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船用导航雷达回波高分辨显示装置的设计

2015-04-25汪永军闫冯军莫红飞张宏财

舰船电子对抗 2015年6期
关键词:海图船用直角坐标

汪永军,闫冯军,莫红飞,张宏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合肥 230088)

0 引 言

数据处理单元作为船用导航雷达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完成对导航雷达上单元的工作模式控制、回波的采集和信号处理、雷达图像的显示控制。高分辨率回波图形显示是系统的难点,现有的雷达数据处理系统的显示控制方案一般可以分为2种。第1种是基于嵌入式“信号处理器(DSP)+微处理器”方案[1],DSP负责雷达上单元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高速接口传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中自带硬件的显示控制器,可以驱动显示绘图阵列(VGA)、高清晰多媒体接口(HDMI)等通用接口的显示器显示图像。第2种是基于“FPGA+SDRAM+微处理器”的解决方案[2],FPGA先对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后的雷达回波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保存于外部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DRAM)中。微处理器运行操作系统和雷达图形用户接口(GUI)软件,完成字符标志界面(二次显示图像)的处理,通过微处理器和FPGA间的内存映射接口,将二次显示图像信息送往FPGA,在FPGA中完成雷达回波数据和二次显示图像的叠加处理,FPGA再产生符合显示器要求的显示控制时序,将视频数据送到显示接口,实现图像显示。

以上2种方法都存在明显的缺点,“DSP+微处理器”架构简单,DSP完成数据处理后,传送给微处理器显示。但DSP不容易实现时序逻辑控制,且微处理器自带的显示控制器性能较弱,只能满足低分辨率显示,DSP和微处理器之间大量的回波数据传输也容易产生瓶颈。“FPGA+SDRAM+微处理器”架构在FPGA内部实现视频叠加算法和显示驱动时序,不受微处理器本身自带显示控制器的限制,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显示。但是用FPGA实现视频叠加算法和显示驱动时序非常复杂,难度很大,修改不便,升级维护困难。

1 FPGA+ARM系统架构

1.1 系统架构描述

设计一种更加简单的系统架构,满足船用导航雷达数据处理的所有功能,并且能实现高分辨率的回波显示。在同一硬件平台上,通过软件模块的修改或裁减,可以满足不同分辨率的显示需求,也可满足船用导航雷达的高、中、低端配置,更容易升级和维护。如图1所示,船用导航雷达数据处理单元采用“FPGA+ARM处理器”的系统架构,支持高分辨率显示器,该架构简单清晰。

图1 “FPGA+ARM”架构

1.2 系统工作流程

系统工作流程框图如图2所示,ADC模块采集雷达上单元的模拟回波,并将采样的数字信号送入FPGA,在FPGA完成回波的去噪声畸值、峰选/插值、信号处理、回波扩展、回波数据打包、先进先出(FIFO)回波缓存等功能。ARM处理器调用直接存储器访问(DMA)读取回波数据,完成极坐标向直角坐标的转换,然后更新回波层画面。作为通用型的船用导航雷达数字化处理平台,需要在FPGA和ARM平台上完成船用导航雷达数字终端的所有功能。

图2 基于ARM平台船用导航雷达回波高分辨显示处理流程框图

ARM处理器平台除了需要完成高分辨率的回波显示外,还要完成自动雷达标绘仪(ARPA)目标跟踪及字体符号层画面更新、接入外部传感器(GPS、罗经、舰船识别系统(AIS)、计程仪)数据及IEC61162格式解析、人机交互操作命令响应、电子海图层画面更新和刻度线层画面更新。FPGA还要完成点迹提取、点迹数据打包和FIFO点迹缓存,然后通过输入/输出(I/O)将数据传输给 ARM 处理器。

1.3 关键技术要求

FPGA的逻辑资源和RAM资源要足够,内部的RAM资源足够回波数据和点迹数据的缓存。ARM处理器自带的显示控制器分辨率可以达到1 600×1 200以上,这是满足高分辨率回波显示的基本条件,利用ARM处理器自带的高分辨显示控制器比在FPGA中设计显示控制接口难度降低很多,而且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保证。

利用ARM处理器实现高分辨回波显示,需要采用多种方式降低中央处理器(CPU)资源占用,提高CPU使用的效率。具体措施如下:(a)调用DMA控制器读取回波数据,可降低CPU资源占用;(b)极坐标转换直角坐标过程中,有大量的三角函数和乘法运算,将运算后的直角坐标数据作为二维矩阵保存在缓存中,极坐标通过查找表映射的方式获得对应的直角坐标值,避免了大量的运算,极大降低了CPU资源占用;(c)显示器画面分层更新,整个视窗由底至上分为5层:刻度线层、电子海图层、回波层、字体符号层、人机界面层。只有每层的数据改变时,才更新相应层的画面,其他层画面保持不变,也可极大降低CPU资源占用。

2 功能模块实现

2.1 去噪声畸值

FPGA接收ADC模块的原始回波,首先经过“去噪声畸值”模块处理,滤除奇异值。基本思想是将雷达休止期的采样值求平均,得到的数值即是系统噪声平均值N,采集样本数越大,平均值越稳定。噪声范围大约在N+7和N-7之间,假如采样目标回波宽度至少有M个数值点,因此,去噪声的准则为:“只有采样数值大于N+7,且连续超过M个数值才认为是正常回波,否则作为奇异值剔除”。

