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观察

2015-05-08马琦张艳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4期
关键词:转移率宫颈癌淋巴结

马琦 张艳玲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观察

马琦 张艳玲

目的 观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方法 54例宫颈癌患者, 按照是否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分为A、B两组, 各27例。A组行术前新辅助化疗, B组直接手术,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效果。结果 A组患者化疗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显著缩小,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脉管受累率及淋巴结转移率较B组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化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有利于肿瘤切除, 安全性高。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宫颈癌是危及女性生命健康的排在首位的恶性肿瘤, 以手术及放化疗治疗为主, 但在临床实际治疗中, 单纯治疗难以取得效果。近年来新辅助化疗在临床应用中日益受到重视,术前新辅助化疗为促进手术有效实施起到显著效果。现作者以27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术前新辅助化疗, 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4例宫颈癌患者于2012年1~12月到本院就诊, 经宫颈活检病理切片诊断为宫颈癌[1];年龄25~56岁, 平均年龄(43.6±6.7)岁;FIGO临床分期:Ⅰb1期12例,Ⅰb2期18例, Ⅱa期14例, Ⅱb期10例;患者均为首次治疗,局部病灶>4 cm;心、肝、肾等功能正常;按照是否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分为A、B两组, 各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术前行TP、TC、PF方案化疗,第1天, 取135~175 mg/m2紫杉醇静脉给药, 期间采取地塞米松、苯海拉明、雷尼替丁等药物预防紫杉醇过敏;同时取70 mg/m2顺铂静脉滴注;TC方案:135~175 mg/m2紫杉醇,卡铂AUC(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5, 静脉滴注;PF方案:75 mg/m2顺铂, 1000 mg/m2氟尿嘧啶, 于第1~5天静脉滴注。化疗2~3个周期。患者结束化疗后, 于2~3周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要求保留卵巢宫颈腺癌者可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B组直接采取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1.3 疗效判定标准[2]按照WHO实体瘤近期疗效判定, 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 持续时间超过4周;部分缓解(PR):肿瘤体积缩小>50%, 持续时间超过4周;稳定(SD):肿瘤体积缩小<50%或增大<25%, 持续时间超过4周;进展(PD):肿瘤体积>25%, 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颈癌肿瘤直径化疗前后变化情况分析 A组患者化疗前肿瘤直径(4.36±0.34)cm, 化疗后(2.71±0.18)cm, 化疗前后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近期总有效率对比 A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74.1% (20/27), 即CR9例, PR11例, SD6例, PD1例;B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70.4%(19/27), 即CR8例, PR11例, SD6例, PD2例;两组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脉管受累率及淋巴结转移率较B组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具体情况对比[, n(%)]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具体情况对比[, n(%)]

注:与B组对比,aP<0.05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宫旁受累率淋巴脉管受累淋巴结转移A组27 182±48a351±64a2(7.4)5(18.5)a8(29.6)aB组27264±58548±863(11.1)13(48.1)18(66.7)

2.4 不良反应 A组患者主要表现为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骨髓抑制等, 经对症治疗后2~3 d恢复, 无肝肾功能异常情况。

3 讨论

宫颈癌临床治疗时以手术及放化疗治疗为主, 但对于早期高复发率宫颈癌患者来说, 单纯治疗难以取得效果。同时对于晚期肿瘤体积较大的患者来说, 也难以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根治性子宫切除及放射治疗在治疗宫颈癌中占据着首要地位, 但大量资料[3]显示, 患者生存率并没有得到改善,且大体积宫颈肿瘤尤其是宫颈肿瘤直径>4 cm, 存在较高的淋巴转移率, 且肿瘤侵入深肌层, 进一步增加乏氧细胞, 降低其放疗敏感性, 使肿瘤转移灶难以杀灭, 使患者生存率无法提高。通常宫颈癌治疗失败是因为肿瘤复发、转移或局部未控制, 因此术前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积极控制宫颈癌转移率。新辅助化疗是近年来常用术前辅助化疗方式, 针对于局部的病灶较大肿瘤来说, 可有效消灭微转移灶, 缩小肿瘤体积, 减少肿瘤范围, 降低肿瘤分期[4], 使手术效果显著提高。

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卡铂等是临床常用有效化疗药物, 分别联合, 对改善肿瘤实际情况, 促进手术的顺利实施起到显著效果。术前新辅助化疗, 可明显缩小肿瘤体积,促使手术顺利实施。且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脉管受累率及淋巴结转移率较B组明显减少(P<0.05)。则说明,通过术前新辅助化疗, 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 可相应的减少手术时间, 降低术中出血量, 使手术质量显著提高。且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 使宫旁浸润情况明显改善, 降低脉管受侵率, 使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减少, 以此相应的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提高其生存率。而在近期疗效中, A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74.1%, B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70.4%,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化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说明新辅助化疗患者, 不会影响患者恢复质量, 安全性高。

患者在行新辅助化疗之后, 有效实施手术, 选择合适手术时机是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环节, 通常患者在行新辅助化疗结束后, 宫颈周围结构清楚, 容易剥离, 无严重粘连, 结束3周后实施手术则是最佳时期。

综上所述,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有利于肿瘤切除, 安全性高, 利于控制肿瘤侵犯率及淋巴结转移率, 促进手术的顺利实施, 提高手术质量, 相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其应用价值显著。

[1] 黄群欢, 黄燕, 蒋宋薇, 等.宫颈癌术前PC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1(4):663-664.

[2] 刘巧丹, 石少权, 刘长青, 等.宫颈癌术前同期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比较.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2, 19(11):860-862.

[3] 潘玫, 李隆玉, 罗兵, 等.紫杉醇在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现代肿瘤医学, 2009, 17(4):711-712.

[4] 赵晓东, 吴为群, 茅红艳, 等.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价值.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1, 24(5):397-39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134

2015-04-01]

272000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马琦), 健康保健中心(张艳玲)

猜你喜欢

转移率宫颈癌淋巴结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离散广义Markov 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稳定性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