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成语教学的趣味性

2015-05-07董李

成长·读写月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成语趣味活动

董李

【摘 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明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教学的内容是否有趣,我们可能决定不了。但是,教育教学方法、活动的形式是否有趣,是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的体现。成语教学受重视的程度与成语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极不相称。针对成语教学形式机械单一、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的现状,我们通过设计一系列颇具趣味性的活动:记忆类活动、思维类活动、语言类活动、综合类活动和游戏类活动等加以改善。

【关键词】成语;趣味;活动

成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结构严谨、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极具表现力。学习成语,不仅可以拓展知识视野,增强文化底蕴,而且可以从中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受到审美情趣的教育。我们如何才能做好成语教学呢?

一、记忆类活动

(一)成语接龙

1.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由最前面的一名学生按一定的要求说出第一条成语,然后以“开火车”的形式,要求下一位同学用这条成语的最后一字作为下一条成语的第一个字,说出一条成语。如此类推,看哪一列“火车”开得最快、拖拉的“货物”最多。例:

第一组 一本万利———利令智昏———昏天黑地———地老天荒……

第二组 安居乐业———业精于勤———勤学好问———问心无愧……

2.活动意义。开展成语接龙活动,把原本枯燥、机械的记忆活动,变成了紧张、刺激的小组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不乏欢声笑语。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为了“捍卫”本组的“荣誉”,为了让成语接龙活动更加“好玩”,会在课余时间自觉地加强对成语的读、背活动。原来的“要我背”变成了现在的“我要背”,学习态度也由“被动”变成了“主动”。

(二)成语对对子

1.活动形式。可以以同桌为单位,一对一;也可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二对二;还可以以男、女生为单位,男对女。对对子的内容可以是“正对”,也可以是“反对”。由甲方出上联,让乙方来对。如果乙方对上了,则反过来由乙方来出上联,让甲方来对。

例:虚情假意:正对———装模作样 反对———推心置腹

2.活动意义。用成语来对对子,有利于“对对子”这种古老的文学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活动颇有传统文化韵味。为了“应对”,学生除了要熟读大量的成语词条,还要对每条成语的结构形式、意义内涵、感情色彩等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到“得体应对”。在“对对子”的过程中,学生既是“出题者”,也是“答题者”,更是“评价者”。活动角色多重、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新鲜等因素都会提升成语学习的成效。

二、思维类活动

(一)编成语谜语

1.活动形式。由学生个人或小组根据成语的特点编写谜语,说给同学猜;也可以把编好的谜面写在小纸条上,贴在某个地方,同学猜出来后通过书面的形式告知出谜人,猜对的给予一定的奖励。例:

谜面:唐三藏西行图个啥?(谜底:一本正经)

谜面:看乒乓球比赛。(谜底:左顾右盼)

2.活动意义。猜测谜语是一种传统的、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天生就是编谜、猜谜的“高手”。为了编出一则合理的、独特的谜语,他们会挖空心思,琢磨每条成语在读音、结构、意义、情感等各方面的特点,通过联想、想象等方式,编制谜面。而猜谜的同学要经历一个类似的思考过程,才有可能猜到出谜者的意图。由此可见,无论是编制谜面的过程还是竞猜的过程,都是一个积极的心智活动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编成语歇后语

1.活动形式。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解释,也就是全句的意义所在。开展活动时,由学生或教师根据某条成语的读音特点或内容特点,编出歇后语的前一部分,然后让同学说出歇后语的后一部分,即一条相关的成语。例: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2.活动意义。编制成语的歇后语与编制成语的谜语在形式上颇为相似,但是在知识面、思维力等方面的要求上,编成语的歇后语要比编成语的谜语更高。歇后语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类是喻义歇后语,一类是谐音歇后语。要编写一条成语的歇后语,除了要对成语的读音、意义滚瓜烂熟,还要有丰富的阅读积累和生活实践经验。通过编制成语的歇后语,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扩大课外阅读面,自觉加强生活实践并积累生活经验。

三、语言类活动

(一)诵读成语

1.活动形式。把认识的成语词条按一定的规律编组,让学生一组一组地诵读。诵读的形式可以多样。成语分组的规则,可以按成语的内容分类,如:写人的、记事的、写景的、状物的等;也可以按成语结构的形式分类,如:AABB结构、AABC结构、ABCC 结构、ABAC结构等。例:

按内容分:

写人的:一表人才、风度翩翩、虎背熊腰、衣冠楚楚、相貌堂堂……

记事的: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草木皆兵、负荆请罪、囫囵吞枣……

按结构分:

ABCC 结构:兴致勃勃、风尘仆仆、风度翩翩、小心翼翼、人才济济……

ABAC 结构:百发百中、半信半疑、成千上万、古色古香、绘声绘色……

2.活动意义。组织成语诵读活动,一是可以促进对成语意义的理解和情感色彩的感悟。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唯有通过大量的诵读活动才能得之。

(二)讲成语故事

1.活动形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通过二度创作,把故事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

2.活动意义。成语的来源比较多,其中有一部分是来自古代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典故。这些故事都有具体的人物、情节,为学生“讲”故事提供了内容因素。为了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学生必须对故事的内容进行加工,这一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成语趣味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