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

2015-05-07袁华金

成长·读写月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体验学习

袁华金

【摘 要】体验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或者说,通过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体验式学习会给学习者带来新的感觉、新的刺激,从而加深学习者的记忆和理解。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思品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运用。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学生;体验;学习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将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积累相联结的学习方式;它指向每一个个体,让每一个个体都经历学习过程,引起个体心灵的震撼、内省、反思,激发对学习材料的独特领悟,将个体独特的心理内容、体验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展现;它是学生内部积累与外部学习材料发生联系的一个张力场,在情境创设、角色互换、激发回忆等条件作用下,学生已有的与新的学习材料相关的知识积累、事理感受、人生体验便被激活、催化起来,并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进行多次地加工、创造,不断地冲突、顺应、融合,从而累积新的体验。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期求成功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品德与社会课。

一、营造民主学习环境,引发情绪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要求教师要关心每个学生、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人都蕴藏着学习的巨大潜能,只要努力学习,人人都能获得成功。除了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主动关心学生,更要学会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加倍关注。要着力培养他们成功的心理、自信的心理。使每个学生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我能行”。面对学困生,老师不能放弃和歧视他们,而更需要经常关注他们,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出现错误不指责,多鼓励,课后多和他们交谈,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和成功的信念,适度要求,让他们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

课堂教学已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产生共鸣的过程。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多思善问,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允许学生说错、做错,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敢于否定所谓“权威”定论;要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奇思妙想”;要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才能使每个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才会从束缚和紧张的阴影中摆脱出来,焕发出好奇的天性,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探索创新、不断进步和完善。

二、创设愉悦学习情境,激发情感体验

认知是产生情感的基础,情感是形成行为的前提。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特定情境,创造一种情感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进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的内化效果。

角色扮演,换位体验。角色体验的核心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模拟体验。在角色中,既包括了对人物的模拟,也包括了对事件的模拟。在不同的角色中,学生通过亲身模拟,身临其境,引发学生辨析、判断,产生不同的体验,从而内化为自身的需要。角色体验的方法很多,如角色扮演、小品表演、课本剧表演、模拟情境经历等。如教学《将心比心心更宽》一单元,在教学《说声没关系》一课,让学生回忆,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曾经做过或遇到过对不起别人的事情或后悔的事情,让学生汇报,然后选出其中典型性的实例,让学生扮演角色,现场再现。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各自角色之中,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引发儿童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去感受、去体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和经验。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事件和情境中经历体验、有所感悟、得到启迪、受到教育。

置身情景,亲身体验。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们的认识活动是与人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的,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的内驱力和催化剂。因此,品德课教学时,教者通过设置特定的情景,使学生置身其中,亲身参与,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兴奋状态,激起主动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欲望。学生激起的情绪,成为需要的推动,促进教育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教学《走进市场》时,把教室作为学生体验当售货的具体环境,开展爱心义卖,让学生亲自销售自己准备的“商品”。开始时,有的学生不好意思叫卖,有的学生不会讨价还价,有的没盈利,有的亏了本……在这项活动中,学生们身临其境地完成了身心体验。这使学生感受到当售货员真不容易,要赚钱更不容易。自己成为体验者,产生与体验对象相一致的情感和心理,亲身体验,情感升华。

三、走进现实学生生活,引导实践体验

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教学要走向生活,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做到学以致用,回归生活。品德课要体现“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接受“活”的教育,“动”起来,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中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把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实践体验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社会调查、辩论、竞赛、采访、实际操作等,这些形式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潜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合作精神得到加强,道德品质得到内化。如教学《保护环境》一课,让学生去了解我们身边的环境状况如何,又怎样去解决?带着这样的问题,组织学生深入街道、河流、农贸市场调查访问、搜集材料。在课堂汇报时,孩子们感慨万分,娓娓道来。他们知道了城区脏乱差和环境污染的状况,产生对污染环境的厌恶和憎恨的情感,就有了对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建议和点子。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加深了对环保知识的认识。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体验的良好环境,让每个学生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和独特见解,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真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体验学习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