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苓散加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2015-05-02常瑞利杨文学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五苓散充血性国药准字

常瑞利,杨文学

(南宫市冀南长城医院 心内科,河北 南宫 051800)



五苓散加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常瑞利,杨文学*

(南宫市冀南长城医院 心内科,河北 南宫 051800)

目的:观察采用五苓散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五苓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五苓散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五苓散;临床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临床上心血管病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临床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该病防治已成为心脏内科临床工作的重点之一。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水肿、脉沉细、气短、小便不利、紫绀及结代等症状,属于中医“心悸”“胸痹”“喘证”“水肿”等范畴,辨证多为水气凌心、水湿内停、瘀血内阻、脾肾阳虚。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观察采用五苓散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3~65岁,平均年龄为(51.3±3.6)岁;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4~67岁,平均年龄为(50.9±3.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吸氧、抗感染(头孢噻肟钠,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228)、利尿剂(甘露醇,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015)、洋地黄制剂(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566)治疗,调节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并采用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白云山东泰商丘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224)等常规方法治疗。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五苓散治疗,药方组成为:茯苓15~30g,猪苓10~12g,白术12g,桂枝6g,泽泻15g。临床辨证:小便不利、浮肿甚者,加大车前子、腹皮以消肿利水;咳喘甚者,加葶苈子、桑白皮以平喘泻肺;气滞血瘀者,加枳实、当归以活血行气通痹;偏于热者,加木通、车前子,去桂枝,以利水清热;痰浊重者,加陈皮、栝楼;呕吐恶心者,加砂仁、旋覆花以止呕降逆;腹胀纳呆者,加焦三仙、佛手以理气健脾。上述药材加水煎煮,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5天,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在2级以上,相应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或完全消失,患者可平卧进行休息;有效:患者心脏功能改善情况为1~2级,相应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无效:患者心功能没有得到有效恢复,且相关临床症状及体征未得到好转,甚至加重。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2个疗程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临床上心血管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呼吸困难、发绀、水肿、上腹胀痛、咳嗽咳痰及少尿等,该疾病发病机理相当复杂,主要由于患者的舒张末期压力过高导致前负荷加重,由于心肌收缩能力减弱导致患者的心输出量减少,引起患者静脉系统出现瘀血现象,由于外周血管的收缩外周阻力增大,导致患者的心脏后负荷不断增大。

中医学研究结果表明,五苓散具有短时、快速、高效的血管扩张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药物对动、静脉血管的平滑肌均具有较强的扩张效果,有效减少心脏的回心血量并降低患者的心脏前负荷;五苓散可降低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减小患者左心室的充盈压,从而使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增加,有效延缓患者的心室重构进展。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五苓散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胡雯青,陈宏珪,吴伟.五苓散加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0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14-15.

[2] 宋俊生,董文军,陆小左,等.五苓散及其加减方临床对照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1-5.

[3] KATZ DH, BURNS JA, AGUILAR FG, et al. Albuminuria 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cardiac remodeling,abnormal right an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worse outcomes in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J].JACC Heart Fail,2014,S2213-1779(14):3-6.

[3] 王书清,马丽娜,凃唯伟,等.开搏通与安体舒通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07(10):9.

[4] 阚方旭,任爱华.抗心力衰竭丸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2012(12):23-25.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10-17

常瑞利(1969-),男,河北省南宫市冀南长城医院主治医生,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

杨文学(1975-),男,河北省南宫市冀南长城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

R284

A

1673-2197(2015)04-0132-01

10.11954/ytctyy.201504070

猜你喜欢

五苓散充血性国药准字
更正声明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五苓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分析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应用价值体会
五苓散治盗汗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