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地尔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分析

2015-05-08张馨吴素铭张立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4期
关键词:黄色素红花内皮

张馨 吴素铭 张立春

·药物与临床·

前列地尔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分析

张馨 吴素铭 张立春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1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 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注射液及红花黄色素联合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用红花黄色素组(对照组), 各60例, 对两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 对照组为5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和红花黄色素联合应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优于单用红花黄色素,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前列地尔;红花黄色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下肢的局部表现, 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肢体慢性缺血性综合征。动脉内膜粥样改变导致血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 出现下肢血液循环障碍, 临床表现为肢体发凉、怕冷、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 严重时可出现溃疡或坏疽。前列地尔是一种高活性物质, 属于天然前列腺素类物质, 可通过增加腺苷酸环化酶和磷酸二脂酶的活性, 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增加, 激活相关的蛋白激酶, 与受体结合后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合成和聚集, 刺激新生血管的生成, 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 增加机体供血供氧, 防止血栓的发展, 达到改善微循环的效果。前列地尔与病变血管有极强的亲和力,具有靶向性, 且降低了肺部的灭活率, 作用持续时间明显延长[1]。红花黄色素中含量最高且具有活性的成分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 它能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清除体内自由基、防治再灌注损伤。本组应用前列地尔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近期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20例, 全部患者均符合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ACC/AHA)新版外周动脉疾病诊疗指南[2]标准。两组病例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由专科医师进行查体、下肢血管彩超或造影检查。入选条件:①年龄≥60岁, 性别不限;②下肢血管彩超或造影证实有下肢血管闭塞或狭窄;③踝肱指数(ABI)<0.9;④临床出现间歇性跛行, 下肢疼痛, 感觉异常。排除条件:①下肢或足部溃疡;②对前列地尔或红花黄色素过敏者;③1个月内发生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出血性疾病者;④肝、肾、心、脑功能异常者;⑤伴有恶性肿瘤、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⑥ABI<0.4, 需要血管外科或者介入干预治疗者。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60例。治疗组, 男32例, 女28例, 年龄51~87岁, 平均年龄(68.3±6.5)岁;对照组, 男3l例,女29例, 年龄50~89岁, 平均年龄(67.5±7.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50 mg, 1次/d,静脉滴注, 14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中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者给予常规降压、降糖、降脂治疗。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 1次/d, 静脉滴注, 14 d为1个疗程。给药前后观察患者的疼痛感, 测定无痛行走距离和耐受疼痛的最大行走距离及ABI。两组均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 1次/d, 和阿托伐他汀钙20 mg, 1次/d, 同时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 1次/d, 静脉滴注, 14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未同时使用其他扩血管药。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间歇性跛行、疼痛、麻木感、皮温等)改善情况、下肢血管彩超或造影改善情况及ABI改善情况判断疗效: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均明显好转, 最大行走距离和无痛行走距离增加>100 m, 或者ABI提高>0.2, 下肢血管彩超或造影明显改善;②有效:症状好转,但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略有改善或改善不明显,最大行走距离和无痛行走距离增加50~100 m, ABI无变化,下肢血管彩超或造影略有改善或改善不明显;③无效:症状无变化, 下肢血管彩超或造影以及ABI无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24例, 有效31例,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显效1例, 有效33例,无效26例, 总有效率5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均未见任何药物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周围血管性疾病[3], 可导致血管内皮受到严重损伤, 进而诱导脂质在血管内皮下发生沉积, 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 继而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迅速增殖, 引起血小板聚集, 血管内形成血栓, 血管管腔变得异常增厚和狭窄, 最终导致患者的下肢出现供血不足现象;当血管内皮遭到严重损伤后, 可使得内皮收缩与舒张因子,抗凝与促凝因子以及生长和抑制因子三个系统失去平衡状态。因此, 血管内皮生理功能出现失调是发生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起始事件[5], 故改善血管内皮生理功能是临床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重点。前列地尔具有抑制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起到抗炎作用, 能增加红细胞内cAMP的含量,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 降低血液粘度, 调节环磷腺苷水平和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酶活性, 改善微循环, 抑制血小板凝集, 防止血栓形成。红花黄色素可增强机体的氧化损伤反应, 清除自由基, 降低炎症反应, 抑制脂质过氧化, 抗血小板聚集, 抑制血栓形成[6,7]。作者联合以上两种药物,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 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前列地尔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McDermott M.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Epidemiology and drug therapy.Am J Geriatr Cardrol, 2002(11):258-266.

[2] Hirs AT, Haskal ZJ, Hearzer NR, et al.ACC/AHA 2005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lowerextremity, renal, mesenteric, and habdoyminalaortic).Circulation, 2006, 113(11):e463-654.

[3]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07)写作组,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07).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7, 26(10):725-740.

[4] 邬松林, 谢秋容.动脉硬化的检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 10(2):95.

[5] 曹剑, 李小鹰, 赵沙沙, 等.老年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内皮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无创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3, 5(4):230-232.

[6] 李继红, 徐国良, 林淑梅, 等.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6):932-939.

[7] 郝凌霄, 李勇, 魏彤.红花黄色素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的影响.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14):94-9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087

2015-03-18]

130011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猜你喜欢

黄色素红花内皮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黄色素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心肌损伤
HPLC法测定德都红花七味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
内皮前体细胞亚型与偏头痛的相关性分析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