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工艺类课程改革对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2015-04-28黄安庆梅州市技师学院广东梅州514000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8期
关键词:高素质机械技能

黄安庆(梅州市技师学院,广东梅州 514000)

机械工艺类课程改革对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黄安庆
(梅州市技师学院,广东梅州 514000)

本文分析了机械工艺类课程改革定位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阐述了机械工艺类课程改革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探索了机械工艺类课程改革的内容重组,实践环节的拓展,教学过程的细分和优化,以及课程考核方法的试点等改革的方向,在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下体现机械工艺类课程特色,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实用型人才。

机械工艺 课程改革 高素质 人才培养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数控技术、电火花、线切割等加工应用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机械设备中,因此学校开设的现代生产技术课程随之增加,相对传统的、低端的技术课程受到比较大的冲击。面对这样的局面,相关学校必须拟出改革教学的方法,改变教学思路,把属于低端的但生产中又必须掌握的一部分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适当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本文以机械工艺类专业广泛开设的钳工工艺和技能训练课为例,该课程作为基础的技能课程,以钳工工艺理论为基础,遵循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原则,通过课题训练,系统、规范、科学、全面地进行基本操作的技能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机械设备的安装使用、保养维护和故障排除等打下基本功。

1 机械工艺类课程的现状分析和进行课改的重要性

机械工艺类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机械中常用的机构和通用的零部件间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设计理论以及计算方法,为学生继续学习深造和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本功,机械工艺类课程不仅在教学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上还有其特珠作用。但是,目前机械工艺类课程仍存在许多落后于21世纪人才培养要求的问题,特别是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实用型人才的渴求。如教材内容陈旧、过于强调理论化、联系工程实际不够、结合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够,教学课时分配不合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学模式单一以及考核形式呆板等缺陷,造成教学环节脱节,学生在完成机械工艺类课程学习之后,虽然可以完成课程的配套习题,和考核试卷,但对于具体的实际操作分析束手无策,机械工艺类课程效果不理想,对于机械系统的实践与创新设计、动手操作能力严重缺乏训练,不能适应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机械工艺类课程进行改革。

2 结合企业实际需要,确定课程改革方向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状,这决定了学校所培养的拥有熟练操作技能的工人是有很大市场的。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但另一方面,学校现有的教学模式在对学生技能培训与用工企业需求上存在脱节,使得教学的内容及技能训练项目缺乏针对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机械类专业是操作技能性非常强的专业,根据企业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十分重要,以钳工工艺操作技能为例,主要适用于生产型企业的设备安装、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针对性强,实用性突出。所以技术训练项目要具体明确,这样才能有效利用有限课时,有的放矢地展开学习训练,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扎实掌握实用的基本技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以市场为向导、以企业的需求为依据来确机械专业技能训练目标,需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选择有代表性的生产企业,深入车间班组,研究通用设备的安装、保养所需要的常用的技能项目都涉及哪些方面,如:基准定位练习、攻套螺纹练习、打孔练习、锯割练习、精锉练习以及手工操作同机加工操作的结合等,明确技能培训项目,回归对应的训练课题,制订周密科学的训练课题计划,提出指导性意见。

3 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操训练

确立了操作技能培训目标只是开始,如何经过培训实现才是根本。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摸索,笔者主要总结了以下两点:

3.1摒弃常规做法,调整内容课时

做到实习训练内容的工厂化仿真,将学生参加工作后在工厂中可能要涉及的技能项目设置为学校的实习项目,做到实习课题高度模仿工厂生产。在组织编纂教学计划和进度时,根据企业对的需求,先编制技能训练课题和教学计划进度,然后再编制相应的理论教学计划及进度,既突出操作技能的训练,又体现出理论课程的指导功能,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使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能有机结合。总之,课程内容须服务专业技能。同时,在理论课与实习训练课的课时分配上,也要做出调整,在满足实习技能训练的课时后,再确定理论课的时间,总课时则应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中,两者的课时可适时调整。在理论教学上,可依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酌情增删,重点始终放在强化技能的训练上。

3.2创新授课模式,课堂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机械工艺理论较为抽象、枯燥,如果全部内容都在课堂上讲,难以直观的教学,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理论知识只能做粗略的介绍,不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同时又由于教学中缺少与实际相联系,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要适当地将机械工艺课程安排在车间里上。这样,既能充分利用教具、实物,而且还可因地制宜利用实训场地中的有利因素,灵活组织教学,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及组织参观企业等教学手段,直观易懂,达到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技能训练中的感受,讲解理论知识,指导学生把理论应用到技能训练里。如钳工工艺中的锉削练习,三种锉削方法和锉削姿势,理论讲解冗长无味,学生不易接受,若采用在车间现场教学,学生们通过亲身体会,加深印象,当教师再讲理论知识时,他们就能很快的接受,进而又运用到训练之中。另外,采用现场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身临其境,印象深,易于接受和巩固,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4 结语

随着社会和企业对实用性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办学特色关系到其前途和命运,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战略定位能够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在培养实用型工程人才的战略定位下,要求培养学生不仅要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必须重视和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强调面向社会企业,服务行业发展需要,重点培养能够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的工程实用型人才。为了实现这样目标,需要细化培养目标的制定。在“厚基础、宽口径、提能力、高素质”的目标指引下,培养具有独立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机械工艺类课程体系,学会处理大量的信息与资料,提高学生理论分析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深造和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1]韩泽光.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械设计”类课程的立体化教学改革[J].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议,2009,277-280.

[2]朱维兵.机械设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22-23.

黄安庆(1974—),男,广东梅州人,本科,高级职称,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

猜你喜欢

高素质机械技能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调试机械臂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按摩机械臂
画唇技能轻松
培养造就高素质咨询工程师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