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矿山地质环境—景观修复工程规划思路探讨

2015-04-28张维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8期
关键词:规划

张维

【摘 要】由于七八十年代宜阳县经济建设需要,在县城南坡锦屏山进行了大规模开采,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极其严重,形成了大量危岩崩塌灾害隐患、地形地貌景观也遭到严重破坏。通过对锦屏山地质环境调查,针对岩质高陡边坡景观修复难题,进行了锦屏山地质环境-景观修复总体规划,探讨符合实际的景观修复模式,这对我国北方地区非金属矿山恢复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锦屏山 景观修复 规划 多元复合模式

锦屏山位于与洛阳市相距30公里的宜阳县,由于历史原因,乱采乱挖形成约2.5km长的破坏带,使地形地貌景观、植被遭到破坏,形成了大量危岩崩塌灾害隐患,严重破坏了原有生态平衡,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锦屏山这样与城市相邻的连片矿山破坏区在国内外实属少见,高陡岩质边坡安全、景观修复、生态修复及与城市规划发展相协调问题解决的方法无先例可循。因此,如何修复锦屏山的景观环境,使之历史文化复活,优美环境再现,并和宜阳城、洛水河空间融合是本规划研究的主题。

本文通过对锦屏山地区专项地质环境调查及实施重点破坏区的地形测绘,查清各类地质环境问题,基本掌握锦屏山高陡边坡的岩性结构、地质构造条件及生态环境特征,并编制宜阳县锦屏山矿山地质环境—景观修复总体规划,提出锦屏山景观修复模式,为下一步锦屏山及国内废弃矿山景观修复专题研究、项目开展提出方向性建议。

1 地质环境现状

1.1环境地质条件

锦屏山自1980年开采,到1997年完全关闭,经过17年的大规模无序露采,沿山脉形成东西长约

2.5km,平面宽25-80m,高30-155m的人工采掘面。由于特殊的地质背景条件,采石边坡岩体节理裂隙发育,众多高耸孤石及采场间隔墙存在较多危岩体;山体北侧坡脚堆积废弃碎石及剥离土等,严重破坏了城区周边的地质环境。锦屏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危岩崩塌、废渣堆滑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严重。

1.2 岩土结构性质

采石区表层为残坡积物,下伏基岩为灰岩、白云岩为主,为厚层状构造,抗压强度高。近地表风化程度高。采石边坡总体稳定,局部有崩塌现象,工程地质条件整体属简单类型,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2整体规划

2.1规划定位

通过对锦屏山矿山地质环境—景观修复工程的实施,建设洛阳生态文明示范长廊。实现宜阳由工业城市向山水城市转变,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逐步成为洛阳市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地质文化、采矿文化展示基地,展示宜阳县河洛历史文化传承、活力宜居特色的最佳视点。

2.2规划支撑

《宜阳县锦屏山公园总体规划》、《宜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宜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工作指南》、《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

2.3设计主题

规划主题确定为:“山水环绕,锦绣宜阳”。在空间结构上突出一脉相承、节点呼应、板块联动、生态渗透。

3 详细设计

3.1功能分区

根据总体规划主题,按照安全性、协调性、永久性、经济性的规划原则,从治理技术方面将规划范围分为六大功能分区(图1),形成“一心两带”的景观结构。由“武周胜景”为中心景观,东西向延伸两条景观带,形成一条完成而有序的景观长廊(图2)。

图1 功能分区图

图2 景观总体平面图

3.2主要设计

(1)入口主题活动区——花开锦屏。入口主题活动区是园区西侧主入口,以花开锦屏为主题,西接灵山生态长廊,以牡丹花为意向设计概念雕塑,东西两侧互相呼应,使景区更为统一连贯。主要景观要素包括:树阵广场、花开锦屏概念雕塑、休闲平台、服务站、花田及登山梯道等工程。

(2)生态花谷休憩区——花田树海。生态花谷游憩区以花田树海为主题,结合地形,形成高低错落的花海景观,同时辅以栈桥,沿石壁回旋,形成不同高度的景观视野。主要景观要素包括:休闲广场、半山亭、虹桥碧野、绿岛和花田等。

(3)武周文化主题区——武周胜景。武周文化广场区以展现武周胜景,凸现唐文化为主。主要景观要素包括:文化广场、坡脚岩壁主题雕塑、“奇”字碑展示台、小瀑布、音乐涌泉池和园林花景等。

(4)山林休闲漫步区——休闲登山。山林休闲漫步区位于山脊两侧自然生态区,以提供生态休闲登山运动场所为目的。主要景观要素包括:半山亭、香山寺、洞崖石刻、观景挑台、林缘小径等。治理工程包括山间道路修整、半山亭、香山寺等观光构筑物的建设和植树等。

