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如何运用低碳理念

2015-04-28程微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8期
关键词:低碳园林运用

程微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城市发展由绿色生态到节能环保再到低碳型的改革发展思路已经得到了各

界的广泛认可,可谓势在必行。低碳城市建设需要各个行业间参与落实,城市园林对城

市生态环境建设和人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影响。

【关键词】园林 运用 低碳

1 从环境上运用低碳理念

土壤对于园林植物的生存至关重要,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和水分;植物又能对土壤进行理化改良,二者密不可分,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在园林景观设计前期,都要对场地现状要进行地质勘探、调查和测绘。城市园林建设的场地形式多样,一些设计场地土壤肥沃、生态群落稳定、水系丰富,足以为生物群落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而有些场地人工干预行为过于严重,自然土壤和植物群落遭到破坏;还有些场地如工业废弃地、垃圾填埋厂等。无论何种场地,都要尊重场地,做到最低干扰,保护利用原土地资源,其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保护场地内的土壤营养成分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尽量避免对土壤的破坏,增加绿地覆盖率,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留土壤的自然属性,所有绿色植物都需要依附表层土方才得以生存。表层土是富含养分和微生物,维持植物根部生理活动的重要土层,需要上百年时间的形成,保护表层土如果遭到破坏将严重影响到生态系统。原场地内自然形成的表层土壤与场地内的气候条件和原有植物已经存在适应性的相互关系,土壤改良所需的材料会带来消耗其他地区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改变,有悖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应当慎用,仅仅对于那些对土壤有特殊需求的植物进行集中规划布置,其他普遍地区应最大程度地保留原场地自然土壤。

1.2对场地内杂草的处理方法

植物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杂草在所难免,杂草会和植物争抢养分,这样就会导致植物营养不良,长势不好或者枯萎死亡。目前,消除杂草只有人工和药物两个方法。人工方法一方面无法清除干净,另一方面在清除的过程中也会导致草种的传播。再次,杂草去除后会当作垃圾处理掉,会造成土壤肥力的流失,而药物去除杂草也会导致对土壤的污染,使残余的农药渗入到土壤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高效无污染的方法去除杂草,如,用地膜把杂草包裹住,利用日光照射,温度的升高,灼杀杂草,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保持土壤的养分,除掉的杂草还可以变成肥料,为植物提供更多的养分。

1.3 在场地设计中提高绿地使用率

由于城市绿地较为分散,结构种类的多样,需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提高绿量密度,优化种植结构,提高本地乔木栽植比例、垂直绿化覆盖率、屋顶绿化率、城市自然与人工湿地保护力度。因此合理利用土地、提高绿地使用率,对绿地的结构和功能的合理划分,节约土地资源,遵循自然界植物群落布局和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合理划分景观区域,成为低碳理念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首要任务。

2在植物选材方面运用低碳理念

在景观种植设计中,要取得好的固碳效应,选择合适的植物类型很关键。这关系是否可以实现最大化的固碳力,所以对植物类型的选择要慎重,要充分掌握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管理养护的特点,在进行园林树种配置的时候,应该因地制宜,注重植物种类的选择,以期将园林绿地的固碳释氧效应尽量发挥出来,缓解城市污染。

2.1 依据乡土树种优先方式进行选择

在植物的选材上要多用乡土树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要优先结合当地的特征,选择本土的植物群落进行搭配,可以充分体现地域的特色,加上适应性强,易于存活,抗逆性也得到了提升。所以,不管是从植物配置的基础原则上说,还是从植物种植的低成本、易维护、低消耗上讲,选择本地乡土植物栽植,增强了园林的生命周期,实现了低碳园林的可持续发展。乡土树种大多都在栽植于苗圃中,在城市园林建设时,需要把植物从苗圃运到目的地。而在这一过程中,从苗木的生产、起挖、绑扎、吊装和运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产生碳排放。运用乡土树种可以有效的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

2.2 依据植物的生长速度进行选择

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通常选择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搭配,这是由于生长速度快的树种虽然存活率较高,但是生命周期短,碳汇能力明显高于慢生树种。在园林建设中搭配慢生树种,避免同时出现大面积枯竭的现象,维持整个园林时刻生机勃勃的状态。两种类型的树种合理搭配,对维护整个生态体系的完整,达到最佳的碳汇效益效果明显。

2.3 依照植物的树形大小合理配置

植物的合理配置,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重视树形大小的搭配也是非常关键的。合理配置不同树形大小的植物对丰富植物景观的层次效果显著。例如,乔木和灌木的配置,都必须考虑大小,比例位置协调,数量关系合理,构成空间丰富的层次效果。要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让他们取长补短,确保各个时期都能展现优美、合理的造景效果。

2.4 植物的选择要考虑成本因素

对于特型树的采用,也是园林植物配置中起到标志作用的常用手法。但是这类树种,都属于比较稀缺的珍贵的树种,再加上是生长周期缓慢,寿命已长,存活率低,这就大大增加了成本投入,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相当慎重。因而,可以采用群植多棵造型优美的小乔木代替孤植树的设计手法,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增加植物的固碳量,在造景的效果上毫不亚于孤植。

3植物配置的角度运用低碳理念

植物的种植结构和形式是影响碳汇效益的主要因素。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结构的植物种植模式,叶面积系数大,单位面积固碳效益高;自然式种植方式的植物群落固碳效益高于人工式、修剪造型的方式。不同配置方式的绿量指数以及绿量指数与冠幅指数比、绿量指数与郁闭度比均表现为:自然式>混合式>规则式。在对植物群落组成结构中绿量特征的分析结构显示,乔木的绿量占有绝对的优势。灌木在设计中的植株数远大于乔木,但是植株低矮,生物量小,所以绿量相对很低。园林绿地中的绿量直接影响植物的固碳释氧效果。不同群落类型的树木固碳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层次的增加植物群落固碳能力也明显增加。

参考文献:

[1]赵晶.低碳节约型园林的探索.北京农业,2012(12):18-19.

[2]卜国华,廖秋林.低碳园林营造的原则及手法探讨.广东农业科学,2012(09):51.

猜你喜欢

低碳园林运用
清代园林初探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