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5-04-28牟振华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8期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牟振华

【摘 要】随着园林绿化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的不断提高,人们也对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和发现。但近年来在我国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误区,这些问题和误区都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美观和园林工作的成果产生影响,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还原自然的本来面目,本文对其中一些主要问题加以分析其起因并阐述解决方法。

【关键词】 植物景观 设计

1当前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低碳城市建设要求的势在必行,以及人们对城市园林认识和对于城市生态基础

设施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低碳园林也逐渐成为趋势,但是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这些现象与植物的生长自然规律背道而驰,不能合理配置植物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现将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归结如下:

1.1盲目选择外来树种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建设单位和一些决策者往往过度追求所谓的先进设计理念,盲目跟风选择一些外来树种,从而通过外来树种的大量应用来提高整体项目的“档次”。而这些外来树种往往不适应本地的气候和土壤,从而相继死亡,植物是具有生命的,并不是没有生命的工业合成产品,这样的做法不仅是对自然的不尊重,更是造成不必要的固碳成本浪费。且即变植物暂时成活了,但是后期维护成本较高。而大量应用乡土树种无论从成活率,植物本身的抗性都要强于外来树种,后期的养护成本低,能够达到大规模的绿量,增强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碳汇功能。

1.2无视植物多样性原则

社会是人类以群落聚居的现代产物,植物的生长就像人类一样,也需要形成一个群落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相互紧密联系得到更好的发展。植物以群落的形式生长可以运用集不同个体组成的整体力量来改善自然环境,提高空气质量,一同抵御病虫害的侵扰。多样性导致稳定性,这是最基本的生态学原理。缺乏对乡土植物多样性的应用,就会使整个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缺乏基调树种,不能构成本地区一年四季丰富的季相变化和城市园林植物景观整体格调。

1.3盲目选择大规格乔木,不计后果

在大规模园林绿化建设中,建设单位为了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绿化效果,喜欢大量使用造型奇特的稀有乔木,而如果在栽植和养护过程中处理不当,移植的苗木则会大面积死亡,使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大型乔木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所以长成参天大树要需要多年的时间。而且大规格树种的栽培过程很是艰难,而其移植过程也是一项难点。远距离的运输可能会对苗木造成二次伤害,使苗木的成活率更低。这些造型独特,资源稀缺的物种,只能去山林野地寻找,人工是无法栽培养育的,移植之后是无法复原的,也对原场地的生态平衡稳定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1.4只要工期不要可持续发展

城市园林植物景观承载着不仅仅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们生活活动空间场地的提供,也承担着人们出行的舒适、降噪、城市避险等多种功能。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很多居住区和商业街区的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求最快最美的景观效果,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要求绿化施工人员违背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植物以密集的形式生长,虽然能很快的达到即时的自然景观效果,但却对植物长期的生长埋下了隐患。苗木在这样的条件下生长,不仅不能很好的吸收阳光水分,造成苗木的大量死亡,同时还给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处,造成没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整形植物和模纹色块需要长期修剪,后期的维护成本增加。

2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

2.1增加乔木种植比重

城市园林仅仅依靠“见缝插绿”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的增绿,必须通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大手笔。切实有效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才能确保园林建设土地供应量,解决中心城区绿化用地问题。城市园林植物“大绿”景观中体现最突出的是作为城市园林骨架的行道树,行道树作为城市园林的形象和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城市行道树的应用优势体现:在占地空间少,空间率量大,大幅提高了绿化覆盖率;将城市块状绿地、点状绿地串联起来,形成了城市的绿色生态走廊,增强了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具有遮阴、净化城市空气、降低城市噪音、降低粉尘污染、固碳释氧的生态功能。

2.2 适地适树,选择乡土树种

选择适应力强,病虫害少的固碳释氧能力强的乡土树种。不仅能提高园林的整体固碳效益,同时还能减少苗木的后期管理费用和苗木在长距离的交通运输中所排放的碳数量。因为大量引进不适宜本地生长的外来树种和边缘树种,不仅会加大运输成本,损耗财力物力,还有可能会导致植物之间相互争夺领地营养的现象发生,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不到应有的可持续作用。另一方面,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也不要过于极端,还要科学引种、慎重使用外来树种,对于本地树木及其衍生出来的培育变种,应以原种为主、以栽培变种为辅。

2.3 改善植物配置方式

植物多样性是园林建设的基础,植物群落是构成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基本单元。遵循自然规律,按照生态学原理营造的结构自然、层次错落、疏密有致、品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不仅具有生物相生、自我维系、自我更新以及支持动植物食物链等重要的生态基本功能,更具有展现园林景观之美的艺术性,因为植物本身的特性,它们组成的园林景观,经得起时间的变迁,空间的变化,而且可以丰富人文景观,满足人们对景观的审美需求。

2.4耐旱树种的应用

水资源在我国相对于每个城市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要坚持节约用水的原则,大力开展节水型绿化,推广耐旱乡土植物和地被植物。水资源的使用对于城市园林建设更是不可或缺的,如何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和材料消耗是现代建设城市的基本原则和必须要实行的管理模式。

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对设计需采用的植物材料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征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要从长远考虑植物景观成长空间层次、色彩季相以及景观不同阶段带给人们的主题意境的效果。因地制宜的尽可能多的选用适应能力强,易于栽培的乔木;减少草坪的种植量,改为适应性强,养护管理要求比较低的野花类组合和观赏草类;还原自然的本来面目,保留植物的原场地的生长状态,充分发挥各类植物自身与相结合的观赏特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求得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最大协调,使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发展建设更加合理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晓君.浅议如何建设生态节约型园林城市[J].天津科技,2012(2):83-84.

[2] 王富彬,李宗海,王浩 等.生态型园林城市道路绿地植物构成研究.[J]科技研究,2007(6):134一136.

猜你喜欢

城市园林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城市园林垃圾资源化与处理模式研究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城市园林建设与园林管理的新思路
现代城市园林管理模式分析
论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