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润肺法治疗小儿外感后久咳78例临床观察

2015-05-02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外感润肺健脾

彭 莉

(木里藏族自治县中藏医院,四川 凉山 615800)



健脾润肺法治疗小儿外感后久咳78例临床观察

彭 莉

(木里藏族自治县中藏医院,四川 凉山 615800)

目的:观察健脾润肺法治疗小儿外感后久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外感后久咳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儿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健脾润肺汤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和64.1%,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观察组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脾润肺法治疗小儿外感后久咳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外感风寒;久咳;健脾润肺法

久咳是小儿外感风寒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以咳嗽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为主要特点,久病不愈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甚至诱发上呼吸道创伤等并发症,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目前,西医治疗该病常采用抗生素、抗病毒、抗过敏类药物,但疗效不甚理想,且长期用药可产生耐药性,增加治疗难度[1]。中医认为,脾肺两虚、气阴两伤是外感后久咳的常见证候。为此,本研究采用健脾润肺法对78例外感后久咳患儿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6例外感后久咳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其中观察组男42例,女36例;年龄6个月至12岁,平均(7.5±1.3)岁;病程1~6个月,平均(2.5±0.8)个月。对照组男45例,女33例;年龄8个月至11岁,平均(6.8±1.2)岁;病程1~5个月,平均(2.1±0.5)个月。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外感后久咳的诊断标准[2],辨证为脾肺两虚、气阴两伤型,均为外感后引发咳嗽,病程>4周。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为咳声无力或嘶哑、干咳无痰和痰少不易咳出,且痰少而黏,以清晨咳嗽较为频繁,气短多汗,倦怠乏力,口干,苔薄,少津,脉虚数或虚细。双肺听诊:呼吸音粗糙,部分可闻及干湿罗音,肺部X线片大多正常,部分肺纹理增多。排除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部占位性病变等其他疾病引起的久咳患儿。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口服罗红霉素分散片,5mg/(kg·d),1天2次,7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组患儿采用健脾润肺汤治疗,基础方为南沙参、北沙参、麦冬、炙百部、炙黄精、白术、炙紫菀、款冬花各10g,陈皮6g,炙黄芪15g。水煎服,不足1岁患儿每2天服用1剂;1~3岁患儿每3天服用2剂;大于3岁患儿每天1剂。7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禁止服用其他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3]。治愈:咳嗽消失、无痰,肺部听诊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罗音,舌苔恢复正常;好转:咳嗽症状减轻,咳嗽次数减少,咳嗽间隔延长,痰液减少,呼吸音清晰,肺部干湿罗音减少,舌苔明显好转;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改善,甚至加重。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在治疗期间,对照组中有13例(16.7%)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8例,皮疹2例,头昏、头疼3例。观察组患儿未出现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外感后久咳主要是指外感后表征已除,但未及时宣肺散邪,遗留咳嗽久而未愈,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感染后慢性咳嗽。该症好发于小儿,西医治疗多以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为主,但部分患儿治疗效果欠佳,病情仍迁延不愈。中医认为,外感久咳的主要病因为小儿素体虚弱、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功能较差,易被外邪侵袭肺系,影响肺气宣肃,上逆而咳,且咳久不愈,耗伤肺气。同时,小儿脾胃薄弱,易因积食、生冷而伤,影响脾胃运化,脾不化湿而生痰。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阻肺络使肺气不得宣畅而致咳。因此,外感后久咳的病位在脾肺,久咳脾肺俱虚,故治疗应以扶正为本、健脾润肺、止咳化痰为主,益气固表而使邪去正安,从根本上治疗久咳[4]。

本研究采用健脾润肺汤治疗小儿外感后久咳,方中南沙参可清肺火养肺阴,北沙参可养阴、清肺、生津,麦冬可入肺补气,三者均为补气之药,可入肺、胃两经,共奏清润肺燥、生津益气之功;黄芪为补中益气之要药,可补气健脾而强运化之功,使气血生化有源,且可补益肺气,达到入表实卫之效;百部善润肺止咳,甘润苦降,能开泄降气,常用于新久咳嗽的治疗,与南北沙参、麦冬、黄芪相配伍,可增强润肺下气止咳之功;白术、陈皮、黄精均可补中益气、润肺滋阴,又可燥湿化痰、宣肺止咳;紫菀、款冬花均是止咳化痰之常用药。诸药配伍温而不燥、润而不腻,共奏肺脾气壮、运化得健、疏风宣肺、降逆止咳之功,以此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具有较强的免疫活性刺激作用,可抑制病毒增殖,提高机体免疫力;白术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沙参提取物豚鼠枸橼酸具有较强的镇咳作用,可增强酚红排泌;百部所含生物碱能降低呼吸中枢兴奋性,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抑制咳嗽反射,具有抑菌、镇静、镇痛之功效;陈皮所含挥发油可发挥刺激性祛痰作用,利于痰液咯出[5]。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和64.1%,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观察组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健脾润肺法治疗小儿外感后久咳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刘宁.自拟蝉志四杏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后久咳36例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6):15-16.

[2] 滕劲松.中医治疗小儿久咳六法浅述[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1):26-27.

[3] 党英,杨广.止嗽散加味治疗小儿外感久咳9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4):13-14.

[4] 张丽霞.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痰湿久咳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10(23):474-475.

[5] 罗芯怡,陈炜,常克,等.小儿长夏久咳治宜健脾燥湿[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2):273-274.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4-11-02

彭莉(1974-),女,藏族,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中藏医院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儿科。

R256.1

A

1673-2197(2015)04-0093-02

10.11954/ytctyy.201504046

猜你喜欢

外感润肺健脾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寒露保暖润肺脾 补冬不如补霜降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润肺、通二便的紫菀
咳嗽可以用吃梨润肺解决?
初秋润肺正当时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