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2015-05-07陈静

成长·读写月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陈静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培养大学生成才的有效方式,自然要承担起调适大学生心理,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实际工作中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补效应,促进两者有机结合,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改变,新的“三观”出现碰撞和交融,所以我们大学生从思想上心理上遇到困惑和不解是在所难免的,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远大于以前。鉴于目前新形势下,由于新旧观念的不断冲突,对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思想意识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冲击,这样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我们不仅要解决大学生实际存在的错误观念,而且还要找到使他们产生错误观念的深层次的原因。既要做的治标又要治本。我们的大学生应该是一群具有高尚思想,高尚文化品德底蕴的社会主流人才。所以我们为了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栋梁,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用人文精神感化和教育学生,真正把学生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位置。

一、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是祖国的希望,是跨时代的接班人[1],但是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由心理健康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不断的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近些年一直关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因环境的改变产生的心理障碍。告别了中学时代,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乡,离开疼爱自己的父母,进入这个“大染缸”,大学生活展现给大学生的是一个全新的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所处的社会、校园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改变给每个大学生带来各个方面不同程度的适应性心理问题,这些都容易令一部分学生产生焦虑、茫然、孤单、苦闷、不安、失落等不良情绪。

(二)自我评价的心理障碍。现代的大学生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过度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当发现理想与现实不符的时候,他们缺少正确的摆正心态和做正确的自我评价的心态,无法自我接纳,无法正视和认同自我的优缺点。这些可能都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身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少经受挫折和缺乏锻炼,所以一旦出现梦想与现实的落差便无法接受事实。

(三)因人际关系不和产生心理障碍。现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迫切并强烈的有与人交往的需要,但由于缺乏生活锻炼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更因为交际能力薄弱,会有恐惧、自卑、不合群的表现。

(四)恋爱方面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碍。大学生是正处于青年期,生理和心理都日趋成熟的年纪,他们渴望爱情,幻想爱情,这没有错,我也很鼓励现在的大学生恋爱,但他们缺乏对爱情的认知,想法过于单纯片面,情感属于易冲动型的,无法正确的应对恋爱中带来的一些实际的问题,失恋和性意识困扰,性压抑都会使他们在情绪上、心理上、交往上受到各个方面的干扰,由此引发诸多的心理问题,处理不好甚至会走向极端。

(五)无意感心理障碍。多年年高考的压力下苦熬出来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感,思想上极易产生轻松情绪,加上进入大学以后又没有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造成一些大学生感到事事没劲,精神萎靡,学业荒废,缺乏动力,出现无意义感心理障碍。

(六)就业的心理障碍。由于现在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就业难与贫困生群体增多,使他们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心理压力剧增,产生不安定心理。 现在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生活节奏之快,社会竞争之剧烈,新旧观念的更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许多困惑,大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意识和心理都存在者显着的年龄特征。由于环境和学生自身的因素,他们的世界观和心理的不稳定性表现的更为显着。他们是正在成长中的知识分子,一方面他们比其他社会青年具有更高的学术知识,智力高,逻辑思维能力强,反应敏捷善于思考,思维活跃,敢于标新立异,具有顽强的探索精神,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国的教育体制使他们大学前的生活里只知道书和考试,缺乏社会经验和生活磨难想法脱离实际,有时好走极端,盲目缺乏主见,易受错误思潮的影响,所以怎样在多元化的环境中让我们的学生保持和观念中让学生保持正确的政治观和健康的价值观,是我们现在最为棘手的问题。

二、从学生、教育内容及方式方法方面看

从高校学生对思想教育的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上来说,高校学生对思想教育虽然都持认同的态度,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强。从高校学生对思想教育进展情况的认识来说,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思想教育的德育甚至智育功能,但有相当部分学生仅仅把思想教育理解为国家灌输意识形态的一种方式,认为它就像国家的新闻媒体一样只起一种简单的宣传作用,并且认为这样有利于国家政治统治职能的加强。

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思想教育的认知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大学生的思维虽然还不完全健全,但毕竟都是各方面比较突出的人才,对事物有相当的理解能力。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两课”是大部分高校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甚至是唯一的内容,教育教学方式早本宣科的情况也很普遍。

三、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必然的联系和共同点

我们教育工作者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付出了自己的心血,我们分别从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从各个角度、使用各个方法开展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他们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学生的思想上入手,学生要有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三观”,而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离开学生的健康的心理。因为健康的心理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将其转变为自己的信仰,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更好的扩展和延伸,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方法。所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改正心理偏差、战胜心理疾病、促进心理健康、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最为重要的途径,还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进一步的提升,对那些具有远大抱负和追求的学生和其他一般的同学相比较更具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辨别能力,更会以一个积极的态度顽强的毅力来做好自我调适,自觉培养健全的人格。endprint

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借鉴其有效的方式方法吸收其精华的部分,互补两者之间的差异。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机结合和互补现在高校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在长年的实践中已经整理出一套自己的理论和有效的方法,比如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表扬与批评结合的原则,这些原则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不仅符合了其客观的规律,也符合学生们心理活动规律。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有的时候过多的流于表面,过多的强调了外在的一些东西,忽视了是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实际的考虑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也没用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使工作收效甚微甚至出现负面的效果。

四、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今的大学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人际交往、学习压力、适应社会、就业问题等各种方面的困难和烦恼,他们的身心被焦虑、抑郁侵蚀,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面要寻找突破口来帮助他们,我们要从观念上、内容上、方法上、管理上、组合机构上等诸多方面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不仅可以解决现代大学生种种的心理问题,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拓宽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学生的一些思想道德问题的出现可能往往是心理障碍所导致的,反之,一些心理障碍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思想道德问题所引起的。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更深入地理解人和人性思维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对推进教育科学化、系统化的进程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应该自觉的学习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并能良好的运用的工作中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以很好的灌输给学生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而且还要用吩咐的心理学理论方法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思想意识,有效的促进大学生们健全的人格形成和发展,拓展并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思维空间,更深入的给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他们价值观的偏离,更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陈学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心理教育[J].教育探索,2005(4):91

[2]许敖敖.我们怎样培养面向二十世纪的人才[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108-109

[3]雷英.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90.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