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农民协会的启蒙与发展

2015-05-07周楠

成长·读写月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农民协会国共合作河南

周楠

【摘 要】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后,河南农民运动和农民协会具备了充分的发展条件,历经了从启蒙到衰退的四个时期后自然消灭,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为苏维埃政权所代替。

【关键词】国共合作;河南;农民协会

国共合作后,中共北方区委对河南高度重视,把河南工作放在北方五省的首位,李大钊提出:“在估量革命动力时”,必须充分注意到,“农民是其重要的成份”。他还指出:只有将农民组织起来,才可以形成一支巨大的革命力量,大大加速中国革命的步伐。加之河南省内中共和国民二军建立的统一战线所带来的有利局势、河南省国民党党部的成立并开展工作以及全国农民协会章程的颁布,为河南省的农民运动和农民协会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提出“宣传农民、组织农民的方法,自当从目前的实际问题入手”、“佃农、半自耕农、雇农有共同能够组织以反对大地主之可能时,应适用联合的农民协会的组织”;5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震动中州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热情;驻豫国民二军在李大钊、王若飞等同志的争取下,倾向革命,拥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支持工农运动。在王若飞等同志领导下,河南各地中共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和工人运动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打破了“二七”罢工失败以来的沉寂局面。这年夏天,参加“国民会议促成会广东军人代表回到河南”[1],积极传播广东农民运动的经验。

中共河南党组织领导人王若飞等同志抓紧这一有利的时机,根据党的“四大”关于《农民运动议决案》和广东农民运动的基本经验,分别在郑县、荥阳县、蜜县、信阳县进行农运试点,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协会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1925年6月,中共特派员王若飞派共产党员萧人鹄、戴培元、唐世奎等十数名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到郑县、荥阳县、密县一带开展农民运动,萧人鹄是广州黄埔军校二期学生,他“用广东省农会特别专员名义,从事工作很得农民的信仰”[2]。中央为加强对河南农民运动的领导,又派从苏联回国的胡伦到河南,王若飞决定由胡伦到荥阳成立党小组,任组长,同时党组织又派豫丰沙厂工会负责人张丙戊等由工人运动转向农民运动,到荥阳同萧人鹄、戴培元等一起搞农民运动。

他们先以京汉铁路总工会和国民二军的名义,沿铁路地方做调查工作,在郑县、荥阳县、蜜县境内,找些老贫农或进步青年,调查农民的土地占有、苛捐杂税等政治经济生活情况。然后深入农村,访问贫苦农民与敢于斗争的人,同他们谈话;或与进步青年谈话,得到赞许之后,安下住处,组织宣传队宣传新文化,反对旧礼教,破除迷信,教唱《打倒列强》歌、《国际歌》、《少年先锋队歌》、《告同胞》、《农工歌》等革命歌曲,《打倒列强》歌唱道“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铲除军阀,铲除军阀!农民协会万岁!农民协会万岁!齐欢唱,齐欢唱!打倒劣绅!打倒劣绅!铲除讼棍!铲除讼棍!农民协会万岁!农民协会万岁!齐欢唱,齐欢唱!减少杂差!减少杂差!反对预征!反对预征!农民协会万岁!农民协会万岁!齐欢唱,齐欢唱!实行协作,实行协作!改良生活,改良生活!农民协会万岁!农民协会万岁!齐欢唱,齐欢唱!”[3]《农工歌》的歌词是:“青的山,绿的水,灿烂的河山!美的衣,鲜的食,玲珑的楼阁!谁的功,谁的力,劳动的结果!全世界,农工们,联合起来啊!”[4]。通过教唱革命歌曲的形式,把四里八乡的农民聚集起来,讲解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原因,号召农民向工人阶级学习,组织起来,和工人阶级一起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铲除军阀、平均地权,进而组织农民协会。“每到一个村,先唱革命歌曲,或放唱片,吸引群众,等群众多了就讲当地农民的痛苦生活、穷苦原因,指出只有起来反抗压迫、剥削,抗捐抗税,争取百姓当家作主,才能解除痛苦。但是一个人一个人的单干不行,必须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成立农民协会,大家齐心闹革命,才能成功”[5]。萧人鹄、戴培元、胡伦、霍云甫、唐士奎、刘精墨等同志到荥阳县水磨村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协会时,住在一个窑洞里,单独起火做饭。他们“蓬发短服,艰苦卓绝”地活动两个月多月,终于在1925年7月底和8月中旬,建立了河南省第一个村级农民协会——水磨村农民协会和第一个区级农民协会——水磨区农民协会。很多农民都加入了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一万五千余人”。[6]他们还成立农民夜校,识字班,把农民协会设在那里,一方面教会员识字、学文化;一方面讲解《向导周报》、《中国工人》、《农民报》上发表的革命书信、中共决议、宣言、农协的决定等等内容。《新青年》上季刊的文章,是对农民协会会员宣讲的重要内容。通过讲解,让他们明白农民受苦受难的根源及救国救民的目的和办法。同时发展了一批农民党员,成立起妇女会,建立了县村党支部,为农民运动和农民协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共产党员王克新、周兴育在信阳主持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5年8月18日,领导建立了柳林镇农民协会,“地址假柳林镇之柳林区立小学校,到会农民约达六百名以上,且大门布置美丽,会场设备辉煌,农民对之有无上的兴趣与奇讶。会场之中,除普通设备外,并悬挂有名[各]代表团体赠送致贺之喜联、喜帐、喜票等赠品”[7]。1925年9月8日,董伯村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在该村小学操场召开,信阳国民党市党部,京汉、陇海铁路两工会,信仰人力车夫工会,厨业工会等,均有代表前往参加庆贺。会议当场推定周冠英等12人为执行委员,签名入会者有1700多人。会议还公开宣布了成立宣言, “亲爱的农友们!我们受有产阶级之压迫,一天在很热的太阳底下做工,或大雨淋淋的底下做工。我们所受的痛苦,世界上还有谁比我们更厉害呢?农友们,我们也是人呵,为什么我们这样的痛苦,不工作的人到反安乐呢?我们不是少一只耳、少一个眼睛,不过没有团体罢了。你们看广东的农民,有了团体,还有谁敢欺负他们!我们若有了团体,也是一样的。农友们,赶快组织起来,组织在集中统一旗帜之下,以寻找我们的生路。本会在此成立之日,敢郑重地宣言,我们有客观条件之压迫,逼成我们的自卫组织,所以农民协会,不啻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愿将在炎(热)天下的汗珠,和冷风吹面的热泪,灌溉保障我们的农民协会,使之发荣[芽]滋长,落成扩大,而(为)普遍的集中组织”,[8]号召农民加入农民协会。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民协会国共合作河南
冰岛政府与农民协会签署新农业政策框架协议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全国首个省级职业农民协会在陕西成立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皖南事变原因研究综述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政策策略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纪念第一次国共合作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