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未来趋势 贴合中国用户——访柯尔柏斯来福临机械(上海)有限公司平面成型磨销售总经理刘新

2015-04-24Reporter刘文元LIUWenyuan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5年6期
关键词:柯尔柏斯刘总

本刊记者/Reporter 刘文元/LIU Wenyuan

柯尔柏斯来福临机械(上海)有限公司平面成型磨销售总经理刘新

2015年4月21日,正值CIMT2015召开之际,本刊记者在联合磨削展台采访到了其中国区子公司,柯尔柏斯来福临机械(上海)有限公司平面成型磨销售总经理刘新先生。

自1994年在北京成立第一个中国代表处起,斯来福临致力于在中国拓展本土化业务已有21年的时间。由于欧洲的设备相对高端,斯来福临原来的用户主要为军工行业。近两年随着国家产业提升需求的扩大,比如汽车和精密传动等方面的需求层次得以提高,除了军工行业之外,民营企业对高端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甚至有超过军工行业需求的趋势。以美盖勒为例,以往在中国每年只有1~2台的销量,现在则能达到10多台,占其全球1/3的销售额。

斯来福临根据用户产品的不同,在平台上加装了一些专用的附件来适应不同的需求。针对中国市场的变化和发展投入了ORBIT机型,按中式人体工程学设计,便于操作者上下料,无论在配置还是价格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竞争力。这是在不牺牲精度、功能和效率的前提下,把机床进行本地化的结果。“以往只在欧洲生产设备时,成本比较高,时间周期也比较长,对集团公司的长期战略发展来说应该进行本土化。我们希望未来的本土工程师能够有这个能力,通过know-how transfer把知识从欧洲传给我们的本土工程师,方便他们根据客户直接沟通,建立更加贴合中国客户特点的解决方案。这样既能把欧洲的技术传递到中国,也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刘总补充说。

CIMT2015上展出的保宁PROKOS XT运用小切深、高速震荡磨削,从而实现高效加工。而美盖勒则采用柔性加工,装备带砂轮刀库和钻铣工具,通过第四轴、第五轴,把零件一次性加工完成。对用户来说可节约多台设备,提高了加工精度。“原来都是3~4台设备组合加工,在工序的流转过程中,会造成精度的损失和废品率的升高。我们给用户的解决方案就是用一台设备,投资较小,能耗则大大降低,对质量管理也有很大帮助。当然,操作这样的先进设备,肯定需要员工素质的提高。所以我们也非常关注售后对客户的知识的培训。”刘总说道,“我认为未来机床技术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使产业能力得以提升。因为我们希望将来的劳动者能够朝着提升其技术能力、操作更复杂的设备、提高劳动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刘总高兴地说,斯来福临从未收到像去年那样多的机器人行业的询价订单。而其2014年突破了以往的销售记录,且2015年比预期还要增长30%以上。因为美盖勒是行业中非常知名的企业,可以为机器人减速机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国家鼓励国内企业去探索自己生产这样的关键零部件,经过2~3年的发展,现已走过试制和研发阶段,在进入批量生产时,就要找专用的设备来解决。“我们公司从5年前就开始关注这个行业,与他们保持接触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支持。现在正是收获的季节。我们有如此高的增长率,与对未来趋势的分析是分不开的。因为我们贴合中国的发展,帮助了客户,最终也帮助了我们,是一种双赢的过程。”

猜你喜欢

柯尔柏斯刘总
它就是曼提柯尔
折衷的语言——艾伦·杰伊·柯尔尼斯的音乐语言特征
争先
小老板谈生意陷入赌博骗局
小老板谈生意 陷入赌博骗局
风险投资
神奇校车:地球内部探秘
老婆用上了高科技