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芪血颗粒联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研究

2015-05-02李云飞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叶酸片硫酸亚铁缺铁性

李云飞

(施甸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云南 保山 678200)



芪血颗粒联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研究

李云飞

(施甸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云南 保山 678200)

目的:研究芪血颗粒联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硫酸亚铁(30mg/kg·d)、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血颗粒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红蛋白(Hb)、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BC及Hb、SI、TIBC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采用芪血颗粒联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缺铁性贫血;芪血颗粒;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维生素C

小儿缺铁性贫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以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较高。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发达国家约为20.0%,而我国约为35.0%[1]。同时,该疾病对小儿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还会延缓小儿发育、阻碍小儿智力发育等,甚至产生不可逆性的智力损害。因此,本研究采用芪血颗粒联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38例,探讨其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小儿血液学学术会议(洛阳会议)通过的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2],排除先天性贫血、合并慢性感染性疾病及心、肝、肾、脾等原发性疾病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0.8~6.5岁,平均年龄为(3.5±0.5)岁;轻度贫血(Hb<110g/L)28例,中度贫血(Hb<90g/L)10例。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0.5~7.0岁,平均年龄为(4.0±0.5)岁;轻度贫血(Hb<110g/L)26例,中度贫血(Hb<90g/L)12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及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口服硫酸亚铁(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1394,0.3g/片),30mg/kg·d;维生素C(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1139,0.1g/片)治疗,100~300mg/d。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血颗粒(西安交大瑞鑫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B20020961,5g/袋)治疗,温水冲服;2岁以下,1次半袋,每日3次;2~7岁,1次1袋,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天。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红蛋白(Hb)、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标准

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中相关标准。治愈: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为男性>120g/L,女性>110g/L;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血清铁、总铁结合力等指标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好转,贫血严重度分级上升1~2级;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好转,贫血严重度分级上升1级;无效:治疗后,贫血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验室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RBC、Hb、SI及TIBC分别为(3.07±0.59)×1012个/L、(76.48±17.27)g/L、(6.59±1.99)μmol/L、(91.75±19.97)μmol/L,对照组分别为(3.09±0.61)×1012个/L、(76.52±17.30)g/L、(6.61±2.01)μmol/L、(91.68±19.95)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BC、Hb、SI及TIBC分别为(4.27±0.26)×1012个/L、(125.01±19.21)g/L、(17.49±4.61)μmol/L、(57.67±18.59)μmol/L,优于对照组的(4.01±0.21)×1012个/L、(107.57±16.27)g/L、(13.27±3.87)μmol/L、(69.01±17.2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37/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出现呕吐患者1例、腹泻患者1例、头痛患者2例,观察组出现呕吐患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缺铁性贫血属于“虚劳”“萎黄”等范畴[4],主要是由患者饮食失调、久病体虚等导致的脏腑机能减弱和气血不足,从而难以有效正常发挥气的推动等作用所致[5]。本研究采用芪血颗粒治疗,该药来源于当归补血汤,主要由黄芪、血粉、当归、陈皮、大枣、山楂等药材组成[6],具有健脾和胃、补气养血的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血粉内含有多种营养和生物活性物质,有助于促进动物生长,增强人体抵抗力。黄芪具有补血和增强免疫力的效果;大枣能够促进铁吸收,具有补肾和补血效果,有效调节人体细胞生理作用。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均有所改善,表明两种方法均具有一定疗效,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提示芪血颗粒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西医治疗该病主要采用肌肉注射或口服制剂,但口服制剂会带来一定的胃肠道反应,肌肉注射会造成一定的疼痛并产生肿块,患者治疗依从性较低。芪血颗粒为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芪血颗粒联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孙鹏.芪血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12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1):115-116.

[2] 张海平.富马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9):72,84.

[3] 王玉.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防治[J].慢性病学杂志,2013,14(12):916-918.

[4] 朱秋萍.探析小儿缺铁性贫血小剂量口服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2):122.

[5] 秦瑞娟,卞庆素,李海莹.琥珀酸亚铁片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6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2):30-31.

[6] 周耕爱.富儿血糖浆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7):78.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00-00

李云飞(1972—),男,云南省施甸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急诊。

R927

A

1673-2197(2015)04-0124-02

10.11954/ytctyy.201504065

猜你喜欢

叶酸片硫酸亚铁缺铁性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硫酸亚铁溶液与氧气及次氯酸钠反应的实验探究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营养干预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小小叶酸片,困惑何其多
孕妇叶酸片怎么吃可以让宝宝更健康?
依那普利联合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的治疗价值分析
叶酸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探究
硫酸亚铁修复铬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