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5-05-07邹华凤

成长·读写月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语文

邹华凤

【摘 要】语言是人类社会交流的基础,小学语文是学生系统学习语言的第一课,所以也是接触人类思想的第一个窗口。小学语文是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也是小学生德育工作的第一个突破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既是十 分必要,也是非常有利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是学生系统接触人类语言的第一步,自然也是接触人类思想的重要步骤。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德育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就整体状况来说,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发挥仍然不够,这主要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小学不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不注重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另外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德育内涵挖掘不深、不透、不够,不能有效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第三,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功底不够扎实,在思想认识上不注重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这些都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的发挥。面对这些问题,只有不断地使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注重发挥其德育功能,才能切实加以解决。

课堂上的德育工作是完善小学德育、充实小学德育手段的需要。教育部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是: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从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来看,教育部确定的六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是从宏观上对小学阶段德育内容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加以细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而这些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并且更为具体化、直观化。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内容,虽然不属于小学阶段德育内容的范畴,但可以对小学生的德育起到强化作用。另外,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小学德育手段;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有助于充实小学德育手段。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若干具体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各学科中占用时间比例最大,项目最多。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也应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所以,应该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此步骤,教师应当通过引导,给学生渗透积极上进的思想观念,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以达到智育与德育的自然融合。

在散文、诗歌等情感性较强的文章教学中,教师会对课文背景或相关气氛进行一些介绍,或模拟真实情境以制造氛围,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有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情感的理解,同时也是与此类情感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良好时机。

小学生阅历很浅,所以很多思想对小学生来说是无本之木,因为他们没有经历或了解相应的事件或人物。品德基础的建立离不开活生生的事例。语文教材中的事件或人物大都性格鲜明,能给小学生明确的是非观念。所以,用好教材,借助教材为学生树立榜样是一项顺水推舟的工作。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向文章中的人物学习,从而达到德育目的。

(二)语文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将课堂知识和社会结合的好机会。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针对小学生处于幼稚、不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交织且其行为富于模仿性的特点;课外活动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其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可以通过举办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等形式开展语文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三)教师的影响

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在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良好的形象,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镜子。这方面的影响其实不限于语文教师,而适用于所有授课老师和教辅人员。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要点

(一)形式多样化

小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缺乏耐心,形象地说就是“猴子屁股坐不住”。对小学生的任何教育,无论文化课、思想道德、体育还是劳动技术,几乎都取决于一点:能否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德育工作也不例外。好在我国语文有着浩如烟海的素材故事,而技术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软硬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和花样百出的课堂内容是吸引小学生、加强德育效果的不二法门。

(二)切忌主次不分

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相统一的教学方法,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过度注重德育工作会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

(三)可以配合其他思想教育

小学生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在语文教学中,凡涉及的内容都可以有选择地进行一些介绍。如议论文之于德育、说明文之于科学、诗歌之于音乐等。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又达到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