(5)历史文化休闲区——人文历史。历史文化休闲区以恢复宜阳历史上的三贤祠、甘棠书院为主,展现地方人文历史文化,通过古建筑再造,重建书院文化氛围。

(6)地质特色展现区——地质文化。地质特色展示区主要为地质文化广场和地质博物馆的建设,用以展现锦屏山地区丰富的地质文化和矿业文化,包括地质演化史、地貌景观、地质工程景观、矿产工业及采矿遗迹景观等。运用图片、文字、模型、实物等媒体形式,全面介绍宜阳县地质文化、采矿文化景观,充分展示区内有关地学的科学知识背景和成因,演示所在区域的地质演化历史及地学发现史、科学研究史和主要的研究成果,最终达到科普教育目的。

总之,根据锦屏山各区域环境地质特征,结合城市规划,通过不同格局的特色设计理念及相对应的治理工程,达到宜阳锦屏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人文历史、地质和采矿文化完美再现(图3)。

图3 锦屏山规划设计效果图

4 景观修复技术及模式

4.1主要修复技术

锦屏山是一个闭坑停采矿山,主要存在问题为危岩崩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结合类似矿山景观修复经验,锦屏山地区宜采用多元复合技术方法进行生态修复,一切技术手段应围绕达到地质灾害无害化、缓坡绿化、陡坡美化亮化、自然生态休闲化的目标来考虑。根据锦屏山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可用人文艺术景观和生态景观修复技术方法相结合。

(1)人文艺术景观修复技术。1)高陡边坡人文艺术景观修复技术。锦屏山高陡边坡特点为总体中上部节理裂隙较发育、中下部岩石发育程度低,完整性好。因此边坡上部以粗犷雕刻名人诗词字句为主,远观效果较好,下部岩石以浮雕绘画或文字形式展现人文历史,达到远观气魄雄伟,近观让历史胜景重现目的。2)缓坡人文艺术景观修复技术。缓坡地段的景观规划建设主要进行广场雕塑、灯光、道路、园艺等景观工程等,艺术景观按照一定的技术规则有机地组织起来,从而创造出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

(2)生态景观修复技术。1)高陡边坡生态景观修复技术。锦屏山岩质高陡边坡土壤生态系统极度退化,只有在岩质边坡上建立起一种结构稳定、功能完善、能够自我维持的土壤生态系统,边坡生态才能重建。适合锦屏山边坡的治理技术方法主要有点植法和喷播法。2)缓坡生态景观修复技术。缓坡地段生态景观修复包括坡脚渣坡、采场平台的综合整治和生物绿化,主要采取工程手段有拦挡、护坡、挖填整理、覆土和植树植草等。

总的来说,由于锦屏山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对修复后景观环境质量要求水准较高,选用的技术方法也应有特性。众多生态技术措施,必须正确处理“快速绿化”与“慢速绿化”,“平台绿化”与“坡面绿化”,“点状绿化”、“带状绿化”和“面状绿化”之间的关系,摆脱极端的千篇一律植树植草绿化思路。

4.2景观修复模式

综合研究锦屏山的地质文化背景、生态环境、边坡稳定性以及空间格局,将地方人文历史文化、地质文化融于其中,本文寻求出了锦屏山景观修复的独特方案,即一种多元复合的锦屏山矿山景观修复模式——“灾害防治+遗迹保留+景观再造+生物工程”模式。灾害防治是对环境效应风险较高的环境问题,如危岩体进行清除、防护治理;遗迹保留是对开采造成的无安全隐患的环境现状原状保留,建立矿山遗迹展示区;景观再造是根据锦屏山环境地质特点,选择性展现地方特色人文历史文化再造—通过雕刻艺术等对破坏的山体进行景观再造;生物工程是通过园林艺术及生物工程技术方法达到锦屏山生态修复的目的。

5 结语

本文通过详细调查锦屏山地质环境问题,综合分析其地质文化背景、生态环境以及空间格局,设计出锦屏山矿山地质环境-景观修复工程总体规划,并从人文艺术与生态景观修复技术方面寻求一种独特的景观修复模式——灾害防治+遗迹保留+景观再造+生物工程”多元复合模式,以期对国内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景观修复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波,包志毅.国外采石场的生态和景观恢复[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5):71-73.

[2]张兴,王凌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J].中国矿业,2011,20(8):52-55.

猜你喜欢

规划
“十四五”规划开门红
“十四五”规划建议解读
发挥人大在五年规划编制中的积极作用
规划计划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基于蚁群算法的3D打印批次规划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十三五规划
年初之际说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