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社区儿保管理的实施对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重的有效性

2015-05-09周海山李月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0期
关键词:结案体重儿早产

周海山 李月香

探究社区儿保管理的实施对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重的有效性

周海山 李月香

目的 探究社区儿保管理的实施对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重的有效性。方法 对本中心收治的33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社区儿保管理。结果 社区儿保管理后, 所选早产低出生体儿体重有效提升率为96.97%。本次研究所选早产低出生体儿均结案转为正常儿进行管理。结论 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社区儿保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 使其尽快赶上正常出生体重儿,值得推广应用。

社区儿保管理;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重

低出生体重儿指的是出生时体重≤2.5 kg的婴儿, 出生时体重≤1.5 kg的婴儿称之为极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时体重≤1 kg的婴儿则称之为超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中包括:足月儿、过期产儿和早产儿, 其中以早产儿最为常见。低出生体重儿是因其还处于胎儿时, 母体营养不足或母体疾病而导致的胎儿发育迟缓, 使胎儿在出生时体重偏低。该类型的婴儿皮下脂肪较少, 身体功能较弱, 保温能力不强, 比较容易感染疾病, 死亡率高于一般的婴儿。本文对社区儿保管理的实施对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重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并将研究结果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月本中心收治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33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0例,女13例;体重1.3~2.3 kg, 平均体重(1.70±0.23)kg, 对其进行社区儿保管理。

1.2 管理方法

1.2.1 收案 出生体重≤2.5 kg的新生儿在出生后要进行体弱儿的专案管理, 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的3 d之内,访视医生要对其进行首次访视, 之后增加访视次数, 并在访视时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家长进行育儿指导。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1个月后可以转入深圳市儿童系统进行管理, 每月进行1次护理、喂养、体检等干预措施, 直至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连续2个月均到达均值减1个标准以上时, 方可将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档案转为正常儿的档案进行管理。1.2.2 询问 管理医生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情况、生活习惯、喂养情况、疾病筛查情况及预防接种情况进行询问。就生活习惯及喂养不正确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对其的家长进行育儿指导;对未及时进行预防接种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预防接种, 并告知其父母新生儿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叮嘱其按时带孩子进行预防接种。

1.2.3 检查 管理医生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头围、身高、体重等进行测量, 并对其全身体格进行全面的检查, 同时留意婴儿头围、身高、体重的增长情况, 并观察其哭声、精神状态、皮肤有无黄染、皮肤有无糜烂、颈部有无包块、脐部和发绀有无分泌物及感染情况、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是否正常、四肢是否对称等, 必要时借用辅助仪器进行检查。定期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运动发育机能、智能及视力进行检查,并针对检查出现的问题进行管理干预, 同时及时将异常早产低出生儿进行转诊治疗。

1.2.4 居住环境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居住的环境需保持卫生清洁, 婴儿室要保持空气流通, 并给婴儿提供安静的环境,室温以22~27℃为宜, 婴儿的体温保持在36.5~37.5℃为正常,婴儿手足温暖为正常。

1.2.5 喂养指导 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必须要强调以母乳喂养为宜, 提倡并鼓励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母亲对其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 并进行按需哺乳, 同时, 教会婴儿家长母乳喂养的技巧, 并注意哺乳卫生,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对乳汁分泌造成影响。若母乳不足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时, 建议家长使用早产儿配方奶进行喂养, 同时要注意喂奶量, 避免因喂养过度造成婴儿肥胖。

1.2.6 疾病预防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需按时做预防接种,管理医生指导婴儿的家长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并且多晒太阳,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满月后可每天进行必要的户外活动,时间以5~15 min为宜, 之后时间逐渐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从出生后开始服用维生素D每天800 U, 3个月后改为每天服用400 U, 目的是预防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现佝偻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2周后进行铁剂补充, 按每天补充铁元素2~4 mg的量进行, 目的是防止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现缺铁性贫血。具有有氧治疗史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需在出生后的4~5周内进行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并对消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感染疾病进行早期预防。

1.2.7 发育指导 管理医生需鼓励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母亲多与婴儿进行母婴交流, 婴儿的家人多与其进行皮肤接触、微笑、说话等, 以被动的形式来操控并促进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感觉及知觉发育, 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早教。管理医生需指导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家长对小儿生长发育图进行了解及使用。

1.2.8 定期随访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满月后可转入儿童系统进行管理, 复查1次/月, 同时, 管理医生对其进行体检、指导、护理、喂养等干预措施, 并定期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佝偻病血生化、血红蛋白的智能筛查, 针对筛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指导, 必要时可以将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转入上一级的保健机构进行诊治。

1.3 效果判定标准 按身长体重值或年龄体重值, 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管理后的体重衡量:有效:体重值达到均值减1个标准差以上, 并维持2个月不下降, 婴儿的生活能力明显增强。无效:体重值未达到均值减1个标准差以上,或达到均值减1个标准差以上但未能维持2个月, 婴儿的生活能力无明显改变。

2 结果

2.1 社区儿保管理有效性 社区儿保管理后, 所选早产低出生体儿体重有效提升32例, 见表1。

表1 早产低出生体儿的社区管理后的有效性结果(n, %)

2.2 结案转正常儿管理的情况 本次研究所选的33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均结案转为正常儿进行管理, 其中, 3个月结案14例, 占所选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42.42%;4个月结案9例, 占所选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27.27%;5个月结案6例,占所选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18.18%;6个月结案3例, 占所选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9.09%;8个月结案1例, 占所选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3.03%。

3 讨论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是不良妊娠的结果, 不但会造成较高的围产期发病率与死亡率, 而且会影响成活者日后的智力发育及其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 所以, 必须加强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 同时对其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1]。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对于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较低、适应能力较差,因此,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要极为周密和小心, 婴儿的家长需要管理医生详细全面的指导[2]。低出生儿因其出生体重偏低, 出生后迫切需要生长, 大部分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期经过合理科学的护理、喂养及早期干预, 体重都能够在1周岁时赶上正常出生体重的婴儿[3]。据某项医学调查显示, 加强围产期保健能够有效预防早产发生, 有效减少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同时, 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 加强社区儿保管理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及减少其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有重要的意义[4]。另外, 社区婴幼儿保健服务的水平是影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重转为正常的关键因素, 其核心医疗管理在于早期的监控管理, 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各项健康指标进行定期检查及监控, 并及时对检查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及治疗干预[5]。社区婴幼儿卫生机构务必要做好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格检查工作, 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检筛查质量, 提升管理医生的专业水平,加强专案管理的力度, 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记录, 并根据病情记录及时制订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做好定期随访工作的同时, 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育儿知识宣教及母乳喂养宣传指导, 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所选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重提升有效率为96.97%。

综上所述, 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社区儿保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体重, 使其尽快赶上正常出生体重儿, 值得推广应用。

[1] 王波.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社区儿保管理.中国社区医师, 2014, 9(11):145.

[2] 杨建红.低出生体重儿生长状况分析及社区干预模式探讨.基层医学论坛, 2014, 3(18):23-24.

[3] 赵奕怀, 蔡琍璇.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广东医学, 2012, 7(14):174.

[4] 任树华, 刘翔, 杨阳.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生长状况的影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6(7):79.

[5] 孙家俊.早产儿护理新进展.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3(4):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180

2015-02-06]

518122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妇幼保健院(周海山);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李月香)

猜你喜欢

结案体重儿早产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配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的作用分析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结案是销售流程进展的自然结果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调解结案与判决结案的适用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