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稳定型冠心病疗效对比

2015-05-08董春林蒋立民董振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4期
关键词:瑞舒伐稳定型血脂

董春林 蒋立民 董振宇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稳定型冠心病疗效对比

董春林 蒋立民 董振宇

目的 探讨在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应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8例。两组均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 对照组剂量为10 mg/d, 观察组剂量为40 mg/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 不良反应发生率(7.1%)低于对照组(28.6%),治疗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且加大使用剂量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改善血脂指标, 值得推广使用。

冠心病;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经济水平的提升, 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 再加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导致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1]。冠心病属于慢性疾病, 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老年患者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心绞痛,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研究显示, 高血脂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因此降低血脂水平成为治疗的关键[2]。为此, 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本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56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8例。对照组中男15例, 女13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70.5±2.2)岁;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4.6±1.5)年;合并高血压15例, 合并糖尿病8例。观察组中男14例, 女14例;年龄60~80岁, 平均年龄(71.3±2.6)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4.8±2.7)年;合并高血压13例, 合并糖尿病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标准 ①依据《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3], 患者心电图检查显示ST-T段改变, 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升高。②排除他汀类药物过敏患者, 继发性高血脂患者, 肿瘤或感染患者, 肝功能低下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等, 在此基础上, 使用瑞舒伐他汀(英国阿斯利康公司, 进口注册证号:JX20050198、JX20030283)进行治疗, 对照组剂量为10 mg/d, 观察组为40 mg/d, 于晚餐后服用。治疗期间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4个月后观察疗效。

1.4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2级,心电图显示ST段下移减小;有效: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1级, 心电图显示ST段下移减轻;无效:患者治疗前后变化不大, 心功能改善不明显, 甚至进一步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 包括TC、TG、HDL-C、LDL-C。③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 对照组为75.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TC、TG、HDL-C、LDL-C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均有所改善, 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TC=2.990, P=0.004<0.05;tTG=2.380, P=0.020<0.05;tHDL-C=2.377, P=0.021<0.05;tLDL-C=3.336, P=0.001<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对照组为28.6%,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m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指标观察组(n=28)对照组(n=28)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C6.14±0.77a4.89±0.62b6.16±0.755.41±0.68 TG2.25±0.61a1.66±0.56b2.24±0.582.01±0.54 HDL-C0.75±0.22a0.93±0.11b0.77±0.240.85±0.14 LDL-C3.86±0.74a2.56±0.58b3.85±0.773.10±0.6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n, n(%)]

3 讨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中, 普遍存在高血脂的现象, 不仅是引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会带来诸多并发症。一方面加快了冠状动脉硬块的形成, 且会加重高血压和糖尿病病程;另一方面会导致肝硬化、胰腺炎、血管疾病的发生[5]。因此,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 对于治疗冠心病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汀类药物广泛应用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 主要作用机制是调节血脂水平, 延缓冠状动脉的硬化程度, 起到抗炎抗血栓的功效, 同时能够保护神经[6]。瑞舒伐他汀能够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 从而降低胆固醇含量, 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减少, 减轻对血管壁的损害, 阻止冠状动脉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但在使用剂量上, 尚且存在不一致的看法。许琳等[7]研究称, 大剂量瑞舒伐他汀会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将血脂水平调节在理想的范围内, 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75.0%。在不良反应上, 观察组仅有1例皮疹和1例消化不良发生, 占7.1%, 远低于对照组的28.6%。另外,患者的TC、TG、HDL-C、LDL-C等指标明显改善, 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且加大使用剂量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改善血脂指标, 值得推广使用。

[1] 赵慧琴.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观察.基层医学论坛, 2014, 2(35):4798-4800.

[2] 梁文桂.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安全性.大家健康(下旬版) , 2013, 23(16):78.

[3]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华内科杂志, 2010, 20(4):254-255.

[4] 钟幼玉.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中国全科医学, 2010, 20(14):1593-1594, 1596.

[5] 刘茀.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症疗效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6(14):1554-1555.

[6] 赵晋霞.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9(10):53-54.

[7] 许琳, 李晓燕, 韩淑芳, 等.瑞舒伐他汀对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影响.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18(2):137-13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103

2015-03-12]

116000 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瑞舒伐稳定型血脂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浅谈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蒙医诊治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