2.2 峰选/插值

峰选/插值模块将不同量程下采样的回波映射到屏幕600个像素上。船用导航雷达的量程范围一般为0.125~96 nm,不同量程下的采样数据量差异很大,假如屏幕上用于回波显示的像素半径为600个,则不论采样数据量的大小,均要映射到600个像素上显示,对于小量程(如0.125 nm),则要插值补充至600个。对于大量程(如96 nm),则将数据分为600段,然后再选每段的最大值,完成数据的抽取工作。

2.3 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模块完成有用信号的提取,无用杂波的抑制,主要包括:回波视频积累,提高信噪比;恒虚警处理,抑制虚假目标;同频干扰抑制,避免受同频率雷达辐射影响;海浪抑制,抑制海杂波;雨雪抑制,抑制雨雪杂波;增益调节,调节目标输出的切割门限,切割门限以上输出,切割门限以下不输出。

2.4 回波扩展

回波扩展模块用于扩大目标在屏幕上显示,方便观察。逐次判断回波在距离向的值,当目标的幅度值增加时,大于N+7即认为目标开始;当目标的幅度值减小时,小于N+7即认为目标结束。当目标结束时,将前一个像素的幅度值赋值给后续的m个像素,目标在屏幕上的显示即可增加m个像素。

2.5 回波数据打包

回波数据打包模块将每个触发的采样数据按照传输协议编排,编排规则为:为了减小FPGA与ARM之间传输的数据量,将8 bit采样值的映射为显示类型2 bit,当采样幅度值大于N+7,则认为目标存在,对应的像素位置赋值“11”;当采样幅度值在N+7~N-7范围内,则认为是系统噪声,对应的像素位置赋值“10”;当回波幅度值在N-7以下时,认为是清洁区,对应的像素位置赋值“00”。这样,数据量可以降低为原来的1/4。ARM处理器将显示类型“11”用高亮度显示,表示目标回波;显示类型“10”用较低亮度显示,表示背景噪声;显示类型“00”,用无亮度显示,表示清洁区。

2.6 FIFO数据缓存

FIFO缓存模块保存回波数据,使用FPGA内部RAM资源,FIFO容量为16 kbit,位宽16 bit,当FIFO容量半满时,发出中断信号,触发ARM处理器读取回波数据,ARM调用DMA控制器读取FIFO数据,可以降低CPU的负担。

2.7 坐标转换

坐标转换模块是将极坐标转换为直角坐标。极坐标转换直角坐标过程中,有大量的三角函数和乘法运算,实时浮点运算占用大量的CPU资源。因此,ARM处理器上电运行时,将方位和距离向组成二维数组,运算后的直角坐标数据缓存在二维矩阵中,雷达回波的极坐标通过查找表映射的方式获得对应的直角坐标值,避免了大量的运算,极大地降低了CPU资源占用。最后在回波层进行图像更新。

2.8 点迹提取

点迹提取模块用于从回波中提取数据点,首先判断回波的开始沿和结束沿,然后进行距离向和方位向凝聚,1个目标回波只有1个点迹,点迹包含方位和距离信息。然后数据打包,再进入FIFO缓存模块保存,当FIFO容量半满时,发出中断信号,触发ARM读取回波数据,因点迹数据量比回波小很多,ARM通过IO口读取点迹数据。

2.9 ARPA 目标跟踪[3]

ARPA跟踪模块是ARM处理器主要功能之一,ARM处理器接收点迹数据后,建立软件杂波图,然后根据最近邻域法进行点迹距离相关和方位相关,滤除杂波点,建立临时航迹,如果连续几个点迹相关,即可确认为正式航迹,在屏幕输出显示,更新字体符号层的航迹信息。

2.10 IEC61162接口协议解析

IEC61162接口协议解析模块完成GPS、罗经、AIS、计程仪等传感器数据的接入。现代的船用导航雷达功能丰富,除了目标探测发现外、还有定位、导航、航行管理、电子海图等功能,GPS和罗经数据是ARPA跟踪模块正常工作的前提。AIS数据可以在图形界面显示或不显示,也可以参与ARPA跟踪二次融合处理。

2.11 电子海图层画面更新

电子海图层用于显示船舶所在位置地理信息,通常包括海岸线、灯塔、水深、沉船区、抛锚区,当船舶移动时,电子海图根据GPS位置实时更新电子海图层画面,为了降低CPU资源占用,只有当船舶所处的经纬度位移超过一定阈值时,才更新电子海图画面。

2.12 人机交互操作命令处理

人机交互操作处理模块响应键盘和鼠标的输入命令,雷达操纵人员可以使用雷达专用键盘操作,也可以使用鼠标操作,二者互为备份。操作菜单分为3类:显示菜单,功能菜单,安装菜单。

2.13 刻度线层画面更新

刻度线层作为背景显示距离圈和方位线,改变显示量程、调节距标圈和电子方位线时,更新刻度线层画面。

3 结束语

在Linux操作系统平台下,采用“FPGA+ARM”系统架构,实现了船用导航雷达系统的完整功能,每个模块功能的实现方法得到验证,高分辨率的回波显示如图3所示。通用的硬件平台可以广泛适应于高中低端不同的应用需求。

图3 基于ARM平台高分辨回波显示

[1]陈燕.船载导航雷达的嵌入式软件设计[D].杭州:浙江大学,2006.

[2]王恒心.基于FPGA的嵌入式导航雷达显示系统[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7.

[3]穆晔.船用导航雷达ARPA跟踪算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海图船用直角坐标
从平面直角坐标系到解析几何
“平面直角坐标系”常见错解剖析
深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
深刻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
纸海图AI小改正制作模式探讨
船用燃油辅锅炉炉膛爆燃分析
船用锚链发展及标准化现状
船用灭火器维护保养经验与建议
少林功夫拳(三)
民用海图编绘中数据一致性分析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