊法原理:样品中的D-二聚体与包被有高特异性的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的乳胶颗粒结合后, 乳胶颗粒发生凝聚,在405 nm检测透光强度的变化, 凝聚程度与样本中的D-二聚体含量呈正比。

1.3.2 方法 每天随机抽取20例标本(门诊、住院患者均有), 同时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 连续测定5 d。每次测试前都严格检查机器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每种检测方法都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测定的结果经比较分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测方法测定D-二聚体结果比较( x-±s, mg/L)

3 讨论

D-二聚体检测最早用于临床排除各种深静脉栓塞、肺栓塞风险的评估中, 并且被证实有临床价值。近年来, 临床和实验室尝试通过动态观察D-二聚体水平含量来进行手术后血栓风险的评估。月前, D-二聚体检测在术后心血管疾病、妊娠、恶性肿瘤、肝肾疾病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正因如此, D-二聚体的检测在临床上广受重视, 它在疾病的诊断、发生发展、监测临床患者用药、术前术后凝血机制评估及疾病预后观察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临床价值。但是其检测也受到很多因素影响, 即只要机体血管内有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发生, D-二聚体含量就会升高。

D-二聚体检测方法很多, 但近年来, 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 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被不断地更新改进, 原来的乳胶凝集玻片法和酶联免疫法已很少用, 主要原因:乳胶凝集玻片法是一种半定量、靠肉眼观察凝集颗粒的测定方法, 它敏感性差, 准确度低, 只能作筛查用。酶联免疫法虽然敏感度高,但其操作过程繁杂费时, 且每次实验都必须做定标, 不利于单个急诊标本检测。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 本文研究的这两种检测方法均具有快速、操作简便、准确的特点, 尤其干式免疫散射色谱法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精密度, 且不受高胆红素及血红蛋白的干扰, 特异性强[2], 但是干式免疫散射色谱法测定一个批次的标本量少, 每个标本测定都需要一个单独的反应板, 且实验过程中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如加样量或反应时间掌握不准、外界光线的影响等[3], 虽然如此, 但其配套的测读仪具有易于携带、操作简便、检测准确等特点, 特别适合急诊检测, 更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

免疫比浊法不仅快速准确, 受干扰因素少, 而且一个批次检测样本量比较大, 更适合在样本量大的医院使用。两种方法各有优缺, 但实验结果对比表明, 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选择哪一种试验方法都应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而确定。

[1] 丁振若, 于文彬.现代检验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63.

[2] 彭黎明, 邓承祺.现代血栓与止血的实验室检测及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637.

[3] 王金良.实用检验医学实验技巧.天津:天津技术出版社,2006:150.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quantitative D-dimer detection methods


WANG Xiao-jie, YU Hong-liang.
Department of Inspection, Henan Zhumadian City Central Hospital, Zhumadian 463000, China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two quantitative D-dimer detection methods in laboratory of our hospital.MethodsRandom selection was made on 100 patient samples, and dry scattering immune chromatography and immunoturbidimetry were applied for detection of D-dimer, by process of 20 samples per day for 5 d.The results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detection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P>0.05).ConclusionTwo methods have good correlation, while they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Suitable method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practical condition of laboratory.

D-dimer; Detectoin; Comparative analysis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7.018

2014-11-12]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浊法干式色谱法
透射比浊法、散射比浊法与荧光酶免疫法检测血清总IgE多维效能分析
健脾化瘀泄浊法对尿酸性肾病患者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四环素类的含量
干式喷漆室的商用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儿茶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干式荧光发光法在HBV感染诊疗中应用价值
含废镁碳砖中间包镁质干式料的研制
干式车削淬硬钢表面变质层的形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